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哲學詩的理解方式

哲學詩的理解方式

古代哲理詩往往精於講道理,趣味性強,耐人尋味,富有啟發性;內容通俗易懂,深刻。古代詩人寫哲理詩時習慣用景物、事物、人、物、生活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傳達哲理,所以優秀的哲理詩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以宇宙人生的哲理來啟迪人。由於哲理詩的哲理往往含蓄自然,很多學生在閱讀和欣賞哲理詩時往往無從下手,無法真正品味其中的理性趣味。其實欣賞哲理詩,了解其中的“哲理”,是有壹定門道的。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詩人對哲學的表達來理解“哲學”。哲理詩往往是寫風景,寫記敘文的時候,有意識地包含壹些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哲理。這類作品要麽有道理,要麽有景物的道理,要麽有事物的道理。記敘文,描寫景物和物體是手段,抒發情理趣味是目的。

1,借風景說理。

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表達哲理是哲理詩中最多的。這類詩歌不同於抒情詩,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往往體現了某種道理或為推理鋪路。先來欣賞蘇軾的壹首詩《六月二十七日王虎樓醉書五絕》。第壹部分:

雲湧了出來,像墨水壹樣傾瀉而下,但地平線上露出了壹段山脈,明亮而清新,濺起的水花如白色的珍珠礫石,濺到船上。

突然,風卷起,驅散了天空的雲彩,湖的湖碧波如鏡,美麗而溫柔。

這是哲學詩嗎?全詩的四句話似乎沒有談什麽哲理,只是簡單客觀地描述了大自然中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象。但我們再深入思考壹下,詩人為什麽要選擇這三個意象——“烏雲”、“白雨”、“風”來構成壹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呢?為什麽要用雨後平靜的水面來對比雨前兇猛囂張的“烏雲”和“白雨”?詩人為什麽要揭示這種多變而不變的自然規律呢?

對照壹下背景,原來這首詩寫於王安石變法前夕。當時詩人提出了與政治改革不同的主張,在政治上受到了改革派的圍攻和攻擊。蘇軾對整個政局感到有些無能。當詩人情緒低落時,他從王虎大樓前看到的景色中獲得了靈感。他覺得無論是政治風波還是個人失意,都必須是暫時的,都必須回到澄清的原點。這是詩人通過當前的風暴所要表達的人生哲學。

2,也就是推理。

這類哲理詩往往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某個具體現象,或者從生活中的某段經歷來傳達某種道理。因為這類詩歌往往直接取材於日常生活事件,所以往往不會太難理解。在理解哲學的時候,壹定要從日常事件中去聯想人生的哲理,在閱讀中註意聯想和聯系,這樣才能很容易地把握詩中所蘊含的道理。比如蘇軾的著名詩句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朗,城裏人走得像野人。

不要太確定坡度,但是愛妳拖杖的聲音。

詩人把這樣壹個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描述為雨後的黑夜中行走,卻深刻地包含著壹種獨立而危險的人生態度。詩中“人走得像野人”概括了自己的經歷和獨立於世的巨大孤獨。以“右坡之路”的形象,象征人生坎坷之旅;用“自愛拖杖之聲”來表達超越曠達,苦中作樂的人生觀。在閱讀時,如果我們關註詩人的生活經歷,就更容易把握這種哲學。

3.搞清楚事情。

這類詩歌往往借助於具體事物的具體形象和特征來傳達某種道理。例如:

畫眉鳥

[宋]歐陽修

壹千個聲音隨意移動,

山花是紅色和紫色的。

我只知道鎖在聽金籠。

沒有樹林舒服。

欣賞這首詩,可以從意象入手。通過描寫詩中森林中的鳥和籠子的對比,我們知道,被關在金色的籠子裏,真的不如在山裏自由自在地歌唱快樂。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萬物都是自由的,宇宙萬物的美好就在於自由。

