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紅的美文1我第壹次聽說映山紅。那是壹部兒時的電影,叫《閃閃的紅星》,有紅星,有紅旗,有紅花,特別是震撼人心的壹集:“要紅軍來,滿山都是映山紅……”。如今,電影裏的故事早已模糊。只剩下這優美的旋律和那動人的感覺,壹直伴隨著我幼小心靈的萌發和成長。鮮艷奪目的杜鵑花承載著我童年的激情和夢想,承載著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我第壹次真正看到映山紅,是在中學的時候,在壹個叫琵琶溪的地方經營農場。我壹個同學說,我們這山上也有映山紅。那年春天,沈睡的山野剛剛露出壹點綠色,大地剛剛復蘇,映山紅在冷颼颼的春風前獨自開放。和同學壹起去爬山,就像走進了花的海洋,杜鵑花像飄帶壹樣飄走,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像壹群活潑開朗的孩子,在玩耍。他們在摸我,我在摸妳,互相推推擠擠,只看到他們紅色的肚兜,卻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在清晨的陽光下,展現出含蓄之美,香味沁人心脾。
映山紅自唐代起就有了名字。它是杜鵑花的壹種,是中國的名花。它喜歡生長在高山陡峭的巖壁上。盛開時,疏密有致,美不勝收,被譽為“花中之美”。它在山野大放異彩,點綴園林,贏得許多人的青睞,並經常被文人墨客傳唱。
映山紅的花是粉紅色的,每朵花有五六片花瓣。雄蕊就像蝴蝶的須,壹根挨著壹根,壹根挨著壹根,很可愛。雖然沒有蜜蜂為它起舞,沒有畫眉為它歌唱,但它依然在綻放,遠遠望去,與天空相連,染紅了天空。山上的杜鵑花在綠葉的襯托下越來越嬌艷,圓潤明亮的露珠晶瑩剔透,靜靜地依偎在花瓣或綠葉上,陽光反射著五彩的光芒,讓花的世界更加朦朧迷幻。
相傳,古時候的蜀王杜預非常愛民。閉關之後,死後變成了布谷鳥。每到春天,布谷鳥飛來叫醒人們,“布谷鳥,布谷鳥快快”,嘴裏喊著血。鮮血染紅了滿山的杜鵑花,誕生了今天的杜鵑花。
今年春天,十幾個初中的老同學相約重遊當年經營農場的地方——琵琶溪,尋找壹些青春的回憶。幾十年後,我們又來到了映山紅生長的地方。它仍然是如此美麗和紅色。當地村民表示,映山紅不僅花美,而且花瓣可食,味道酸甜,可以幫助解渴,具有壹定的藥用價值。20世紀90年代,當地人試圖將其移植到自己的田地裏。盡管他們嘗試了許多方法,但都沒有成功。他們要麽死了,要麽沒開花,所以人們不得不放棄。我們在那裏辦農場的時候,發現枇杷溪上遊到處都是枇杷樹,下遊是杜鵑花。這是壹個自然奇觀,其神秘之處仍不為人知。
映山紅不如牡丹珍貴,不如荷花優雅,不如水仙嬌嫩。它誕生在陽光山野,不怕風雨,不怕冰雪覆蓋,頑強地生活著,年年開花。它不會因為不得誌和孤獨而荒涼,只會為春天的到來而燦爛。靜靜的在花的世界裏,聞著淡淡的清香,看著靜靜盛開的杜鵑花在風中搖曳,那麽安靜,安靜,幹凈沒有塵世的紛擾。這是我的家鄉!
