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強化服務、規範行為,牢固樹立“敬業興農、優質服務、文明執法、廉潔高效”的行業新風尚。
2.主要目標:加強和改進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營造積極向上、奮發進取、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構建服務創新、和諧高效、務實清廉的制度體系,使幹部素質得到提高,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工作作風得到改進,服務水平得到提高,在加快發展中取得新的成績。
3.基本原則:按照“標本兼治、糾建並舉”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管理行業必須管作風,建立政風行風建設長效機制。
第二,在部門內樹立良好氛圍,塑造行業整體形象。
1,加強調查研究。加強基礎工作,系統收集、整理、分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基礎數據、資料和信息,建設行業基礎數據庫,做到情況明了、底數清、數據準,為科學決策、高效管理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
2.堅持求真務實。要著力研究解決現代農業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民創造實際利益,在全行業形成講真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的良好氛圍。
3.強化服務意識。積極開展以“學、創、建”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通過科技、農民培訓、測土配方施肥、農村沼氣建設、“12316”服務熱線,不斷取得服務“三農”工作的成效。
4.要勤儉節約。增強節儉意識,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防止公務活動中的奢靡之風、鋪張浪費等陋習。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旅遊和從事高消費娛樂活動。節約水電,降低資源消耗,建設節約型機關(單位)。
5.改進文風。進壹步精簡會議規模和數量,改進會風和文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嚴格控制各種紀念活動和慶典。減少文件數量,提高文件質量,增強文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6.加強宣傳。總結提煉農業系統在政風建設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樹立農業部門良好形象。
三、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壹步深化行政審批綜合辦公改革,積極推行“壹站式”辦公,改進工作流程,簡化程序,創新監管機制,推行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加強重點環節和環節監管。
2、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不斷規範信息公開內容,實行依法自願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積極推進各級農業部門和基層站場公開,建立相關制度和責任追究機制。
3.嚴格規範行政執法。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綱要》,完善農業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賠償制度,堅持文明公正執法,防止濫用權力和不作為。
4.重點加強監督檢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事前預防、事中檢查和事後跟蹤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及時發現問題,有效預防和糾正錯誤,避免問題反復反彈。
5.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統壹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抓好應急平臺和隊伍建設。
四、解決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1.集中整治損害農民土地權益。要在深入調查、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切實解決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落實、擅自調整收回農民承包地、強迫農民流轉承包地、非法或以各種方式變相占用集體和農民承包地、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補償款等問題。
2.堅持不懈地減輕農民負擔。加大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力度,重點抓好農民反映強烈的住房收費和農業灌溉水電收費專項治理。嚴格執行《村民壹事壹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加強籌資籌勞管理,糾正違背農民意願、超範圍、超標準籌資籌勞、強行讓資本代勞的行為。
3、加強農產品市場和農產品安全監管。開展農資定點市場創建活動,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深入治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哄擡農資價格等問題。
4.規範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進壹步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健全民主理財和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實行農村集體土地補償費專賬管理、專賬核算、專項審計和公開制度。
5、認真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嚴格執行中央的支農惠農政策,建立健全執行機制,確保政令暢通。配合對中央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加強制度建設,構建政風建設的長效機制。
1,落實政風建設責任機制。各級農業部門要建立健全黨委(黨組)統壹領導、壹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抓* * *管理、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紀檢監察機構協調配合、依靠群眾支持參與的領導機制。要把政風建設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壹把手抓,做到政風建設和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
2、落實政風建設的教育機制。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農業幹部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生活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3.落實政風建設的約束機制。嚴格執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不斷健全完善議事科學決策、集體領導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等反腐倡廉基本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
4、落實政風建設的監督機制。加強內部監督,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開展過程監督、行政監督和事後評估,把幹部作風建設、人財物管理、依法行政監督作為政風建設的重點。認真做好農民來信來訪的接待工作,虛心聽取他們對農業部門工作的意見和反映。
5、落實政風建設的懲防機制。正確處理行業利益和群眾利益的關系,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和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以權謀私、貪汙賄賂、濫用職權、失職瀆職等案件。針對查出的問題,舉壹反三,防微杜漸,從源頭抓起,完善制度,規範防範,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