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欄桿拍”出自辛棄疾《水龍隱》,宋代王碧芝在《瀘水燕子譚錄》中記載,“與世不和”的劉夢潔,常常在欄桿旁靜立,思索世事,獨自嘆息,或用手拍欄桿。有壹首詩是這樣說的,“四十年懷念讀書,幾度醉酒,拍欄桿。”所以“拍遍欄桿”往往是指拍打欄桿,以發泄難以言說的壓抑。筆者認為,創作辛棄疾雕像最恰當的題目是“拍遍欄桿”。在詩人拍欄桿的震耳欲聾的聲音中,我們讀出了辛棄疾真實的復雜感情:不滿、怨恨、焦慮、懊惱、急躁、等待、期待...
這篇文章是壹篇傳記文章。作者塑造了壹個全能而命運多舛的愛國詩人辛棄疾形象,揭示了辛棄疾是如何從壹個愛國者成為壹個愛國詩人的,以及為什麽。
文章第壹段是對全文的總結,告訴讀者全文要探討的是辛棄疾如何從壹個愛國者成為壹個愛國詩人,這個過程如何決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獨特性和獨特地位。作者首先把辛棄疾放在中國的歷史背景中,把握他“以武起家,終以文為業”的特點,突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獨特性和獨特性。
文章的主體部分是由對辛棄疾生平的介紹和對其詩歌創作的評價交織而成。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生平經歷時,主要集中在他的以下經歷:
壹個是他的職業經歷。這個介紹充滿了魔幻的色彩。他壹個人追殺偷璽的賊,壹個人橫刀躍入敵營,活捉了叛軍將領,才從壹個血性勇猛的武士手中解脫出來。中國歷史上有誰是有這種能力的大作家?
二是他的為官經歷。作者用數據對此進行了介紹:“他作為南宋的臣民生活了45年,卻閑了近20年,在這20多年的間歇使用中,他被頻繁調動了37次。”作者客觀分析了辛棄疾南歸後不受朝廷喜歡的原因:
第壹,他太愛國家,太愛人民,太愛朝廷,所以朝廷怕他,煩他,避用他;
其次,他工作很努力,是個工作狂,所以招來很多讒言,甚至說他獨裁有罪,皇帝用了就棄他而去;
第三,他愛出主意。45年來,他不停地讀書,嘮叨,要求殺賊,收復失地。這怎麽能不得罪主公和茍安朝廷呢?辛棄疾的這些特點,在今天都是優點,是很大的優點,但在當時的朝廷看來,都成了討厭的缺點,不能容忍的缺點。於是他只能敲打欄桿,吟詩來表達自己的仇恨。
第三是他的心路歷程。從壹個戰地英雄對軍營的向往,到壹個遊子對蒼天的追問,從“缺金未圓,山河破碎”的心病,到“辛苦了,苦了,總苦了,辛苦了”的內心痛苦,有悲壯的吶喊,有遺憾的嘆息,有無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生平經歷時,引用了他的八句話,幾乎都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這些話的時候,既沒有引用,也沒有詳細鑒賞,而是對人物的命運做了精準的評論。作者首先評價辛棄疾從當兵到棄軍寫作的無奈:“回到南方後,他立刻失去了鋼刀劍,只剩下壹只羊毛軟筆,再也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奔跑,血濺戰袍,卻只能在紙上寫下龍蛇落淚,留給歷史的是悲壯的吶喊、惋惜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有“鋼刀劍”和“羊毛軟筆”的對比,有“沖上戰場”和“寫龍蛇”的對比。我們也通過“只剩”“淚灑”等詞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對詩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從歌詞內容和讀者感受的角度進行評論。引用《破陣》時,作者說“感覺到壹種凜然的殺氣和磅礴之勢”;作者在引用水的時候說,“辛棄疾在這裏發出的是壹聲悲鳴”;在引用《菩薩蠻》時,作者解釋說“他只有壹個心病:缺金,月未圓,山河破碎,心不安”;在引用《永遇樂》時,作者提醒讀者辛棄疾是在“笑自己的名字”;在引用《摸魚》時,作者感慨道,“今天,當我們讀到它的時候,每壹個字都是震撼人心的,讓妳覺得是壹滴血,還是壹行淚”;引用《水調歌頭》告訴我們辛棄疾是在“咀嚼他的孤獨”;在引用《兩個醜奴》時,似乎是在說詞的風格,依然透露出辛詞“在淡淡的藝術美中,卻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和人生哲理”的特點。幾句話壹針見血。
