張順民
木葉之下,空水無邊。倒十次酒讓妳看起來很美。不是渭城西客,不唱《陽關》。
醉袖撫危闌,天輕雲閑。誰在這條路上幸存了下來?回頭看夕陽,應該是長安了。
註意,在元豐,張順民從高尊玉行軍到西夏,卻無功而返。當時管機要詞,寫邊塞詩。元豐五年冬,被移審官裏查德非法奏事,由郴州茶鹽酒稅監管。他南渡湖南嶽陽,寫了兩首《賣花》。這個詞就是其中之壹。
8.單詞的壹兩句話描述的是什麽樣的風景?有什麽作用?結合內容分析。(5分)
本題目考察的是對古詩景物意象的鑒賞能力,能力水平為D(鑒賞與評價)。
答案及解析答案:詞的壹兩句寫在洞庭湖,秋水與天同色,無邊無際;秋風中,萬樹雕零,君山上落葉紛紛(1),用落葉在洞庭和煙波浩渺的水中(1)勾勒出壹幅蕭瑟的景象,渲染出蕭瑟的氣氛(1),烘托出作者當時(1)的悲涼心情,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析:這是最常見的問題之壹。包括景物、情感、環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個方面缺壹不可。
通過提煉描寫文字形象特征的文字,挖掘形象的內在性格和精神,把握對象與心聲的契合點,就能明白作者的意圖是什麽,感受是什麽。
9.這個詞表達了什麽情緒?是如何表達的?請簡要闡述。(6分)
本題目考察的是對古詩詞作者情感的鑒賞能力,能力水平為D(鑒賞與評價)。
答案及解析答案:(1)壹種生活在江湖中的淒涼悲涼的心境(1);前兩句包含場景中的感受(1分)。(2)丟臉的怨恨(1):四五句,把自嘲的苦澀和壓抑已久的悲傷結合在壹起,悲傷之情溢於言表;“這壹路誰幸存”這句話總結了古往今來眾多移民的命運,也傾吐了詩人的心聲,承載了無盡的哀怨和被貶的痛苦(分析壹分可以得1分)。(3)回望長安最後兩句寫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1)和對君王的期待(1)。
解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找出隱含的但有意義的關鍵詞來推斷和想象作者的情緒。
欣賞古詩詞作家的思想感情,有以下幾項要壹壹落實。(1)理解單詞的意思。要牢固樹立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的觀念;②把握詩歌的結構層次。壹首詩大多由幾層意思組成。即使是絕句、格律詩之類的短詩,也還是可以分成幾個層次的(壹般是兩句壹個層次)。經過分解,就容易準確理解詩歌,把握詩人的情感。分層之後,還要考慮層與層之間的詩意如何轉化,即如何過渡和銜接;③掌握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方法和表達技巧;(4)欣賞詩中描繪的意境和詩人表達的感情。
詩歌欣賞
北宋詩人張順民是禦史,因黨爭被貶。此詞是作者元豐六年(1083)貶郴州登嶽陽樓時所作。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西門,面朝洞庭湖,面朝水。它是中國江南名樓之壹,與洞庭湖、嶽陽樓齊名。據說這裏曾是三國將軍魯肅訓練水師的地方。唐開元四年(716),張說該樓建於越州,宋五年(1045)騰駐巴陵郡時重修。範仲淹應邀撰寫《嶽陽樓記》,使他壹舉成名。古人登上此樓後留下了許多名篇,其中的詩詞氣勢磅礴,氣勢磅礴,孟浩然的《雲夢煙雲困嶽陽城》(下稱《洞庭湖致張丞相書》)和杜甫的《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止境飄》(下稱《登嶽陽樓》)為歷代傳誦。張順民的這首詩應該是寫嶽陽樓的代表作。
“秋風吹,樹葉落君山下,空水無邊”這句話,是由屈原的《楚辭項夫人》轉化而來的:洞庭湖的波濤落在樹葉下。短短兩句話,就呈現出壹派蕭瑟景象:洞庭湖,秋水長天壹色,無邊無際;秋風中,所有的樹都枯萎了,樹葉飄落在君山上。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壹個島嶼,又稱洞庭山。相傳虞舜公主向君曾來此遊覽,故名。筆者站在嶽陽樓上,鳥瞰君山,卻未必能看到落葉。這大概是作者當時失意的壹種感覺,他把自己的處境和落葉聯系在壹起。如果是這樣,這種場景語言也是愛情語言。
我倒酒是為了讓臉好看。這時,作者已經從建築物的正面移到了室內。壹位歌手正滿地倒著壹杯酒,面帶微笑,打算為客人唱壹首著名的送別曲《陽關三記》。但作者不同意,因為不是渭城西客,所以沒有唱《陽關》。我不是王維在渭城送別的元兒,而是壹個即將南遷的客人,不用唱了。這是壹句表面的話,卻飽含著作者的無奈、辛酸和悲憤。
下壹句,醉袖輕撫險欄,天輕雲閑。這是筆者帶著些許醉意再次來到樓前的時候。他扶著高樓的欄桿,眺望遠方。我看到蒼白的天空和白雲悠閑地飄動。作者的思緒不禁隨著這飄動的白雲突然啟動:這壹路走來,有誰幸存?嶺南地區在古代被稱為荒僻之地,成為歷代貶謫官員的流放之地。唐朝宰相李德裕被貶海南時,有壹句詩:行千裏,不回千裏。亞洲在哪裏?生老病死。這個時候,作者壹定是想到了以前文人的命運,想到了自己的命運,才發出如此震撼的感嘆。詞的最後兩句,回望夕陽,應該是長安。這是出自白居易的詩《嶽陽樓記》:春岸綠時更夢幻,晚浪紅時近長安。長安是指宋代的汴京。回望夕陽,作者思故國,既有說不出的憤懣,又有無限的眷戀。意思壹語雙關,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