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意大利語:Le quattro stagioni)是意大利音樂家安東尼奧·維瓦爾迪於1723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壹。第壹樂章《春》是壹首輕快悅耳的旋律,使人想起郁郁蔥蔥的清新的春天。
這四首協奏曲都配有壹首十四行詩。作者不詳(所以有人認為是作曲家原創)。以下是《春之樂章》所附十四行詩的中譯本:
快板
春天降臨大地,
鳥兒在歌唱,
微風吹過,
小溪輕聲細語。
天空很快被黑暗籠罩,
雷電宣布暴風雨的前奏;
風雨過境,鳥語花香又起
演奏和諧的樂章。
緩慢的
在青草鮮美的草原上,
枝葉沙沙作響,交頭接耳;
牧羊人安詳地打盹,慵懶的夏狗在他腳邊睡著了。
快板
當春天降臨大地時,
仙女和牧羊人跟隨風笛悅耳的旋律。
在他們的草原上跳舞。
2.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鋼琴獨奏《春之歌》
《寂靜之歌》(德語:Lieder Ohnewote)是浪漫主義作曲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創作的八卷四十八首鋼琴獨奏。這八卷是在他生命的不同時期寫的,目的是讓業余鋼琴家能夠演奏。當時鋼琴越來越普及,逐漸成為很多家庭的重心。
這些鋼琴曲是浪漫主義音樂流派的壹部分,其特點是短小狂熱。
第五本書Opus 62寫於公元1844年。第六首曲子是壹首主要的“春之歌”,是最著名的無字歌曲之壹。
3.愛德華·葛利格的鋼琴小品《致春天》
愛德華·葛利格出生在卑爾根,他的祖先是蘇格蘭人。他有民主愛國的傾向。他的作品大多取材於風俗生活、北歐民間傳說、文學作品或自然風光。他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挪威國家音樂學院的人物。
鋼琴抒情小品《致春天》選自挪威作曲家格裏格1884作曲的《抒情小品第三集》(op43)的最後壹首歌,描繪了大地復蘇、生機勃勃的美好春天。
4.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管弦樂《春天華爾茲之聲》
約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勞斯(德語:約翰·施洗者·施特勞斯,1825 10 10月25日-1899 6月3日),因為和他父親同名,通常被稱為約翰·施特勞斯二世或小約翰·施特勞斯,他是壹位奧地利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圓舞曲,如《藍色多瑙河》。
《春之聲圓舞曲》(Op.410)是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管弦樂圓舞曲,也可以由女高音獨唱。創建於1882,工號為410。它最初的德語名字是“frühling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聲音”。
5.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管弦樂《春之祭》
《巴黎春天百貨聖歌》(法語)是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和著名作品。本來是壹部芭蕾舞劇,後來劇本丟了,只剩下了管弦樂配樂。
整首歌曲粗獷,具有濃郁的俄羅斯風格,成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創作的典範。《春之祭》讓後來的作曲家開始思考旋律的結構,這也被認為是斯特拉文斯基久負盛名的關鍵,並徹底改變了音樂設計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