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安魂曲賞析

安魂曲賞析

這首由十四首短詩組成的抒情詩是這位女詩人壹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壹,也是蘇聯詩歌史上少有的傑作之壹。顧名思義,這首長詩是為了悼念上世紀30年代那些沒有平反的歲月裏,所有冤死的無辜者。它的思想意義和社會作用無需多言,詩中的詩句已經詳細描述。詩歌悲劇的審美力量為何能如此深入讀者的靈魂,值得反復探究。難道僅僅是因為女詩人本身就是受害者,是受害者的母親,僅僅是因為她經歷了“17個月”的生死之痛?不,不是真的。不是所有死亡和悲傷的聲音,所有憤怒和抗議的聲音都可以轉化為感人的詩歌,它們只停留在詩歌熔爐中的材料。詩歌畢竟是充滿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從礦石到光芒四射的藝術結晶,有壹個精煉復雜、高超非凡的冶煉過程。那麽,阿赫馬托娃是如何化解這段悲傷時光的呢?筆者認為有三個特點值得讀者關註。

首先,作家在塑造主體精神風貌時的特殊身份。盡管阿赫馬托娃本人在她的詩歌中以壹個受迫害的女人和壹個她心愛的兒子的痛苦母親的形象出現,但作為壹個抒情的主角,她並沒有就此止步。好幾個地方,她明顯把這個災難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讓她覺得自己是個災難。她甚至把自己比作她兒子苦難的聖母。她引用了《聖經》中的壹首詩,“不要為我哭泣,母親,在我裏面裝壹口棺材。”當她寫到葬禮的時候,連參加葬禮的人都承受不了那種巨大的悲痛:“自始至終,沒有人敢朝她母親默默站立的地方看壹眼。”雖然女詩人沒有正面描述母親的愁容,但躺在聖母膝蓋上的米開朗基羅受難雕像立刻出現在讀者心中!女詩人壹開始就明確表示,她是作為壹個悲劇時代的見證者來記錄這場悲劇的。她還說,“我不僅為自己祈禱,也為所有和我站在壹起的人祈禱。”她的“極度痛苦的嘴”原意是“喊出億萬人民的聲音”,“我和我的人民在壹起,他們遭受了不幸。”從題詞、代序到詩尾,她作為女囚、苦難母親、人民代言人的身份交替出現並逐漸上升,而協調這些多重身份的正是聖母形象。沒有這種有理有據的聖母身份,這首安魂曲的哀悼氣氛不可能如此寬廣,如此尖銳,如此深刻,刺痛人們的心靈。

其次,阿赫馬托娃被西方學者推崇為風格獨特、舉世無雙的女詩人。我認為她獨特的風格是女詩人特殊的氣質和獨特的藝術思維相結合的產物。Zhdanov錯了,因為他罵人了,但他忘了壹頂在他的汙言穢語中經常被用來迫害中世紀婦女的帽子,那是他用來以“女巫”罪名殺害異教徒婦女的借口。為zhdanov設想壹下,如果他在那些年使用這頂帽子,它會非常適合阿赫馬托娃美麗而聰明的腦袋。所謂巫,壹般是指她具有非凡的直覺能力,能穿透事物的本質,不受邏輯因果的限制,能將無關的事物聯系起來,超越時空限制,模糊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界限,以及她具有非凡的預見能力,把握認識事物的整體性,表達事物的神秘性等。簡而言之,它接近於不講邏輯的原始人的思維,所以被稱為“女巫思維”艾哈瑪托娃早期的“室內抒情詩”中,往往充滿了這種預見愛情來來去去的能力。她的藝術表現手段感人至深,留下大片空白卻又善解人意,都屬於這種“巫思維”的範疇。在我看來,女巫最大的特點就是所謂的通靈和通靈。她能與上帝對話,是上帝意誌的代言人和傳遞者。《安魂曲》被認為是阿赫馬托娃巧妙地運用了“女巫思維”原則的壹部經典作品。限於篇幅,這裏不方便做全面分析,僅舉幾個例子。壹個例子,“我無法在我日夜思念的禦園樹樁旁建造它,那極度悲傷的影子正在那裏尋找我。”原始人把影子當成靈魂的壹部分,經常和真人混淆。影子也是活的,所以用原始思維充分顯示了從整體上把握壹個思想的極端經濟性和實力。第二個例子,“讓冰封的銅像的眼皮像融化的雪壹樣流下眼淚。”這是物質世界和精神情感世界的混淆,不要擬人化。第三個例子,“在馬勒斯的黑色車輪下,無辜的俄羅斯在痙攣中掙紮。妳用燃燒的淚水燒穿了新時代的堅冰。”在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相撞的同時,不也帶著壹點巫蠱詛咒的口吻嗎?!

第三,《安魂曲》是女詩人壹生藝術創作經驗的經典。全詩平鋪直敘,深情平實,言簡意賅,外幹內奶油,充滿了高低貴賤、順從自由的藝術辯證法,以恨寫愛,悲喜交替。在這裏,讀者只能盡可能地欣賞全詩。現在,我只舉兩個微妙的例子:低調寫作和高調,快樂寫作和悲傷。比如女詩人自稱老太婆,把她比作受傷的困獸。當然,她提出的是“哀敵必勝”的策略,但這種不避醜不避奇的低調態度,本質上是把迫害者放在審判的位子上;第二個例子是,兒子被捕後,“天高雲淡,屋空無人煙”,但毫無怨言的孤獨感卻被夏日窗外樹蔭的沙沙聲所烘托,這是眾所周知的詩人“喜景寫悲”的具體應用。阿赫馬托娃在這方面更勝壹籌。她悼念帕斯捷爾納克的詩,用這種方法得到了肯定的寫法。她寫道,五月的時候,城裏的紫椴樹瘋了,樹上會無緣無故地開滿花(大意如此),壹下子把讀者帶入了哀悼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