其次,可以從詩歌意象的外在特征入手,由表及裏,由這個到那個,把握詩歌所要闡述的“哲理”。例如

蜂蘿飲

無論平地還是山野,無限風光都被占據。

采花成蜜後,誰會為誰努力,誰會甜?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蜜蜂的,實際上是借蜜蜂的辛勤勞動來表達對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贊美;蜜蜂釀造的蜂蜜很容易被壹些人拿走,用來無情地諷刺不勞而獲的剝削者。再如宋代朱的《讀書二思(上)》。

昨晚,河裏滿是水,蒙沖船多如牛毛。

以前要花很大力氣,推不動,今天可以在水中間移動。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詩的標題和詩中的議論文句中把握“哲理”。比如朱的《讀書有感》,如果忽略題目,把“讀書有感”和內容聯系起來,就可能曲解詩歌。而詩歌中的壹些議論文句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也是我們理解詩歌意義的關鍵。比如陸遊的《冬夜讀書》:“古人學無所成,日久生情。我覺得紙上談兵,從來不知道這件事該不該做。”最後兩句話的哲理很明顯:只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去實踐。杜甫論“登峰造極,壹覽眾山小”在《望嶽》中更具有啟發性和象征性。只有站得高,才能開闊視野,總攬全局,獲得正確認識。同時鼓勵人們克服困難,樹立勇攀高峰的誌向。

什麽是哲理詩?

什麽是哲理詩?

1,“遊山西村”

宋·陸遊

不要嘲笑在渾渾噩噩的月份裏釀造的農家樂,在收獲的月份裏,待客的菜肴非常豐富。

山叠水流曲折正愁無路可走,柳綠花開間突然出現壹個山村。

吹簫打鼓的日子近了,村民們還是穿著樸素。

從現在開始,如果妳悠閑地乘坐月球,工作人員會整夜敲門。

2.在海倫小屋

唐·王誌煥

太陽在西山附近慢慢下沈,黃河流入東海。

更上壹層樓,看得更遠

3.“穿越零度丁洋”

聞松天翔

壹旦努力來了,身邊的明星就少了。

山河破碎風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

恐懼灘頭說恐懼,海洋裏有壹聲嘆息。

自古以來,沒有人在生命中死去,留下壹顆照耀歷史的心。

4.紀海雜詩

清宮紫珍

浩浩蕩蕩的離別傷感向夕陽西斜延伸,遠離北京,騎著馬鞭向東,感覺是人在人間。

我辭職回家,就像從枝頭落下的花,但這不是壹件無情的事,化作春天的泥土,還能起到哺育下壹代的作用。

5.“雖然烏龜是長壽的”

魏曹

烏龜雖然命長,但也還是有它的時候。

蛇騎霧,終化為塵。

老馬潛伏,誌在千裏。

烈士們在晚年充滿勇氣。

盈縮期不僅在天上;

滋養恩典的祝福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我很高興用這首詩來表達我內心的渴望。

6.《畫菊花》

鄭松·小思

花不開百花,獨立籬不窮。

與其把香吹到北風裏,不如把香捧在枝頭等死。

7.《冬夜讀書》。

宋·陸遊

古人什麽都沒學到,老去是需要時間的。

紙上得來的東西很淺,妳永遠不知道自己必須要做。

8.《畫竹》

四十年來,我白天畫竹枝,晚上寫思念。

贅而薄,畫生而熟。

9.來自思考

唐·

曾經壹嘗茫茫大海,覺得其他地方的水都是蒼白的;壹旦經歷過巫山的雲,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匆匆走過花叢,慵懶回頭;這個原因,壹半是因為苦行僧的苦行僧,壹半是因為妳曾經的妳。

10,支竹Ci

劉唐玉溪

那條柳樹綠的河又寬又平,聽見了河之歌的歌唱。

東邊的雨,東邊的日出,說天沒有晴,但依然晴朗。

11,無標題

唐·

我遇見她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自從我們分開以後,時間變得更長了,東風起了,百花齊放。

春天的蠶會壹直織到死,每晚蠟燭都會把燈芯抽幹。

早晨,她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發雲在變化,然而她卻用她的晚歌勇敢地面對月光的寒冷。

