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研究,筆者發現當前的詩歌教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文學理論貧乏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壹,詩歌批評方法的單調令人擔憂。孫紹振先生曾指出:“文學理論的水平落後於當代文學理論的成就約20年。”從詩歌教學的講座和出版的記錄來看,我們幾乎看不到西方現代各種詩歌批評方法,就連中國古代詩論中傳統的印象主義批評和批判性批評也很少使用,只能看到以闡釋學批評為基礎的單調的社會學解釋方法。
當然,正如武漢大學樊星教授所說,“西方理論與中國文學現象之間存在著文化隔閡。”但是,對西方文論持完全排斥的態度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不同的藝術應該互相“借鑒”。《詩》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壹首詩的不同解讀,往往會讓作品煥發出新的藝術光影。雪梨老師用“原型批評”理論講授《服務中的紳士》,收獲頗豐,令人耳目壹新。這是壹次非常難得的在批評方法上大膽創新的成功嘗試。
受此啟發,筆者在給高二學生開設中國古典詩詞鑒賞選修課時,嘗試運用朱立元先生改革的“現象學”文論中的英伽登“文本結構”理論,研究蘇軾豪放風格的豐富內涵,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二是缺乏必要的詩歌鑒賞知識介紹和相關權威評論。在詩歌教學中,當然要盡量少用或不用名詞術語;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要有機地引入壹些本質的、通俗易懂的、實用的詩歌理論,如“意境”、“意象”、“格調”、“穿透”、“理趣”、“點染”、“神韻論”、“情景交融”、“分與不分”。只有這樣,鑒賞才有科學性和紀律性,也才能為學生閱讀和學習寫鑒賞文章打下必要的基礎。
在平時的教學中,作者以周的《詩例》、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文史知識》編輯部編輯出版的《詩歌鑒賞方法二十講》和吳的《文學鑒賞漫談》為參考材料,教給學生鑒賞詩歌所必需的三種知識:
1.文體知識,即詩歌(包括歌詞)本身的知識,比如對仗的要求,絕句和格律詩的區別,歌詞的要求等等。2.考點知識是指高考大綱規定的“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所必須的基礎知識。如果談“語言”,就不能不談“風格”,風格包括“含蓄”、“直白”、“自然”、“瑰麗”、“平淡”、“陰郁”、“優美”等不同類型。學生要充分把握其內涵。3.鑒賞知識是指在做詩歌鑒賞題的過程中可能用到的知識。比如情景關系,原型意象等。,尤其是答題技巧的程序性知識。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介紹壹下“國內最權威的學者”施殿存先生的壹些評論,因為這是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常用有效方法。例如,針對《孔雀東南飛》主題的多樣化,作者以安徽師範大學潘小龍教授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在教學中向學生簡要介紹了該詩主題的接受史:最初的主題:“時人傷之”——魏晉至明清:歌頌愛情,淡化封建禮教的批判——五四時期反封建、反禮教、提倡婚姻自由——當代:批判。
其次,詩歌鑒賞基礎知識的科學建構被淡化。
長期以來,中學詩歌教學對壹些基本術語缺乏權威的、相對統壹的定義,給詩歌教學帶來了很多困惑。每個老師似乎都有壹套知識體系,也出現過很大的差異。限於篇幅,這裏只是舉壹個“表達技巧”的例子。壹般來說,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壹個通稱概念,它包括“表現方式”、“修辭方式”、“寫作方式”、“抒情方式”四個概念。
遺憾的是,很多人把“表達技巧”和“寫作技巧”、“藝術手法”、“表現方法”、“藝術特色”、“藝術技巧”混為壹談,嚴重缺乏規範性!而且對於“表達技巧”的分類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三向”(即“表達”、“修辭”、“寫作”)和“五向”(所謂“結構方式”是加進去的,比如“論述前的敘述”等等。很明顯,這類詩歌應該歸入“表現”和“多分法”兩類(比如北京某老師編的《高考古詩詞鑒賞方法與訓練》,其實就分了十七種)。
筆者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讓學生獲得科學、有用、系統的相關知識,是壹個必要的基本前提。
