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小船》教案1第壹節課
課程內容
1.學唱《小船》這首歌。
2.背誦關於月亮的兒歌,講關於月亮的故事,唱關於月亮的歌。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唱小舟。
2.感受和體驗聲級和旋律。
教學過程
(壹)學唱《小船》
1.引入新課
老師會給學生播放《小船》的錄音,請他們舉手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條小船是什麽?
②船應該駛向哪裏?
(3)為什麽月球像壹艘在太空漫遊的船?
2.老師讓學生打開書,讓壹個學生帶著表情和節奏讀歌詞,然後所有學生都讀歌詞。
3.老師教唱《小船》,註意提示:
(1)歌曲的速度、力度和強度。
②歌曲的意境。
③唱歌時,身體能與音樂保持同步。
4.請壹兩個學生站在臺前為大家唱歌。教師應該給予鼓勵,鼓勵更多的學生主動表達音樂。
5.分組壹起唱歌曲,老師提出下節課背誦的要求。
(2)講月亮的故事,背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唱月亮的歌。
1.老師問:誰能講壹個關於月亮的故事?背關於月亮的歌,唱關於月亮的歌?
2.可以分組表演、比賽,看哪組說話、唱歌、朗誦的學生多,給予獎勵,鼓勵集體合作精神的發展。
3.老師總結並表揚那些在公共場合大膽表演的學生,以顯示他們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教學評價
1.學生們能熟練地唱《小船》嗎?
2.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活動。
3.學生能否掌握3/4拍的強弱關系?
第二節課
課程內容
1.復習小船。
2.享受月光。
3.唱歌和做。
教學目標
1.能背誦《小船》。
2.能夠想象地欣賞月光。
3.能夠積極參加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1)復習背誦《小船》
1.看樂譜,壹起唱歌。
2.邀請壹位積極大方的同學來背這首歌。
3.用老師的鋼琴唱歌。
(2)聽《月光》
1.導入新課:
①教師展示歌曲的圖片(田野、房子、月亮、木床、糖果)。
(2)完整地聽兒童二重唱《月夜》。
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聽,想象他們從歌曲中聽到了什麽。
2.老師會解釋歌詞的主旨,尤其是閩南話:
從田地中央開始——在田地中央蓋房子。
像壹個水上花園——像壹個美麗的花園。
在第二次播放音樂之前,老師問了學生兩個問題:
(1)歌曲中所唱的壹些場景應該位於哪裏?
②歌曲的意境是什麽?
4.第二次聽音樂後,學生可以將老師的圖片放在講臺上,以符合歌詞描述的場景,或者向學生解釋基本的放置位置。
5.讓學生回答歌曲中表達的基本情緒,是美好的還是歡快的?
(3)唱和做
1.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這個活動的基本做法和要求,用小圖釘在小黑板上掛了壹個寫著drmfs名字的小紅燈籠。
2.老師指著小紅燈籠上的“drmfs”教唱,註意記住每個卷名和它的音高。
3.當學生背熟了,知道怎麽唱點名的時候,老師把紅燈籠按照壹定的音高和方向排列成組,要求學生用手勢表現出來,有節奏、有音高地唱。請集體或單獨做手勢,有節奏、有音高地唱“咪咪咪咪”“咪咪咪咪”。
4.請壹位同學上臺,將黑板上有卷名的燈籠排列成多組旋律線,如solmimimido、midododomi等。其余的學生有節奏、有音高地唱,並輔以手勢。
老師在鋼琴上彈奏書上列出的四種組合,學生盡快用手勢回應。
6.老師總結:通過這個練習,我們學習了點名,知道了壹個優美的旋律線是可以按照壹定的音高來編排的。
教學評價
1.學生能熟練準確地唱點名嗎?
2.學生能否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3.學生能背《小船》嗎?
幼兒園音樂《小船》第二課活動目標:
1,讓孩子對三拍子有壹個初步的認識,體驗三拍子緩慢而優美的旋律。
2、讓孩子學唱兒歌《小船》。
活動準備:
壹架鋼琴和兩幅畫。
活動流程:
首先,開始部分
1,向師生問好。
2、基礎音階練習:兔子跳,大象走。(模仿)
3、孩子練習唱歌——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二、基礎部分
1,重溫老歌《雨聲沙沙》
2、引出主題
3.看圖說話引導思維:彎彎的月亮是什麽樣子的?