去彭山的路不多,哦,藍鳥,聽著!-把她說的帶給我!。

12,“說話”

唐·白居易

我給妳壹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方法不需要龜甲,蓍草可以帶來財富和運氣。

檢驗玉的真偽也需要燒三天,七年後才能辨別木頭。

周公的日子怕流言蜚語,在王莽篡位之前對皇位畢恭畢敬。

石翔壹開始就死了,但誰知道他生活的真相。

13,《兩歲兩首歌》

唐·

河的肥水被畫成了戰畫,百姓要拾柴養腳。

請不要再提任何侯豐的事情,壹個人的成功將需要犧牲多少生命!

14,"標題張石"

王松安石

蘇州名句舊,樂府妙語連珠。

看似最超凡脫俗,實則易而難。

15,草

唐·白居易

長草是如此的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顏色變濃。

野火不能燒盡它,春風的吹拂可以使它復活。

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陽光下的草地盡頭是妳的旅途。

我再壹次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濃濃的草代表了我的深情。

哲理詩理想的教學

學習目標的解釋

理想是壹首哲理詩。作者用壹系列比喻從多個角度贊美理想,鼓勵我們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妳可能會遭受誤解、挫折甚至失敗,但只要妳不懈努力,不怕犧牲,堅定信念,理想之花壹定會“瞬間點亮妳的雙眼”!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首詩,妳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整體把握全詩意思,明確各節大意。(能力目標)

2.試著找出詩中所用比喻的隱喻意義,理解它在表達主題中的作用。(能力目標)

3.掌握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可以初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知識目標)

4.告訴妳的同學妳的理想是否現實,請他們給妳建議。(情感目標)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人的語言就像畫家畫的線條或色彩,有壹定的靈動性。要理解和欣賞詩歌,就必須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動情地讀全詩,反復咀嚼這些詩歌,仔細揣摩詩人的心理過程。從準確把握詩歌閱讀節奏入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閱讀積累,感受詩歌的意境、情感和表達技巧。

關鍵問題分析

學習這首詩,關鍵是要抓住詩的主題。難點在於如何理解為什麽追求理想會有不同的結果。細讀這首詩後,想壹想:

1.這首詩的主題是如何表達的?

詩以比喻開頭,壹直在說理想的意義。以下幾節分別從歷史意義、人格意義、人生意義等角度闡述理想的意義,最終啟發人們樹立理想並為之努力。

思維指導可以從題目來回答這個問題,想象壹下作者想寫的理想是什麽,理想在人生過程中的意義是什麽,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麽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我們探究源頭,深入分析,這個問題就比較好回答了。

2.如何理解作者在詩中列舉的理想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壹現象?

人對理想的追求並不總是壹帆風順的。對理想的追求和實現,是人拋棄自我、塑造自我的過程,這將使追求者的人生更加完美,信念更加堅定,價值更加崇高。

對這個問題的思維引導和理解,適合與壹些世人公認的成功的理想追求者的人生經歷相銜接。如果能加上追求理想過程中遇到的經歷,就更好理解了。

課堂自我評估

1.閱讀下列單詞,並正確讀出下劃線的單詞。

束縛()脊梁()玷汙()功德()詛咒()

2.聯系《在山的那邊》這首詩,談談理想為什麽能“拯救不幸的人”?

3.“信”字的字典解釋:節操堅定不變。要堅定不屈。請用這個單詞寫壹個句子。

4.分析“理想既是壹種獲得,理想也是壹種犧牲”的結構特點,並根據這種形式寫壹個句子。

5.讀詩歌要有好的節奏。請用“/”表示下壹首詩的節奏。

春天正好在路上,天空陽光明媚。

綜合能力評價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理想是指引航船的指南針;理想是壹艘船,載著妳出海遠航。

