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攝影語言的特點

攝影語言的特點

要看攝影語言的特點,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和我們熟悉的其他語言進行比較。攝影語言壹定和書面語、繪畫語言、音樂語言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和姿勢語言(動作表達語言)、大自然本身傳遞的信息(姑且稱之為?自然語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分析對比,我來告訴妳攝影語言有哪些特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壹)攝影語言的特點:攝影語言和書面語言。

攝影和寫作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它們經常相互作用,相互結合,但壹張真正好的照片,壹定是文字語言無法描述的,也就是說,壹定是文字無法描述的。反過來,能用書面語言清晰表達的攝影表達,壹定是最平庸的攝影表達。在攝影的表達中,最常見的理解是所謂的?壹張圖勝過千言萬語?的確,攝影畫面生動、活潑、形象、具體,是任何文字語言都無法替代的。但是,看圖的時候呢?壹目了然?,和閱讀《十目》,在深度上,特別是在思維質量上,是無法相比的。雖然攝影視覺的表達也可以進入更深層次,但壹般意義上,甚至?讀圖時代?大眾還是習慣了幾千年積累的文字閱讀模式和習慣,讀圖還在?淺閱讀?用什麽?泛讀?但是,讀圖能力(尤其是深度讀圖能力)的自覺培養還沒有進入全民積極期,也就是說,攝影語言的視覺教育需要壹個漫長的歷史時期的積累和從全局角度的互動。

攝影語言屬於視覺語言中的圖像語言,其表達方式必然與書面語有很大不同,同樣是為了傳遞信息。圖像語言在信息傳遞的速度和單位時間內傳達的信息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而文字語言在信息傳遞的具體性和準確性上仍然是圖像語言無法比擬的。但無論如何,圖形圖像語言高效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已經越來越被世人所接受,尤其是與文字相結合時,效果會不錯。

用鏡頭觀察提煉,用膠片或光電傳感器感受記錄,用影像表達思考,無論從工具性還是功能性來說,都是攝影最重要的特征。事實上,攝影的工具性或功能性決定了攝影的本質和本體語言的特異性。

毫無疑問,攝影就其本質而言,是壹種融合了科技特性的視覺語言,有別於傳統繪畫。它是以記錄、描述、加工、選擇、傳達和交流視覺信息為主要特征的工具或手段。誠然,有了這種特殊的工具或手段,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所謂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從事非藝術創作的攝影表達。

書面語言善於更清晰地表達深刻微妙的思想感情,幾千年來幾乎都是如此。圖像的語言並不完全相同。人們似乎很難從圖像中獲得關於創作者的準確而具體的原創想法。雖然我們可以從圖像中得到這樣或那樣的感受,但還原原意仍然很難,只是見仁見智。欣賞者只能靠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去推測,去想象,去體驗。看圖不比看文章。強烈的情感刺激往往會阻礙理性的直接參與,結果是觀看者自動放棄了自己的判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必要的文字描述,如作品的標題、創作意圖的描述以及關於攝影師攝影活動的文字介紹,在圖片的表達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二)攝影語言的特征:攝影語言和繪畫語言。

1.歷史演變

如前所述,攝影語言源於繪畫語言的史實。無論是從與繪畫極為相似的早期攝影作品,還是從從事有意識攝影創作的藝術家的身份來看,我們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攝影語言與繪畫語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天然聯系。攝影這個詞的原意是用光來畫圖,所以畫圖是它的出發點。剛開始因為拍照技術不夠先進,達蓋爾攝影拍出來的人像照片和平日畫家畫的小人肖像很像。不同的是,人們普遍認為照片更真實,就像人們照鏡子時看到的壹樣,所以人們也稱之為攝影?有記憶的鏡子?(達蓋爾的照片用的是拋光鍍銀銅板,表面光潔,很像鏡子),就算人老了,這壹面?鏡子裏的那個人?但拍照時總是停留在外觀上,攝影的魅力可見壹斑(見圖1)。

攝影的第壹個黃金時代是什麽時候?高雅藝術攝影?,還叫什麽?繪畫攝影?句號。因為當時的畫壇在?拉斐爾前派?期間,攝影自然充滿了英雄感傷的情懷,取材和構思與繪畫相似,且大多來源於經典文學作品、歷史和童話,離不開?母題?用什麽?原型?。由於技術的限制,創作者壹般都是單獨使用多底拍攝,然後采取拼貼合成的方法,來完成更為復雜的整體攝影作品的創作(如圖2)。這種創作方式對今天的數碼攝影創作仍有相當大的影響。

2.視覺語言的公共表達基礎

眾所周知,金色代表財富,紅色代表暴力,綠色代表和平,藍色代表寧靜,白色代表純潔,黑色代表哀悼。所有這些約定俗成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人類文明的基礎上的,它們構成了視覺語言表達和欣賞的基本框架。

