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高校端午節策劃方案

高校端午節策劃方案

為了保證活動的科學有序,通常需要事先制定壹個完整的活動計劃,這是綜合考慮活動的相關因素後做出的書面計劃。制定活動計劃要註意哪些問題?以下是我收集的大學端午節策劃方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大學端午節策劃方案1壹、活動目的:

帶領我院全體學生歡度中國節,陶冶中國心,讓我們的學生以快樂、體驗式的方式體驗端午節,親近中國文化,激發中國夢。

二、活動主題:

我的端午節,我的中國夢。

三、活動時間:

9,xx,xx-12,xx。

四。目標受眾:

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學院全體學生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1.以“端午之思”為主題的詩歌朗誦

通過“端午思”主題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認識到我們正在消失的經典文化,積極保護我們的經典文化並進行思考。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得更好。

2.端午節知識問答

我們準備收集壹些關於端午節的常識,做成壹份很好的宣傳報紙,張貼在我們學校各個宿舍門口的信息欄裏,以班級為單位發放,讓同學們過壹個端午節,過壹個有趣又有知識的端午節。以競賽的方式問答關於端午節的問題,答對最多問題的人將獲得獎品——粽子壹個,精美香囊壹個。

不及物動詞活動要求:

1,堅持大眾。各班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同學的原則,精心設計學生願意參與、易於參與的端午節特色活動,確保活動紮實開展,努力把我院全體學生引向活動,提升“我的端午節,我的中國夢”主題活動的影響力;

2.突出文化。端午節是中國的特色文化,有獨特的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和掛香囊。同時,端午節也是紀念屈原和秋瑾等祖先的特殊日子。要用端午節紀念祖先,傳承民族精神。

3.註意宣傳。通過活動展板、新聞稿、微博、貼吧、飛行平臺等多種方式,大力普及端午節知識,廣泛宣傳活動,營造濃郁的端午節氛圍,使“我們的節日”主題在全院家喻戶曉。最後,要及時收集發布活動的照片。

七。活動推廣:

1.展板宣傳:宣傳部於xx月8日制作了宣傳展板;

2.微博宣傳:學院學生會辦公室通過學院官方微博及時發布和宣傳活動進程;

3.貼吧宣傳:貼吧在全校推廣端午節文化;

4.飛信平臺推廣;我院團委辦公室利用我院特色飛信平臺,在全院範圍內進行活動過程的前期宣傳和實時播報。

中國端午節習俗歷史悠久,傳承涉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端午節習俗文化圈。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端午節習俗的異同,是歷史上民間文化交流和影響造成的。我們不僅要探究它的起源,還要研究它的傳承對各國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韓國江陵的端午節不僅是韓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韓國將來自中國的端午節習俗本土化,使之成為韓國民族文化遺產的壹部分,受到重視和保護。這個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中國各地仍流傳著賽龍舟的習俗。如果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得到妥善保護,那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端午節歷史悠久,意義深遠。舉辦端午節活動不僅有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

壹.活動的主題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節、五月節、艾節、端午節、重午節、午節、夏節。雖然名字不壹樣,但是各地人的習俗都是壹樣的。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老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掛鐘造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百病遊,戴香囊。

二、事件的背景

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的詩篇已經深入人心。傳統節日目前正在衰落,大學生也逐漸淡忘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得到妥善保護,紀念端午節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三、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為進壹步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應對大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等思想教育。這樣的活動使大學生對祖國的傳統節日更加了解,更加熱愛,為自己的傳統節日做準備,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活動內容

地點:xx教室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晚7點。

活動負責人:全班班委

參加人數:44人(全班44人)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流程

(壹)端午節浪漫的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學習。)

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只要能說出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和習俗,並以抽獎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還可以回答以下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麽節日?(端午節)

2.妳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

3.學生們生動地講述了端午節的起源等等。

(2)外國學生談論他們家鄉慶祝端午節的習俗。(班上四個外國學生)

(3)做壹個香包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戴香包是端午節的習俗之壹。在那壹天,孩子們把媽媽做的各種香包掛在脖子上,這讓他們很開心。今天,我們將制作自己的香包,看看誰的手最靈巧,誰的香包最漂亮。把自己的香包送給老師或同學。

活動前的準備:

1,材料:破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線);

2.工具:剪刀、針、縫紉線;

3.把抹布畫成他們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子、動物等。

4.切兩塊相對的;

5.練習:

(1)用線從後面縫三邊,留下壹邊。

(2)翻過來,塞上中藥店買的沾了香辛料粉的棉花。

(3)縫最後壹面,然後加長繩子做裝飾。

學生開始制作香包,然後比較它們。

(4)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妳們有人知道端午節是什麽嗎?我不知道。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的節日。這位詩人寫了許多贊美端午節的詩。讓我們請每壹組表演並朗誦詩歌。(各隊自行準備,表格可自行創建。)