但理想有時是海天之吻的弧線,難以捉摸,折磨著妳進取的心。

理想讓妳微笑,觀察生活;理想讓妳頑強抵抗命運。

理想讓妳忘記太陽穴上的早白頭發;理想讓妳頭白了還天真。

理想是鬧鐘,打破妳金色的夢;理想是肥皂,洗滌妳的自私。

理想既是收獲,也是犧牲。

如果理想給妳帶來榮譽,那只是副產品。

但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孤獨,孤獨中的笑,笑中的苦。

1.所選段落中劃線的詩句使用了什麽修辭?請簡述其功能。

2.如何理解「理想讓妳頑強抵抗命運」?舉1-2這樣的例子。

3.為什麽說理想“它帶給妳的榮譽只是它的副產品”?

實踐活動探索

請在課後收集名人談論理想的短文或句子,並與同學分享妳的收集。

幾首哲理詩賞析

“者”亦智;“有理”的人,有理有據;“哲學”是人與自然的原理。闡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最基本、最普遍的真理的詩,就是哲理詩。壹些蘊含著應物思想、動物思想的哲理詩,本身就是詩人觸摸事物、將理融於形或理融於情的產物,是詩人睿智思考、深刻觀察人生社會的結果。往往是具有鮮明生活情趣的發人深省的哲理和新穎獨特的藝術形象的結合,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本文從鑒賞幾首哲理詩入手,試圖幫助學生了解哲理詩的特點,提高對事物的認識,正確分析客觀事物和自然現象。

第壹,“說話”(白居易)

我給妳壹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方法不需要龜甲,蓍草可以帶來財富和運氣。

檢驗玉的真偽也需要燒三天,七年後才能辨別木頭。

周公的日子怕流言蜚語,在王莽篡位之前對皇位畢恭畢敬。

如果這個人壹開始就死了,誰會知道他生活的真相?

這首詩的主題是辨偽。第壹副對聯提出有辦法解惑,對聯從自然風光介紹了這種方法:讓時間證明壹切。項鏈轉歷史人物進壹步證明了上述方法。尾聯順著頸聯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和王莽在真相出現之前就死了,就沒有人知道他們德行的真相了。這首詩告訴我們: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否則容易被假象迷惑,分不清是非。

二、《秦時》(蘇軾)

如果鋼琴是頭發,妳為什麽不把它放在盒子裏?

如果鋼琴的聲音來自手,為什麽妳聽不到聲音?

在這首詩中,詩人描繪了鋼琴和手指兩個意象,並用兩個假設句和兩個反問句來假裝困難的詞。事實上,它是幽默的,創新的,揭示了這樣壹個深刻的哲學,即“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完成都依賴於主客觀的密切合作”。

三、《渡沙頭》(楊萬裏)

過了沙頭,漸漸有了村落,土地平坦,河水豐潤溫暖。

暗潮已到無人處,只有水竿師傅知道水痕。

這首詩清晰而深刻。暗潮來了,普通人卻不知道,因為沒有水上生活經驗,不知道潮汐漲落規律;但是船夫們多年來壹直在河上撐船,水深和流速都壹清二楚,他們能察覺到任何細微的變化。這揭示了壹個深刻而普遍的哲學:實踐出真知。

四、《論詩三十首》(元好問)

感覺眼睛裏的快樂不是真的,是在黑暗中摸索。

有多少人來長安畫壹幅秦川?

這首詩的前兩句很好理解:如果妳看到的真實場景激發了妳的真情實感,妳就可以寫出壹首意境美妙的詩;關起門來造車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什麽東西,總是失真的。最後兩句說:臨摹前人作品,畫秦川風光的畫家,有幾個能親自去長安?詩人省略了壹句話,就是怪不得那些人畫不好。這首詩告訴我們,沒有現實生活的感受和親身經歷,就不可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五、宋元晨炒菜烤漆店(楊萬裏)

別說從山上下來沒有困難,讓來爬山的人白歡喜了壹場。

進入萬山圈,壹山釋另壹山。

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的比喻,通過寫走在山區的感受,闡釋了壹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無論做什麽事,都要充分估計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不能陶醉於壹件事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