4、新歌教學:
壹、讓孩子視聽,熟悉音樂。(老師示範表演)
b,老師示範唱歌。
c、老師播放學生試聽(要求孩子準確,口齒清晰)
5.小組活動:每組跟著老師唱,鼓勵孩子大膽大聲地唱,進壹步達到老師的要求。
第三,結尾部分:
鼓勵孩子為大家和家長唱歌。
幼兒園音樂《小船》教案3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在田字格裏寫四個新單詞,並使筆順正確。理解新泳姿“橫彎鉤”
2.確認閱讀11生詞。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
1,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互助學習中背單詞。
2.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啟蒙以來的問題和自己提出困難的問題,以及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3.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積累詞匯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培養學生的互助友愛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用田字格裏寫四個新單詞,並確保筆畫正確。理解新泳姿“橫彎鉤”
教學難點:
確認閱讀11生詞。
教學過程:
首先,引入故事,理解課文內容。
1.播放朗讀的錄音,配以適當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和記憶。
2.用自己的語言把剛才在群裏聽到的故事說出來。我們互相補充,看誰說的完整準確。
3.曝光題目:剛才這個美麗的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樹與喜鵲》。
4、板書題目,壹起讀題目。
第二,自己讀課文,記生詞。
1,學生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單詞借助拼音自己正確讀出,並做好標記。
2.反復閱讀課文,重點記憶不熟悉的單詞。
3.展示生詞卡片,檢查學生對生詞的認識。
(1)通過“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2)教師著重引導學生對有困難的生詞進行壹般的識別。
三、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己讀課文,問不懂的問題。
2.四人壹組交流,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難點,從而給予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語句。
(1)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理解“孤獨”的含義。為什麽樹和喜鵲會感到孤獨?
(2)妳有過這種經歷嗎?當妳獨自壹人,身邊沒有朋友和家人的時候,妳在想什麽?妳感覺如何?
(3)“樹很高興,喜鵲也很高興。”讓學生在交流中明白:是什麽讓樹和喜鵲快樂?引導學生在上下文中理解這句話。
第四,寫生詞,鞏固。
1,正在編寫
(1)學生自己寫。
(2)課堂寫作應註意的問題。
(3)教師應根據情況給予具體指導。
2.通過編故事復習鞏固生詞。
學生隨機選擇壹些他們學過的新單詞和短語,並用它們來編故事。
第四課幼兒園音樂小船的活動過程;
首先,教師展示他們的教具
1,小朋友,妳看老師拿的是什麽?妳知道他們在月球上做什麽嗎?(開發孩子的想象力)老師把他們拉出來開心地玩。妳認為月亮什麽時候會出來?晚上是什麽樣的風景?漂亮嗎?讓孩子簡單說壹下。老師有更優美的音樂。聽著:
2.老師播放flash給孩子欣賞。
老師的問題:
(1)妳看到什麽?妳聽到了什麽?
(2)音樂的節奏是快還是慢?
(3)妳知道這是什麽音樂嗎?花了多少時間?節奏的特點是強-弱-弱。老師帶孩子說兩遍強-弱-弱。讓孩子感知3/4拍的起伏。
(4)妳認為小男孩和小女孩聽著如此美妙的音樂在做什麽?老師開始了拍手遊戲。
第二,老師示範動作,孩子欣賞。
1.老師和班主任示範壹次動作後,孩子們第二次模仿動作。
2.老師分解動作,講解孩子的學習,孩子的練習,老師分段指導動作。
3、幼兒和老師壹起做動作,配合班主任彈琴,連貫地做壹遍動作。
4.孩子熟練後,配合音樂做動作。
第三,老師把孩子分組做拍手遊戲。
老師和孩子們壹起做後,老師指導並邀請了幾組孩子用音樂表演,老師表揚並鼓勵他們。
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我們把剛學的節奏給其他班的小朋友看看。讓我們配合其他班的小朋友表演壹下節奏吧!”
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的同伴互相配合表演,培養孩子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
2.讓孩子知道這是壹首韓國童謠,感受3/4拍起伏的節奏特征。
3.要求孩子做動作時配合音樂,培養孩子的節奏感。
活動準備:
1,會唱《小白舟》這首歌。
2、flash《小白舟》,鋼琴,教具:壹個小男孩和壹個小女孩坐在壹彎月亮上。
幼兒園音樂《小船》教案第五章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鴨的美好感情。
2.拓展思維,體驗遊戲的樂趣。
3.初始感知的平均分。
要準備的活動
背景圖片、錄音教具、錄音帶、品牌
活動過程
第壹,談話的話題
老師帶來了壹首好聽的歌,裏面藏著壹個秘密。我們來聽聽。
二、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小鴨樂於助人的美好感受。
1.什麽是有翅膀的船?(小朋友隨意猜)
2.什麽是有翅膀的船?我們去看看吧!有壹天,小雞要過河去給媽媽拿藥。她去河邊看了看。發生了什麽事?雞怎麽過河?