(5)觀看以賽龍舟慶祝端午節的電影或短片。

(主持人):同學們,妳們看過龍舟賽嗎?賽龍舟不僅是壹項傳統的慶祝活動,也是壹項體育賽事!端午節源於詩人屈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鄉親們用響亮的鑼鼓聲嚇跑了河裏的魚蝦,同時把粽子扔到河裏餵它們,防止它們啄食屈原的屍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余米,飾有龍頭、龍尾,船身特別雕刻有阿林形圖案,妙不可言,栩栩如生;每艘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他們並排而坐,在船頭鼓手和船尾舵手的指引下,以及圍觀者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讓我們加入這個行列。(播放壹部慶祝端午節的電影或短片。)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視頻,妳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選手們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不及物動詞預算

香包材料和工具:xx元。

其他備用費用:xx元。

七。活動中的註意事項和安全

1,謹慎使用剪刀、針等工具;

2.認真聽主持人安排的活動;

3.活動前,每個學生要對端午節的知識有壹個初步的了解(通過查資料);

4.保持場地整潔,活動結束後做好相應的清潔工作。

大學端午節策劃方案三壹、活動主題

粽子喜歡端午節。

第二,時間

20xx,xx,xx,17: 30-21: 00。

第三,位置

3號報告廳。

四。組織者

Xx數學與應用數學課件。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的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古老習俗。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可以進壹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普及端午節的知識,加深對端午節和其他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為端午節增光添彩。

不及物動詞活動的特點

活動生動有趣,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融合了對國情的熱愛,對師生關系的熱愛,對友誼的熱愛。表達對我傳統節日的喜愛和支持,祝大家節日快樂。

七。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1,舉辦關於端午節的展板,普及端午節知識。

2.舉辦餃子制作比賽和香包比賽。學生可以自願參加。

3.舉行晚會慶祝端午節。演出由學生報名,經過篩選和報名後才能上演。形式不限。晚會主要是文藝節目,可以用各種熱鬧氣氛的道具和橫幅,也可以用互動節目。派對上可以拍攝照片和視頻,記錄下這壹刻。晚會結束後,相關文藝內容可以編輯成書,在部門雜誌上發表。

八、創造性闡述

1.特色統壹:端午節活躍有趣。包粽子和香包的比賽起源於端午節吃粽子和戴香包的習俗,沿襲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晚會節目形式不限,歌曲、舞蹈、朗誦、相聲小品、樂器表演等。是主題,內容是新鮮和令人振奮的。服裝、飾品、鞋子等方面都可以表現出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慶氣氛。

2.增強互動性:包粽子、做香包具有節日意義,學生自願參與、主動做,互動性強。晚會主要以節目單為主。先報固定節目和表演者,晚會上穿插幾個互動節目,比如端午節的競猜,端午節的故事等等。

3.擴大參與:邀請壹些知名人士參加,比如老師、學生會幹部、組長、朋友,也就是特邀嘉賓。

4.豐富的欣賞:所有節目將本著“自願、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篩選,參賽學生可自願上臺,調動活動氣氛。要認真審核節目參與人員和節目名單,固定節目數量控制在20個左右。有些自己有節目天賦的同學,可以有壹個展示才華的機會。個人表演和團體表演都可以。

九。活動流程

1.宣傳委員會組織壹些學生在活動前設立了壹個生動的主題展板,帶領大家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2.在聚會開始前舉行壹場包餃子和香包的比賽。使學生進壹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興趣,在比賽中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①準備粽子葉、糯米、蜜棗等。並組織學生進行15分鐘限時包粽子大賽。時間由主持人統計,選出在規定時間內包得最好最多的粽子的同學贈送活動小禮物。

(2)準備好抹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線)、剪刀、針、縫紉線,選出8名同學在15分鐘內進行香包制作比賽。主持人和其他學生將選出最有技巧的香包,並分發小禮物。參加比賽的學生可以帶走他們制作的香包作為本次活動的紀念品。

3.端午節晚會。

班長為晚會做了講話,並宣布晚會開始。

②晚會正式開始(具體內容略)。

主持人宣布整個晚會結束。

(4)邀請嘉賓評價本次活動的舉辦。

X.活動的組織

1.活動總策劃及負責人:xx。

2.管理賬戶:xx。

3.節目組:xx。

4.後勤保障組:xx。

5.宣傳組:xx。

6.安全禮儀組:xx。

XI。各任務組的主要工作安排

1.活動總策劃兼負責人:負責確定活動邀請的嘉賓,並及時發出邀請函。負責活動負責人的會議安排,邀請嘉賓代表對晚會進行評價,將所有嘉賓安排在前兩排,成為活動的主角。

2.管理賬戶:負責采購商品的登記和賬戶管理。

3.活動組:所有活動將以“新穎、有趣、多樣”為原則,在主題、內容、質量上下功夫,確保活動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使整個活動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1)負責活動的程序組織和保證。指定節目數量並安排演出順序,監督指導節目安排。

②活動時間預測。每個節目,每個板塊,整個活動需要多長時間?