在攝影語言的形成過程中,也有壹些規律性的現象可以通過理論研究來探討。壹些特定的語言符號具有人類認知的特征,比如大量出現在流行文化洪流中的特征性語言符號。它們不需要翻譯,人們壹眼就能知道,比如代表愛情的心形符號,代表死亡的十字架,紅色的中國?毛?符號、代表危險的骨架符號等。在大眾傳播中廣泛使用的攝影語言不可避免地出現在大量的攝影作品中,成為攝影語言的壹部分。流行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上將?毛?“達利”這個符號被運用到了極致,西班牙藝術家達利將自己的胡子升級為大眾認可的藝術符號,可以獨立使用。真正的藝術家總是善於發現並創造性地使用有潛力成為* * *的符號。

3.向名畫致敬的當代攝影

活躍在當代影像藝術界的著名藝術家,如中國的王青松、石國偉、馬良、路堯、菊多奇,日本的太常森村、原宿等,都把攝影創作轉向了對經典繪畫的模仿和挪用,使影像顯得似是而非、諷刺而不言自明,但又有著敏感的時代感和略帶痛苦的穿透效果。

由於當代攝影中出現了大量向經典繪畫致敬的作品,壹些繪畫基礎較好、接受過古典繪畫教育的年輕人通過數碼攝影將繪畫中的感情提取出來,並有意識地運用到自己的攝影創作中。有的人只是提取了色相的古典含義,有的人挪用了古典繪畫中的畫面形式(如中國畫中的立軸、長卷、扇面),有的人采用了古典人物的服裝造型,有的人沿用了原畫的布局結構,有的人直接在原畫的框架中加入或篡改了當代攝影,尤其是當代商業攝影。憑借數碼攝影技術的優勢,正在肆無忌憚地消耗著古典繪畫中的經典元素,並在影像圈逐漸成型。新古典主義?攝影時尚。

(三)攝影語言的特征:攝影語言和音樂語言。

按照壹般人的理解,攝影語言和音樂語言是不相幹的,兩者之間似乎沒有可比性。其實藝術的普遍性只有藝術家最有發言權,作為現代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在他的名著《論藝術的精神》中,列舉了他發現的壹個全新的藝術世界?音樂形象和屏幕形象的關聯和對應壹壹列舉。美國知名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他最初的理想是成為壹名優秀的鋼琴家,但命運讓他走上了視覺藝術的道路,成為了壹名偉大的攝影師。是不是可以說亞當斯的音樂表演天賦從此消失了?事實上,亞當斯在另壹個藝術領域真正實現了他的音樂夢想,那就是黑白影像世界中美妙的調性結構和無限微妙的影像層次變化?音樂可視化的充分展示,亞當斯頭腦中的音樂感在暗室中得到了完美的釋放(圖4)。另壹個典型的例子是出生在音樂之城維也納的攝影師恩斯特。哈斯早年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青年時期迷戀與音樂密切相關的詩歌,但大學畢業後走上了攝影藝術的道路,顯然哈斯的音樂感在他的彩色攝影中得到了豐富和提煉(圖5)。很難說是音樂感成就了哈斯在彩色攝影上的成就,還是美妙的音樂語言成就了彩色攝影的語言表達,使彩色攝影在60年代升級為真正的藝術。

古人說,?詩(樂)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作為視覺表達的攝影自然也是如此。創作時要以音樂感為切入點進行攝影創作,拍攝出具有音樂感的攝影作品,欣賞時要根據音樂感去感受畫面的奇妙。把攝影作品當成音樂來欣賞,往往是壹種極其難得的藝術享受,通向另壹個世界。

這兩組音樂形象的實驗攝影,壹組是對音樂形象的抽象和概括的直接表達(圖6),另壹組是對音樂形象的心理空間的具體表達(圖7)。相信在欣賞時會有自己相應的音樂感受縈繞在攝影畫面中。

(四)攝影語言的特征:攝影語言和姿勢語言。

姿勢的語言是與人的動作相對應的意思表達,所謂?見而知之?,?聽話的時候用眼睛聽?,指的是行為最本真的語言表達,不是在別人說什麽,而是在他們具體的、細微的動作中所隱含的意義,所以聾啞人往往能借助眼睛充分理解他人和世界。攝影語言自然包含了各種人體姿態語言的豐富表達。在人像攝影、人物攝影、紀實攝影中,體態語言的表現力將直接決定作品創作的成敗。

(5)攝影語言的特點:攝影語言和自然語言。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除了人類世界不斷的信息傳播,自然界也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信息的交換和溝通。大自然用自己的語言說話,我們人類能從中破譯的非常少,但攝影往往能記錄下我們人類無法完全感知的關於大自然的信息。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四時景物變換。大自然也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用風景拍照的攝影師,往往能體會到大自然詩人般的情懷。大自然無限生動豐富的信息傳遞,為攝影語言的生成和深層表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攝影語言屬於壹種具有形象化、具體化和視覺表現特征的語言表達系統,它融合了文字語言和繪畫語言的語言特性。它不僅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發展(每壹次科技進步都帶來攝影語言的新突破),而且緊緊圍繞著主體本身豐富而微妙的超越人類經驗的自然狀態,自由地進行開放的生成和呈現。這是壹種動態的語言,壹種開放的語言,壹種成長的語言,壹種超越我們主觀認知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