3.小雞突然發現河邊立著壹個油漆未幹的小牌子,上面寫著“請在大柳樹下乘帶翅膀的船”。木牌上的提示是什麽?
4.有翅膀的船在哪裏?那我們趕緊去柳樹下找找吧!
5.沒有帶翅膀的船!有翅膀的船是誰?為什麽小鴨是有翅膀的船?
第三,把故事完整的欣賞壹遍。
1.現在我們來聽故事《長著翅膀的船》。
2.妳喜歡小黃鴨嗎?為什麽?
總結:哦!所以妳們都喜歡愛幫助別人的小黃鴨。孩子們,妳們喜歡幫助別人嗎?
遊戲:快樂船公司
1.小黃鴨開了壹家“帶翅膀的船公司”。讓我們開壹家公司來幫助小動物過河,好嗎?(出示“開心船公司”的牌子)妳認為“開心船公司”的成員應該具備什麽資格?(會遊泳)會有什麽小動物?
2.現在,請三個小朋友扮演快樂船公司的員工。還剩幾個孩子?讓我們壹起來數壹數!其余的孩子扮演來乘船的小動物。為了公平起見,每艘船應該有相同的人數,四個人在船上。現在,妳自己去找船,站在他後面。
3、教師核對數量是否壹致,及時調整。
4.老師解釋了遊戲規則。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快樂船公司”的工作人員送動物過河。
6.劃船比賽,看哪個隊跑得最快。
用壹個故事“有翅膀的船”
壹場大雨沖走了河上的木橋。
小雞想過河去給媽媽拿藥。當她走到河邊時,她看到小木橋不見了,小雞幾乎要哭了。
突然,小雞發現河邊立著壹個油漆未幹的小牌子,上面寫著:“請在大柳樹下乘有翅膀的船。”
小雞跑到大柳樹下,看見了小黃鴨。
雞問:“咦?有翅膀的船在哪裏?”
小黃鴨笑著說:“我是,請上船!”"
小黃鴨把雞送到河對岸,走到大柳樹下。他看到壹排小鴨子整齊地站在樹下。小黃鴨很驚訝,問:“妳們怎麽都在這裏?”
小鴨子們壹起回答:“我們都是長著翅膀的船!”"
小黃鴨高興了:“太好了,那我們就成立壹個有翅膀的船公司吧!”"
從那以後,翼船的顧客也增加了。妳再也不用擔心過河的問題了。清澈的河面上,美麗的小鴨船在忙碌著,小鴨子們在高聲歌唱:
“天空是藍色的,水是藍色的,
我們是長著翅膀的小鴨船,
過河的朋友們,不要著急,
我們很快就要靠岸了!"
幼兒園音樂《小船》教案6學習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我們知道有些物體會沈,有些物體會浮,並初步感知了沈浮現象。
2.做壹個簡單的可以漂浮的小船,交流經驗。
要準備的活動
大盆,水。玩具船、玩具汽車、塑料杯、無蓋盒子、石頭、鋼筆、紙箱、泡沫板、三角彩紙、牙簽、不同的美術材料。
活動過程
1.展示玩具車,讓孩子把它放入水中,觀察水中的玩具車。(下沈。)
2.展示玩具船,讓孩子把玩具船放到水中,觀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況。(浮動。)
3.向孩子提問:
把玩具車和玩具船放到水裏。妳觀察到了什麽?
汽車和船有什麽區別?
這艘船是什麽樣的?
4.展示塑料杯、無蓋盒子、石頭、鋼筆等。,並讓孩子把它們放到水裏,看看什麽東西像船壹樣浮在水面上。
5.老師演示了使用紙板箱和其他材料制作玩具船:
在紙箱中央貼壹小塊泡沫板;用牙簽穿過彩紙;在泡沫板裏插壹根牙簽。
6.讓孩子們試著做自己的船。
7.讓孩子們試著把船放好,看看它能不能浮起來。
活動評估
能初步判斷哪些物體能浮或沈。
可以制作能漂浮的簡單玩具船。
活動建議:
1.教師在組織這項活動時,要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隨時捕捉孩子的新信息,以便產生新的活動。
2.將這項活動延伸到家庭,開展親子遊戲,鼓勵孩子探索家中各種物品的沈浮,並將新發現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和老師分享。
3.活動適合溫暖的時間或地點。
幼兒園音樂《小船》第七課活動目標:
1,聽故事,初步了解不同材質的船的安全性,知道使用安全的船,並用文字表達清楚。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的結合,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引導孩子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人生。
4.鼓勵孩子大膽猜、說、動。
5.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活動流程:
首先,介紹壹下
小朋友,妳知道嗎?烏龜爺爺的生日要到了!壹大早,許多小船出現在海面上。
第二,講故事
1,小動物們都來祝賀烏龜爺爺生日啦!看啊!刺猬來了!它騎著樹枝做的船,背上掛滿了鮮紅的果子,是給烏龜爺爺的禮物。還有哪些小動物要來?妳坐的什麽船?
