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寫於1927年夏,當時政局動蕩。《雨巷》中狹窄陰郁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孤獨旅人,傷心如丁香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比喻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斷斷續續的希望。這些意象同構成壹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了作者迷茫、悲傷、期待的心情,給人壹種朦朧而深邃的美感。
原詩
雨巷於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徘徊在漫漫,
漫長而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遇見。
壹個丁香壹樣的女孩,有壹顆悲傷的心。
她有紫丁香的顏色,
丁香般的香味,
像丁香壹樣悲傷,
雨中愁,愁仿徨;
她撐著油紙傘,徘徊在這寂寞的雨巷。
像我壹樣,像我壹樣
在沈默中
寒冷、悲傷和憂郁。她悄悄地走近,
走近,並投下壹口氣。
她像夢壹樣飄過,
像夢壹樣悲傷迷茫。像夢壹樣漂浮
壹片丁香花田,這個女孩從我身邊飄過;
她默默地走開了,遠遠地,走向腐朽的圍墻。
走過這條下雨的小路。在雨的哀歌中,
褪去她的顏色,驅散她的芬芳,
消失了,甚至她嘆息的眼睛,
丁香憂郁。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很長很長很孤獨的雨巷裏,
我希望飄過壹個像丁香壹樣悲傷的女孩。
讓我們做剩下的。這麽說不累。
但是說起來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