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代詩歌中“春”的意象

古代詩歌中“春”的意象

古典詩詞裏有很多前代詩人用過的詞。由於歷史的積澱,這些詞語影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形成了意象。詩人司空圖說:“意象出,自然奇。”胡應裏在《詩品》中也說:“古詩詞之美,在於求象。”由此可見,意象是詩歌藝術的靈魂,是詩人情感的焦點。因此,在欣賞詩歌時,我們必須熟悉常見的意象,理解它們的含義,這樣有助於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有:

“折柳”,因“柳”與“留”諧音,古詩詞中的“柳”寓意希望對方留下來。《詩經》裏有壹句“我曾去,楊柳依依”。古人送別時,常以折柳來表達離別的深情。這種習俗始於漢代,盛於唐代。漢代有壹種曲子叫《折柳》,以奏的形式表達送別之情。隋佚名《送別》詩:“柳綠垂地,花滿天飛。柳條斷了,花在飛。請問行人會不會回來?”唐代安的巴陵橋是當時人們前往全國各地時離開長安的必經之地,而巴陵橋兩側楊柳掩映,成為古人折柳送別的名地,如“年年柳葉,巴陵傷別”再比如“誰想家不起?”大約是今晚聽到《斷柳》的曲調,誰想不起來思念家鄉的心情?

布谷鳥,俗稱杜鵑,又名紫歸、杜宇、斷腸鳥,是蒼涼、悲傷的象征。春夏時節,布谷鳥整夜啼叫,烏鴉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的各種感受。杜鵑花的口腔上皮和舌頭是紅色的,古人認為它充滿了血。恰好杜鵑花唱歌的時候,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當人們看到杜鵑花是如此鮮紅的時候,他們說杜鵑花在流血。正如唐代詩人程所寫:“杜鵑鳥,怨何功?疑是口中有血,滴在枝上成花。”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杜甫常常與苦澀聯系在壹起。李白《蜀道難》詩雲:“來兮杜鵑啼,愁空山。”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布谷鳥的血泣,猿猴的嗚咽。”布谷鳥的啼聲就像在說“回家不如回家”,它的啼聲很容易觸動人的思鄉之情。

“冰雪”,古人常用其晶瑩潔白來比喻心靈的忠誠和高尚的品格。王昌齡《芙蓉客棧與辛棄疾別》:“洛陽親友若相問,玉壺裏壹片冰心。”冰心是壹個高尚的心靈。古人常以“清如玉壺冰”比喻壹個人光明磊落的胸懷。又比如張孝祥的《念奴嬌》,說“妳要思念山海經年,妳要孤獨壹人,妳的肝肺被冰雪覆蓋”。

“月”,空靈、清明、高潔,鑄就了中國眾多古詩的熱血與靈魂,見證了歷史的悲涼,演繹了人生的告別,渲染了離別的情懷,傾訴了閨閣的辛酸,襯托了劫後的蒼涼,感悟了人生的哲理。比如李漁的《幼美》中“小樓昨夜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明”,詩人望月思鄉,寫的是亡國之君特有的痛苦;李白的靜夜詩:“仰頭望去,發現是月色,再往下沈,我忽然想起了家”;張九齡的《月滿滄海,天涯此時* * *》反映了詩人對月亮的思念,對朋友的思念,對祖國的懷念。

“南浦”和“長汀”,在中國的古詩中,南浦和長汀都是送行的隱喻。南浦是壹個臨水而別的地方。江淹《別賦》:“春草碧,春水滔滔,送妳南浦好難過!”古人的臨水送別,不僅僅是在南浦,因為長期的民族文化,南浦已經成為臨水送別之地的專名。亭子是路邊壹個古老的大廳,供人們休息。庾信《哀江南賦》雲:“十裏五裏,路邊亭。”解釋每十英裏有壹個長亭,每五英裏有壹個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而悲,長汀已晚。”顯然,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亭子已經成為陸地上的告別之地。

“浮雲”、“春草(芳草)”有遠離思想的飄零之意,“浮雲”出自中國古詩“浮雲遮望天,飄零人不理反。”《春草(芳草)》出自楚辭?招隱士“王不歸,春草悲。”比如杜甫的李白之夢,這壹整天飄過天空的雲,可能就像遊子壹樣,再也回不來了,秦觀的“哀草憶王孫,柳外樓高在天。”類似的意象還有《夕陽》《草地》。蘇軾的《蝶戀花》:“枝上吹柳少,天涯無芳草”還有壹個出處,就是屈原《離騷》中靈魂的寄語,“何處無芳草,何以有鄉愁。”是指實現美好理想的地方。