2、兒童發言:
小灰老鼠來了,坐在西瓜船上,手裏拿著壹束花。
小貓來了,坐在壹艘大皮靴船上,船上系著壹個大氣球。
小松鼠坐在壹艘圓草帽船上來了。
小花狗來了,騎著壹艘罐頭船,手裏拿著壹個大生日蛋糕。
小猴子坐著壹只大皮箱船來了,船上有壹大籃子又大又紅的桃子。
3.妳認為哪艘船最好?為什麽?
4.啊,各種各樣的小船,像壹支小艦隊,劃向烏龜爺爺,烏龜爺爺高興地不停地和大家打招呼。烏龜爺爺說:“妳壹直生活在陸地上。為了慶祝我的生日,這次妳們都去了海邊。為了感謝大家,我帶妳們逛逛遊大海,坐在我背上!”於是小松鼠、小灰鼠、小貓、小刺猬、小狗和小猴子都跳到了烏龜爺爺的背上。海龜爺爺就像壹艘海船,載著它們出海旅行。
5.龜爺爺,這大船又大又穩,絕對不會漏水。真的很安全!
第三,延伸
我們身邊有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當船用,安全又有保障?下次我們可以試著自己做!
活動反映:
在這次活動中,我把表達和表演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壹個讓孩子想說話、敢說話、願意說話的環境,樹立了“兒童發展為主體”的理念,尊重兒童。而且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思維的特點,我組織了角色遊戲。通過角色分配,我增強了孩子們之間的合作意識,努力讓每壹個孩子都開放、快樂、開明。雖然有些孩子只是在遊戲過程中玩耍,但他們也感受到了語言的氛圍。現場熱鬧,愉快,氣氛很濃。只是孩子的表演和延伸有點快,抑制了他們對活動的興趣,讓他們繼續表演和說話。可惜了。我想只要我不斷的學習,咨詢,反思,我會進步的更快,成長的更快。加油!
幼兒園音樂《小船》教案8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了解不同質地的紙船在水中不同的下沈速度。
2.學會用語言描述妳的發現。
3.在實驗驗證和記錄過程中具備分工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餐巾紙、報紙、用畫紙折疊的幾條船、每組壹個盆、集體記錄表、小組記錄表。
2、經驗準備: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知道紙可以吸水。
關鍵點:
能仔細觀察紙張吸水時的細微變化,能用文字描述其發現。
困難:
觀察和記錄兒童之間的合作。
活動流程:
1,激發孩子的興趣,引發孩子的思考。
(1)歌曲表演:小白舟
老師:請看桌子上有什麽。
老師:請看壹看,感受壹下。這三艘船是用什麽紙做的?
老師:我們身邊的普通紙吸水。這三個紙做的船會吸水嗎?
老師:船吸水後會變嗎?怎麽改?
老師:它們以同樣的速度變化嗎?
老師:怎樣才能證明誰的觀點是正確的?
老師:今天老師給孩子們準備了實驗材料,壹會兒會讓孩子們自己做實驗。
(2)教師出示集體記錄表,與幼兒討論“如何記錄自己的猜測”。
老師:如何記錄船沈入水中的順序?
2.講解實驗規則,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每組孩子同時把三只船放入水中,壹起觀察。壹個人充當記錄員。當發現船只有變化時,記錄員應及時記錄結果。
3、幼兒的分工合作,引導他們觀察小船的變化過程並探究其原因。
(1)引導孩子觀察小船的變化。
老師:妳發現了什麽?
(2)啟發孩子認為不同的船材是不同下沈速度的原因。
老師:它們同時吸水嗎?
出示每組的記錄表格,請每組的壹個孩子談談自己組的實驗結果。關鍵是衛生紙的吸水速度不同,導致各種紙折疊成的船下沈速度不同。
引導孩子深入探究,老師思路清晰,分層次深入提問,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
4.活動結束:
孩子們繼續用不同的紙折疊小船來觀察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