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共五節,按照“提出問題——具體介紹——提示觀察”的思路展開。第壹節激發學生思考:植物用什麽方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敘述蒲公英、蒼耳、豌豆娘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部分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發現新知識。文字插圖,結合優美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植物傳播種子的三種方式。圖片生動、直觀,充滿了孩子的興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事物和關鍵詞。
這篇論文的突出特點是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植物和種子分別寫成“母親”和“孩子”。“母子”的連接容易觸動孩子的情感世界,激發想象力,引發思考。第壹節中“旅行”壹詞是指種子離開植物母體,落到其他地方,“世界性”壹詞是指植物種子在各個地方生根發芽。第二至第四節具體介紹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自身條件、外部條件和傳播方式。其中“降落傘”、“刺甲”、“莢”是植物本身的條件;“風”、“獸毛”、“太陽”是外在條件;“騎”、“掛”、“爆”是植物種子傳播的三種方式。本文將蒲公英和蒼耳分別比作“降落傘”和“帶刺的盔甲”,準確而生動地勾勒出它們的形狀。用“準備”、“給予”、“穿上”等詞,賦予植物人感情,寫出植物的靈性;擬聲詞“啪”準確地描述了豆莢爆裂的聲音。此外,詩歌強調押韻“A”,讀起來朗朗上口。
這首詩語言的另壹個特點是它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比如也有說種子離開植物母親的,詩中采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孩子將在風中陸續啟程”,“孩子將走向田野和山谷”,“孩子將從母親身邊跳過”。在第五節中,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文中只介紹了其中的三種。自然界的植物數不勝數,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難舉例。所以作者用“很多很多”這種重疊的詞語來概括它們,巧妙地用“不信”來激起讀者壹探究竟的沖動,用“粗心的孩子得不到”來表達“仔細觀察的孩子會得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