自然是公平的。她在安排壹年四季的風景時,把春風和雨水都給了映山紅。
從池州回石臺的大巴上,我隔著車窗望去,總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避不開跳進我的眼簾,肆無忌憚地炫耀著它們的艷麗和燦爛。山上散落的杜鵑花掩映在密林中,顯得有些冷清和落寞,讓人有些心酸。但是它們仍然開放,因為春天是它們的。
其實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孩子喜歡的是杜鵑花而不是油菜花,因為那時候我以為油菜花不是用來觀賞的,是用來煮長油菜的。雖然也很有朝氣,很有魅力,但是並沒有得到我們的青睞。可能只有大人看了才會滿心歡喜吧。映山紅呢?精致美麗,她更像壹朵花,而不是壹朵油菜花。也可以吃。摘下雄蕊,用嘴咀嚼花瓣。它嘗起來又酸又甜。我們過去常常大量地折疊它們,把它們插在門框裏或者保存在玻璃瓶裏。雖然壹兩天就淡了,但也能讓彭墻亮壹會兒。記得小時候,每年映山紅盛開的時候,也就是家鄉的茶季到來的時候,壹批批樅陽的采茶人跨過長江,來到我們家住。大部分是二十歲左右的女生,正是花季。每天他們采茶回來,我看到很多人的頭上或鬢角都有壹朵或兩朵杜鵑花,在青春容顏的映襯下,更加嬌艷動人。他們采茶最大的心願,就是從我們老家弄壹套木制的嫁妝,等茶季結束後帶回江北。而他們的壹些同伴也和我家鄉的壹些男青年發展了感情,後來嫁到了我們家鄉,成為了我們家鄉壹朵朵的“杜鵑花”。
那時候山上有很多紅色的杜鵑花,熱得到處都是。
映山紅想折就可以大量折,沒人怪妳;沒有人能摘油菜花。她不僅是壹朵花,還是未來的食用油。隨便摘油菜花的人,都是在浪費自然資源,糟蹋糧食,連家鄉的孩子都知道。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即使是現在,也是躺在油菜花田裏睡覺,夢想自己能變成壹只小蜜蜂或者小蝴蝶,在花叢中自由飛舞。
每年春天回老家,壹路上總會遇見和認識油菜花。這似乎是我和大自然長久以來的默契。無論是步行還是乘車,濃郁的油菜花香氣總是陣陣襲來,甚至飄進車窗,讓妳避之不及。花開隨季節,春總是多情。如果妳的心再細心壹點,妳會發現油菜花總是開在低窪處,開在田野裏,而杜鵑花總是開在高處,開在山坡上,開在荊棘與不毛之林之間。油菜花被呵護,被關註,映山紅卻總是自求多福;油菜花招搖又高調,而映山紅總是那麽謙遜小心,讓人心疼。如果把油菜花比作成了房間裏的壹顆寶石的貴夫人,那麽映山紅就是躲在閨房裏偶爾拉開土布窗簾來探春的小家碧玉,它就像是鄰家害羞的小姐姐歪著頭看著妳,微笑著消失了。隔著這麽長或這麽短的距離,油菜花和杜鵑花是不是也是面對面的?
每壹個春天來了又去,我只願世間這些平凡的花朵綻放,謝謝妳,再綻放。在這壹點上,他們比其他人更幸福,因為他們的生活總是在輪回之中。
春天不期而至的寒冷,掩蓋不了四月濃濃的春意,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也爭相參加春節。妳看,在山上,在懸崖邊上,在河溝旁,或壹簇簇,像火焰跳躍,或鋪天蓋地,像火焰。山野被染紅了,村莊被點亮了,映山紅——這真的是壹個形象的別名。
仔細看會發現,映山紅有紅、黃、白幾種顏色,紅色又分為粉、粉、紅、紫。真的是五顏六色,眼花繚亂。還有柔韌的樹枝,毛茸茸的葉子,排列著成千上萬的“小犄角”,裏面充滿了水和精神。婷婷搖曳著,搖曳著,像在風中起舞,又像在壹起演奏壹曲《向天之歌》,讓人遐想,震撼心靈。