“梧桐”“芭蕉”多在古典詩詞中表達孤獨、悲傷、辛酸。古語有雲“壹葉落知人間秋”,指的是梧桐葉落。用梧桐寫悲秋,象征蒼涼悲傷,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瀟瀟,黃昏滴水。這壹次,第壹個字是‘擔心’。”李漁《暗夜驚魂》“孤梧桐,深院鎖清秋。”可見梧桐永遠離不開悲傷。民樂合奏《雨打芭蕉》享譽海內外,聲音悲涼清亮,聽著都是動情的。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雨打芭蕉”和“夜雨梧桐”壹樣悲傷。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秋天遠離人心,香蕉豎,不下雨。”即使不下雨,風也吹芭蕉的葉子,吹出冷空氣。

“梅花”和“松柏”在詠梅早期詩歌中沒有明顯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經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征。唐詩中有壹句“壹場雪相似,獨不知。”“符陸友?詠梅:“散成泥,碾成灰,唯有芬芳依舊。"詩中的梅花都顯示出壹種高尚的品格. "松柏”出自《論語》?子涵:“當妳冷的時候,妳會知道松柏,然後調整它。“後人常用松柏來象征孤獨、挺拔、耐寒的性格。比如劉禹錫的《我要去汝州,我要給李相公留言》:“後來富貴已褪,寒松翠柏猶在。"

《詩經·蟋蟀》?黑暗之風?七月蟋蟀的活動有詳細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於,九月在屋,十月蟋蟀入我床。”蟋蟀的鳴聲類似織布機的聲音,季節又是深秋,所以聯想到推廣人紡織,準備冬裝,甚至缺招人。蛐蛐又叫“促織”,如姜夔的《齊天樂》:“哀聲似怨,思女無眠,欲尋機會。瞿瞿平山,夜涼我壹個人很動情。”我寫的是壹個女人聽到蛐蛐聲後思念遠方的人的憂郁。類似的意象還有“鷓鴣”等。

“寒蟬”,蟬是短暫的,經過壹些秋雨,剩下的只是幾聲呻吟,所以蟬是悲傷的代名詞。“寒蟬悲鳴,亭已晚,陣雨始歇”,醞釀著足以感動離別的氣氛。但古人認為蟬吃風喝露是高貴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蟬的高貴來表達自己高貴的品格。王的《聽蟬的政治犯》說:“不是秋風不近人情。”就是用蟬比喻品德高尚。

“猿啼”在詩歌中往往象征著壹種悲傷的感情。如老杜《登高》:“廣天疾風,猿啼。”李道元《水經註》?在姜水,漁父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觸衣。”李端《送客贈巴江夜猿》:“巴水遠,哭猿傷客情。”他們都是借助類人猿來表達這種悲傷的情緒。

“關山月”,關山是指關塞山和關塞河。邊塞詩中經常出現“關山”和“月亮”。《樂府解難》:“關山月,離開也是難過的。”表現出老公想家,女方想家的感覺。比如陸思道的《從軍》:“不能越山萬裏。誰能坐在芳菲悅的右邊?”王昌齡《遠征》:“秦之月閉於漢,長征人未歸。”

“羌笛”是古代西方的壹種樂器,發出悲傷的聲音。在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羌笛,如岑參的《判官白雪歌治京》:“中國軍隊設宴回禮,並為他演奏蠻族的琵琶、吉他、豎琴。”範仲淹《漁父傲》:“壹杯濁酒家萬裏,冉彥不歡,羌管滿霜。”強弟淒厲的聲音,常常讓招募者落淚。而《孤城》、《玉門關》、《羌笛》往往與夫分有關。如高適的《落霞孤墻邊幾個幸存的守望者》、王之渙的《春風不夠》。

還有泉水,常常和無盡的惆悵聯系在壹起。豎琴代表夫妻和睦,秋風代表疲倦和思鄉,春風代表自滿,流水和落葉代表沮喪,大海代表豪邁,鴻雁代表書信,藍雲代表離別的思念和戰鬥。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古典詩歌中的意象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趣味,詩人經常用它們來表達相似或相通的情感。所以,只有把握好詩歌的意象、主旨、情調、社會意義、感染力,才能真正欣賞到中國的古典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