文章主體部分巧妙地融合了人物自身的命運、作品、作者的閱讀感受和評論,讀起來趣味橫生。
在文章的最後壹部分,也就是最後壹節,作者指出了題目之所以是“拍欄桿滿身”的原因,回應了開頭,揭示了辛棄疾從壹個愛國者成熟為“壹聲好嘆”的愛國詩人的原因。
這壹段的評論很生動。辛棄疾在詞學領域的成功,完全是靠他所謂的“九蒸九曬”、“煮炒”、“錘煉”來“逼”出來的。歷史的“歪打正著”毀滅了壹個英勇的戰士,卻成就了壹個永恒的詩人。
這是壹篇充滿陽剛之氣的傳記散文,寫作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壹,聯想有錢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學大師的心路歷程。光有史料和作者本人的作品是不夠的,還要有大膽的聯想和想象。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這種情況。或者由辛棄疾的事跡,想到他的歌詞;或者通過他的文字,想到他的時代,他的事跡和內心世界等等。
比如第三段簡述了辛棄疾重返南方的經歷後,我想起他的“破鬥士”和“水龍隱”兩句話,引用並評論,表現了壹個渴望重返沙場,殺賊盜匪,但壯誌難酬的愛國將領悲憤的形象。那麽,我自然想到壹個問題:辛棄疾為什麽回南後不受朝廷喜歡?作者引用辛棄疾自己的話,勾勒出他的事跡和朝廷心態,揭開了其中的玄機。這就是他太愛國,老百姓太愛國,朝廷太愛國,壹有機會就隨時準備沖在前面,讓主和勾安的朝廷不爽,造成詆毀,皇帝就要嫌棄他。再比如,“棄病”這個名字,就和他憂國憂民的心病以及表達這種憂國憂民的詩詞聯系在壹起。總之,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展現了辛棄疾從壹個愛國者到愛國詩人的心路歷程。
第二,評價和傳承
梁衡的大部分人物散文都是關於傑出人物和鬼魂的。大部分都是在宇宙中赫赫有名、家喻戶曉的偉人,也有震驚世界、代代相傳的文人。然而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卻從作者的筆下活了過來。在梁衡的散文中,情理並重,他所寫的人物是在千百年來已有結論的基礎上重新評價的,而且這種評價不是千篇壹律的。人們都承認辛棄疾是壹位偉大的詩人,但梁衡是第壹個能從他的身世到他的事業發展史來判斷辛棄疾的詞和人“在文人中的獨特性和歷史上的獨特地位”的人。作者還以郭沫若評論陳毅“將軍是詩人”,以及“詩人是軍人,軍人是政治人”來評論辛棄疾。說辛棄疾是“詩人”或“戰士”是壹般人的判斷,說辛棄疾是“政治家”則是梁衡的獨到見解。梁衡說,“他的話是政治的大磨盤之間磨出來的豆漿汁。他受武、文之治,始終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飽受被利用或被拋棄之苦。”作者還將辛棄疾的政治與陶淵明、白居易的政治進行了比較,顯示了辛棄疾在政治上的投入和熱情。他能從人性深處重新詮釋壹個人物。在文章的最後壹段,作者在分析辛棄疾走上詩歌創作道路的必然性時,做了這樣壹段生動的點評:“九蒸九煎,百煉而成。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邪的鬥爭,愛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鑄造,藝術的升華,文字的跳動,都在他的胸中,在他的腦海裏,如地殼中巖漿的翻滾和膨脹,震蕩的堆積。既然這種能量不能轉化為刀槍之力,不能轉化為施政之策,那就只能註入詩歌,轉化為詩歌。他本不想當詩人,但軍政道路不通,歷史逼著他當詩人。最後他被栽培了,嘆了口氣,也是個好字。”著名作家梁在談到壹本散文集時說:“我深信對歷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寫的以上幾章更深刻、更全面。他後來的出版物《最後壹個有罪的英雄》、《尋找渡口》、《尋找渡口及渡往何處》、《拍遍鐵路》都證明了這壹點。他的思想壹遊向更遠的歷史,壹與那些歷史時期的人物進行公開對話,就變成了火花。文字有時充滿激情;有時嘆息;有時會提問;有時候調侃,外表老大張揚……”
