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是壹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集。
七律長征
現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雲崖暖,大渡橋隨橫鐵索寒。
很高興看到岷山白雪皚皚,綿延數裏,我們的戰士們越過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翻譯:
紅軍不怕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看得很普通。在紅軍眼裏,連綿的五嶽不過是微波波的起伏,而氣勢磅礴的烏蒙山不過是泥丸。
金沙江泛著濁浪,拍著高聳的懸崖,冒著熱氣。大渡河上危橋的橫架正在搖晃著高高懸掛在空中的鐵索,寒意陣陣。更令人欣慰的是,當我們踏上白雪皚皚的岷山時,紅軍跨過之後,每個人都在微笑。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1934 10中國工農紅軍為了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壹路上,紅軍戰士無數次打敗了敵人。他們跋山涉水,跨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烏江天險,跨過赤水河,跨過烏蒙山。
巧渡金沙江,飛越瀘定橋,翻越雪山,穿越草原,最後翻越岷山,經過十壹個省,於1936、10到達陜北,總行程二萬五千多裏,是人類歷史上的壹件大事。
故事背後:
在這首詩的創作、傳播、修改、闡釋和出書過程中,留下了壹些奇聞軼事。1935 9月18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陜甘支隊)離開臘子口,向哈達鋪進發。
途中要翻越終年積雪、綿延30裏、山路陡峭的岷山。那天,毛澤東拄著拐杖和大家壹起爬山。他鼓勵大家說:努力爬,不要停下來,停下來會凍傷的,堅持就是勝利!
下午3點,紅軍成功爬到了山頂。毛澤東仰望西方的天堂,他的情緒高漲。這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爬的最後壹座雪山。翻越岷山後的第三天,即9月20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率部到達甘南小城哈達鋪。
群眾熱烈歡迎紅軍,把它拖進了自己家裏。毛澤東說:“長征壹波三折,不知道成功比困難少多少倍,心情陰郁。過了廬山,豁然開朗,轉到對面去了。”
毛澤東先後寫出了《七律·長征》、《三個十六字令》、《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當時偵察連從哈達鋪郵局繳獲了壹批報紙,包括天津出版的《大公報》。
毛澤東從《大公報》了解到:“陜北幾乎沒有壹個縣不是紅色的”,“陜北有七十萬人是紅色的,其中二十多萬人組織為紅衛兵,兩萬人是紅軍戰士”。“匪軍司令劉誌丹,統率三師”,“槍萬余支”。
本報還有消息稱,徐海東已加入劉誌丹的兩個紅軍。去陜北!經過七次調整變化,紅軍的目標和落腳點終於確定了!
毛澤東突然感到“前途壹片光明”,“豁然開朗”,寫下了上述詩句。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20日至29日之間。為什麽後來出版的《毛澤東詩集》將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標註為6月1935?
這是因為按照慣例,詩詞篇幅較短,寫作時間以修改定稿時間為準。對於小說、論文等長篇文章,往往會在文末標註“初稿”、“二稿”、“修改定稿”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