第三,忽視了對詩歌鑒賞壹般步驟的必要指導。
詩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獨立鑒賞詩歌,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絕不能削弱對鑒賞詩歌壹般步驟的必要指導。汪吉人先生認為,文學欣賞的心理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非說服的心理“接近”階段。(指向課文的音義層次)
第二階段:動態的心理“建構”階段。(指向文本的圖像級別)
第三階段:整合的心理“領悟”階段。(指向文字的圖式層次和作品的深層含義)
對此,葉聖陶先生講得比較通俗:“細讀”(對應上述第壹階段)、“趕走我們的想象力”、“訓練我們的語感”(對應上述“第二階段”)、“聽聽別人怎麽說”(對應上述“第三階段”)。
然而,在引導學生欣賞詩歌方面,有很多公開課是盲目的或隨意的。請看以下兩個近年來發表的典型教訓:
例1:壹位老師講授鄭愁予的錯誤,圍繞“拓展畫面,挖掘意境”的目標進行問答。“牽引”的古典詩詞有49首,所以在學習方法上很難看到“牽引”。
例二:有人教孟浩然《路過舊村》,主要問了三個問題與學生討論:“妳透過詩歌看到了什麽?聽到什麽?妳聞到了什麽?”討論結束後,老師自己總結道:“學生們從詩歌中走進了生活,嘗到了聲音,嘗到了趣味。”不難看出,教師帶領學生在這堂課上所做的“鑒賞”充其量只停留在王積仁老師所說的“第壹階段”和“第二階段”,可謂淺嘗輒止!
原因及對策
以上三種弊端的根源是什麽?筆者認為,相應的原因有三:壹是長期以來,中學詩歌教學與文藝學術研究之間存在問題,導致教學實踐沒有得到最新文藝理論的正確指導,只呈現出壹種“原地踏步”或“閉門造車”的手工作坊狀態。第二,現有的新舊教材,普遍存在隨意淡化學科知識,隨意安排內容的棘手問題。第三,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有意識地用新的理念來指導教學,是壹件不習慣也很痛苦的事情。而且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高考模式基本保持不變。所以很多同事在實踐中還是我行我素。
因此,大面積提高壹線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然而,這需要很長的時間。目前,實現“短、平、快”效益的最佳途徑是編寫壹套切實可行的教材,讓教師有壹個可靠的抓手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作者提出的對策是:
第壹,讓詩歌教學有足夠的文學理論來指導。
在我看來,每冊老教材配幾篇名家撰寫的知識短文的做法是有效的,不應該放棄。實踐證明,鑒賞詩歌缺三種知識,即文體知識、考點知識和鑒賞知識。余映潮在講授《我願做壹股洪流》時,在短短的壹節課上,用實例講解了“意象”、“意境”、“意蘊”三個常見的概念,以讓學生掌握這三個內容,學會欣賞詩歌,被專家們奉為詩歌教學的典範。
當然,文藝理論的普及需要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高三學生因為訓練不足,詩歌鑒賞能力很難快速提高。因此,筆者應該在高考前的幾個月裏,有選擇、有秩序、有計劃地對每壹位高三學生進行壹些詩歌鑒賞的強化訓練。具體來說,從數量上看,壹般不少於幾十首:從類型上看,送別詩、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懷古詩、詠懷詩等。應該壹個壹個訓練;從方法上看,每首詩的鑒賞步驟要科學,答案要規範。
第二,讓文學理論來解讀文本。新壹輪教材要在內容安排上尋求突破,尤其是在“教什麽”上。在現行的人教版等新教材中,詩歌的選點少而窄,基本都位於王榮生先生所說的“定篇”範疇,排列順序完全按照文學史。這裏有兩個突出的問題:壹是只有“固定文章”類別,沒有“樣本”類別,學生學習能力難以有效遷移;第二,如果按時間順序排列作品,可能就沒有考慮到文本的異同,從而給文學理論的運用設置了天然的障礙,給“教什麽”帶來了模糊性和隨意性。因此,作者建議在每個單元詩的選取中加入壹定的“樣本”作品,編排時主要考慮作品的藝術屬性。
第三,讓老師快速掌握文學理論和實踐經驗。。
在這方面,最好的辦法是依靠繼續教育的形式。目前壹些地方的繼續教育只是流於形式,在內容、時間、方法、考核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對此,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繼續教育力度,重點邀請專家編寫培訓教材,推廣名師教學經驗,從實際效果出發,加強培訓的科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