摘壹朵花,摘下花蕊,放進嘴裏,玩童年的把戲。壹股淡淡的香味從緊閉的雙眼中飄出,酸酸甜甜的水果味喚醒了那些不知道丟在哪裏的遙遠的夢。
壹群男女放牛娃滿山狂奔,下山時懷裏抱著花,笑得臉都紅了。鄉下的孩子愛野花,看著那麽紅,我們就忍不住突發奇想。所以在那個水果匱乏的年代,它就成了我們的食物,甚至被放在架子上的鐵鍋裏煮著吃。當然,煮熟的味道並不好,但我們快樂地收獲的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幸福。
轉眼間,他變成了少年,打谷場上拔起的壹塊白布,讓我們幹渴的心從此有了偶像。潘冬子的故事,我們用槍和舞棍表演了多少次,惹得大人們要求吃飯,卻始終沒找到人。那時候我從退休的叔叔那裏拿了壹個紅色五星,每次玩潘冬子,自然都是屬於我的,所以我經常在睡夢中帶著那個帽徽醒來。尤其是主題曲《閃閃的紅星》和壹首深情的歌曲《映山紅》,壹路陪伴我走到了今天。每當我看到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杜鵑花開滿嶺”。
回憶楊萬裏的詩:“為何非要在名園看春風?”天天錦江如錦,清溪照山紅。“的確,映山紅只是窮鄉僻壤裏的壹朵花,她從來就不是什麽學者。自然比不上那些美麗的牡丹,嬌媚妖嬈的玫瑰,名園裏的牡丹,更不是奇女子。但是,她單純清新,熱情奔放,充滿了壹個小家碧玉的活力,也傲慢倔強。是自由真實的寫照,也能贏得好感和尊重。而《清溪映山紅》就是壹幅絕色山水畫。
滿山遍野綠,秭歸聲裏雨如煙;四月農村閑人少,地裏種蠶桑。在長長的白雲下,壹片片稻田看起來像壹面鏡子。“咕咕——咕咕——”咕咕催促著,身影滑過天空,聲音還在我耳邊。這個小精靈是王迪·杜宇嗎?妳是在提醒人們不要錯過農時,還是在呼喚他心愛的妃子?不管是哪個版本,傳說都是那麽的感人,但是鮮血灑在了河面上,染紅了杜鵑花,從此就有了壹致的結論。
思想在歷史的天空中馳騁,激情被火熱的畫面點燃,漫山遍野的紅色杜鵑花不僅為我們奉獻了美好的事物,也滋養了我們幾近幹涸的心靈。
映山紅的優美散文4杜鵑花的花語——代表愛情的喜悅,據說喜歡這種花的人是純潔無邪的。杜鵑花的格言是,當妳看到滿山的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就是愛情來臨的時候。—————題字
知道我們要回老家掛墳,表哥說,帶點杜鵑花回來。我兒子還沒見過杜鵑花呢!所以,我還有另壹個任務。
走在家鄉的山路上,雖然腳下有些磕磕碰碰,但清澈的山風散發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心情特別陽光,思想像調皮的孩子壹樣活躍。尤其是散落在樹上的杜鵑花,壹簇簇,像朝霞。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歌曲《單鶯紅》。“映山紅,映山紅”。我還沒唱完,隨行的表姐就打斷了我的演唱:強姐,我跟妳說,毛主席銅像運回韶山的時候,韶山崇禮的映山紅正盛開。那是十月的壹天。很神奇我不唱了,問,真的嗎?表哥說:是真的。我去摘了。談話充滿了興奮和喜悅。突然我對映山紅有了壹種神秘感,讓我進入它,擁有它...