(3)負責活動彩排和正式演出的整體策劃和實施。

(4)負責中場互動節目的策劃安排。

4.後勤保障組: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高水平、高質量地做好活動的後勤保障工作。

(1)負責收取班費,購買活動所需物品,購買物品時索要發票,回來登記報銷。

②負責準備服務項目(杯子、茶水等。)活動當天在會場,接待特邀嘉賓。準備垃圾袋(箱),監督和維護場地衛生,負責慶典結束後的場地清潔。

5.宣傳組:善用各種方式宣傳活動內外。

負責相關文件和程序的制作和分發。

(2)負責撰寫主題文字,制作橫幅、標語、展板。

(3)負責安排班級媒體攝影和錄像留念。負責活動的完整記錄。

6、安全禮儀組:

(壹)負責活動安全和突發事件的處理,維護觀眾秩序。

(2)負責禮儀團隊人員工作的安排,搞好服務活動。

(3)負責組織活動前後的學生和觀眾。

大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4壹、活動背景: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壹個傳統節日——端午節。“段”字有“初”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第五天”。根據歷法,五月是“午”月,於是“端午”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節”。《燕京歲時年譜》記載:“五月初五為五月初五,亦蓋字之音譯。”慶祝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壹個習慣。同時,端午節是壹個可以和親朋好友壹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期間可以舉辦很多活動。今天,端午節仍然是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節日。

二、活動主題:

我的端午節,我做主,給自己端午最好的禮物。

三、事件發生的日期:

6月x日,也就是農歷五月初四。

四。地點:

Xx大學北校區中山公園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的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壹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記住屈原這位能歌善舞的愛國詩人。同時,通過這個活動,中心成員之間可以增進感情,讓妳的兄弟姐妹(尤其是不能回家與家人共度端午節的兄弟姐妹)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和家的氛圍。讓每壹個參加活動的人都過壹個難忘又有意義的溫暖節日。

不及物動詞活動: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用展板展示在活動場地)

(1)端午節的由來;

(2)端午節的意義;

(3)全國各地或國外的端午節習俗;

2、餃子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精、餃子、湯圓。

方法:

(1).將粽子葉折成漏鬥狀。

(2)將適量糯米、去皮綠豆、肉末放入漏鬥狀的葉子中。

(3)用拇指和食指按壓稻葉兩側,將較長的稻葉按成三角形。

(4)將樹葉包好,用準備好的繩子紮緊。

(5)、烹飪。

具體流程:

(1)前期準備:聯系委員會,借鍋、借竈,準備做粽子需要的材料;

(2)參賽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前往粽子制作現場,自己制作粽子,每人限壹個。(本環節將進行包餃子大賽,每組65,438+00人。包餃子和烹飪最快的人將獲勝,並將有獎品。考慮到工作人員數量有限,壹次限3-5組);

(3)包好粽子後,在登記臺登記,寫下粽子主人的名字(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要送的人),並留下聯系方式(方便煮好粽子後聯系相關人員到現場領取);

(4)下午特定時間自己拿粽子。

七、註意事項:

1,端午節需要的物資壹定要提前準備好;

2.為確保活動順利有序進行,在活動開始前做好分區(註冊區、操作區、展示區、接送區);

3.註冊時要註意,把名字和粽子固定在壹起要註意:

(1)姓名不能混淆;

(2)名稱固定。最好用長線把名字綁在粽子上。炒菜時,名字留在鍋外,不能沾水。

4.拿粽子的時候,可能人很多,容易混淆。將粽子按主人姓名分類,按漢語拼音排序(A區,B區,C區...),並組織人員到相應區域接機;

5.參與者不限。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夏歷的五月初五。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

大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5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夏歷的五月初五。

地點:

妳可以在自己家裏做

活動目的: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通過端午節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壹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記住屈原這位能歌善舞的愛國詩人。端午節也是和家人團聚,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活動內容:

這些活動是基於端午節的習俗。

1.龍舟比賽在端午節非常受歡迎,它也有許多不同的含義。

有的是紀念屈原的寓意,有的是紀念秋瑾的寓意,但無論如何,端午節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端午節賽龍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比賽,和親朋好友壹起看刺激緊張的比賽也是不錯的。

2.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的味道就不用說了。

是的,非常好吃。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我們可以借端午節的機會向老壹輩的爺爺奶奶學習。也許第壹次做的粽子不是最好吃的,但這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壹定是最好吃的。煮粽子的時候,有煮雞蛋、鴨蛋、鵝蛋的習俗。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種,南北方口味不壹樣。粽子的形狀也千差萬別,但這些都是人發明的。作為壹個想象力豐富的中學生,我們還可以發明粽子的味道和形狀,我相信這是非常有趣的。

3.端午節我們應該戴香包。我們還不如在端午節前夕買或者自己做。

為家人制作香包。在南方的壹些城市,香囊被用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我們可以給家人送香包,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感謝他們平日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