壹般來說,與政治密切相關的事件和人物,寫“思想”比寫“美”容易。通病比較嚴重,不太活潑。梁衡在這方面有很大突破,使“思想與美感”和諧統壹。他就像壹個烹飪大師,只有做出“色、香、味、形”才會滿意。他的評論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幹巴巴的教條,而是生動而富有美感的。比如“回到南方後,他立刻失去了鋼刀劍,只剩下壹支羊毛軟筆,再也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奔跑,血濺戰袍,只能拂去龍蛇,淚灑紙上”;像“辛棄疾”這樣的詞,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刀刀刻的。他將永遠作為戰場英雄和愛國將領留在歷史和他自己的詩中”;還有“問天如屈,怒而顛如工。他臨江,望長安,攀危樓,拍欄桿,只能落淚”。這些文字多麽美好,讀來讓人心酸。
第三,善用對比
對比是作家常用的藝術手法之壹,梁衡也不例外。在這篇文章中,他在許多地方使用了對比,使人物更加生動和突出。第壹個對比是破陣語錄後,作者先與嶽飛的滿江紅比較,認為只有滿江紅能與之匹敵,再與杜甫的“先射馬,先捉賊,先捉王”和陸侖的“且吾追之,馬輕負重,弓劍負雪”,認為“這些都是場邊的想象、表達和描寫”。第二個對比是把他和陶淵明、白居易的從政經歷做對比。他認為辛棄疾“對待政治”,“不像陶淵明那樣涉獵,則不染政治;不像白居易,在位時間長,亦政亦文。”因為“他有壹顆放不下,關不住的心,比天還大,比天還熱;他有力氣早練,憋不住,練不完。”他“不在乎‘五鬥米’,不怕讒言傾瀉。”所以“每當局勢起起伏伏,他就忙,起起伏伏,大進大退。”第三個比較是比較辛棄疾的豪放和蘇東坡的豪放。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在文學史上,人們把“蘇辛”並稱為“豪放派”,但梁衡卻看到了同中有異。他認為:“蘇的豪放只止於‘壹去不復返’之境,山水之闊也。”因為“蘇處於北宋盛世,沒有民族仇恨和復興來提煉他的詞魂,也沒有胡和金閣明來壯大他的詞力”。而“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事件(包括社會、民族、軍事矛盾)擠壓、扭曲、扭曲、焚燒、毆打,才能獲得符合歷史潮流的感覺,才能成為正義的化身。詩歌也是,只會飛,會燒,會爆,會充耳不聞”,辛棄疾的詩就是這樣的詩。第四個對比是將辛棄疾的婉約詞與柳永、李清照的婉約詞進行對比。他認為“劉與李的深情與惆悵只止於‘牽手含淚相視’與‘梧桐細雨’,而辛筆下的婉約悲愴之筆,則在淡淡的藝術美中蘊含著深刻的政治與人生哲理”。這些都是很有見地很精辟的話。
這些比較包括作品內容的比較、人物經歷的比較和作品風格的比較。這些比較的對象看似相似,但也有壹些不同。能看出異同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有人曾稱梁衡為“苦吟派”。如何“哀嘆”?梁衡透露:《拍遍欄桿》已經寫了三年了。“找壹個渡口,找壹個渡口,往哪裏渡?寫了6年,周恩來前後20年了。”從20多年前他的文章《晉祠》被選入中學課本開始,就有了《夏感》和《找渡口,找渡口,往哪裏渡?其他作品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現在《把欄桿拍個遍》被選為教材。據說他是在世作家中選得最多的教材。為什麽要“哀嘆”呢?主要是自己逼的,因為他對散文創作的要求是“背”,就是寫出來的東西是給人背的。1200年前的杜甫說“言不驚人死不休”。梁衡按他的意思是這樣說的:話不驚人死不休,沒有新意就不拍。寫書要傳世,做事要史無前例。
泰山:說到寫泰山的文章,最著名的是李健吾先生寫的《雨中泰山》。我依稀記得李老師的文章詳細描述了泰山的人文景觀,遊記寫得很清楚。但讀梁衡的《泰山-人與天談》又覺得新鮮,仿佛他從本質上從未認識過泰山,現在卻突然被作者推到了岱嶽之巔。這種感覺完全是因為作者出乎意料的慷慨。作者壹改傳統的遊記散文的寫作風格,而是直上山頂,仰視蒼穹,與天人對話,坦陳泰山的雄偉,表達生命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