看著路邊的杜鵑花,手癢癢的。沖過去摘了壹個。表哥笑著喊,放心吧。爺爺奶奶的墳上有很多杜鵑花。夠妳挑了。
壹路走來,我回憶起童年在家鄉的生活。當時父親遠在部隊參加測邊,母親在壹家小藥廠工作。我母親的工資不能養活我和我的祖母。我媽經常去別人的菜地裏撿丟棄的爛葉子或者修剪過的南瓜花,自己吃點飯,把食堂裏好點的菜留給我奶奶吃。我奶奶看我媽生活那麽辛苦,吃不好,導致奶水不夠。無奈之下,剛滿40天的我在老家度過了童年,童年記憶最深的就是烤紅薯和杜鵑花。
奶奶是壹個非常纖弱的老人,經常給我們講壹些奇怪的故事。現在想來,我奶奶應該是讀過壹些私塾的。她的女婿充滿古典淑女氣質。到了晚年,奶奶依然耳聰目明,走路像蒼蠅壹樣快,說話聲音清脆親切。我從未見過我的祖父。光是看我奶奶的聰明,就能明白我爸爸為什麽這麽聰明帥氣。
關於映山紅的神話是我祖母給我們講的故事之壹。那是杜鵑花盛開的夜晚。我和我的表兄妹們圍坐在孫谷坪,在月光下玩耍。我奶奶給我們講了杜鵑花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女孩找上山砍柴的哥哥。她和哥哥相依為命,哥哥為了讓妹妹過壹個溫暖的冬天,很久都沒有回來。姐姐壹邊走在山路上壹邊喊,她低沈的呼喚在深山的空谷中回蕩。眼淚已經幹了。但是她還是找不到哥哥,所以她很想他。最後,思念的火焰把她的眼淚染成殷紅的血,滴在花朵上。鮮花把山染成紅色。人們稱之為映山紅。
關於映山紅還有壹個傳說。傳說蜀國的皇帝名叫杜預。他是壹個非常負責和勤奮的國王,他非常愛他的人民。看到人家樂而忘返,他就擔心了。為了不誤農時,他每到春播時節就東奔西跑,催著人們趕緊播種,抓緊春光。
然而,年復壹年,人們已經養成了杜宇不來就不播種的習慣。
最後,杜宇積勞成疾,告別了他的人民。但他還是忘不了人民。他的靈魂變成了壹只鳥,每到春天,他就飛來飛去,發出響亮的叫聲:快撒糧,快撒糧。哭到血從嘴裏流出來。鮮紅的血滴落滿山,變成了美麗的花朵。
人們被感動了。他們開始向他們的好君主杜預學習,變得勤政盡責。他們把這種鳥叫做杜鵑,而變成血的花叫做杜鵑花。
奶奶離開我們很多年了,最後和爺爺壹起葬在了她出生長大的地方。我還記得我奶奶下葬的那天,我帶著奶奶的遺像和棺材繞著祖山走了壹圈,然後沿著山路把奶奶的遺體放在了爺爺的旁邊。那裏的地形很開闊,有很多杜鵑花。
我和表哥沿著當年的山路,來到了山上。這裏還有很多杜鵑花在盛開。他們靜靜地等在那裏。或壹朵或壹束或壹束,在野草中,在杉樹下,或低開或傲然怒放。如火焰,如嫣紅。奶奶的墳就在這些紅花中間。我和表妹去外婆墳前燒香。我跪在奶奶的墳前,用手輕輕地摸著她的墓碑。父親神情十分凝重,跪在父母的墳前深深地鞠了壹躬。奶奶的音容笑貌映在眼前,關於杜鵑花的傳說又在眼前飛舞。
祭拜完奶奶,我開始采摘杜鵑花。當我走進壹簇簇杜鵑花的時候,突然發現我摘不到了。因為,人無完人。同壹枝上,有的花笑如少女,有的敗如秋,有的含苞待放。參差不齊的花朵在每壹個縫隙裏閃耀著它們的生命。然而,當妳環顧四周,它們是如此美麗。正是這些散落的花朵,讓映山紅成為了大山的使者。過去的輝煌和未來的前景交織成美麗的壹束,我站在花叢中發呆...
是我的堂兄弟們不管三七二十壹幫我摘了很多。太美了。
回到家裏,跋涉千裏的杜鵑花已經雕謝。我幾乎是殘忍地把美帶回家,卻又是如此悲傷。我的心不僅僅是輕微的痛。所以。我用清泉滋潤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