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大概1,建築2,節日3,代表4,服飾5,美術音樂6,自定義政治老師讓打印速度。...

大概1,建築2,節日3,代表4,服飾5,美術音樂6,自定義政治老師讓打印速度。...

節日:

首先,美國

1.元旦

2.林肯的生日

3.聖瓦倫丁節也被稱為“情人節”

4.華盛頓的生日

5.聖帕特裏克節

6.復活節

7 .愚人節

8.母親節

9.烈士紀念日

10.國旗日

11.父親節

12.國慶節

13.勞動節

14.哥倫布日

15.萬聖節前夕

16.萬靈節

17.退伍軍人節

18.感恩節

19.選舉日

20.。清教徒登陸紀念日

21.聖誕節。

第二,丹麥

1,新年

2.懺悔日

3.復活節

4.愚人節

5.勞動節

6.壹系列宗教節日

7.憲法日

第三,德國

1。聖誕日

2。元旦

3。狂歡節

4。復活節

5。國慶節

第四,法國

新聞日報

聖蠟節

愚人節

勞動節和鈴蘭節

法國國慶節

法國的盛大節日

鬼節

聖凱瑟琳節

聖誕日

動詞 (verb的縮寫)芬蘭

元旦65438+10月1

神節65438+10月6日

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四月

五壹勞動節4月30日-5月1

耶穌升天日

聖靈降臨節五月或六月

六月的仲夏節

萬聖節165438+十月

獨立日65438+2月6日

聖誕節65438+2月24-25日

節禮日65438+2月26日

不及物動詞加拿大

元旦:65438+10月1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復活節後壹天:時間是復活節後的第壹個星期壹。

維多利亞日:5月24日是女王生日的紀念日,但放假日期是25日之前的第壹個星期壹。

加拿大國慶日:7月1日

公民日:八月的第壹個星期壹。

勞動節:9月1,但放假日期是9月的第壹個星期壹。

感恩節:10冊的第二個星期壹。

停戰日:165438+10月11紀念二戰死難者。

聖誕節:65438+2月25日。

節禮日:65438+2月26日。

七。挪威

元旦1+0。

復活節前的星期日。

復活節前的星期四。

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是四月的第壹個星期天。

勞動節5月1。

耶穌升天節,復活節後40天的第壹個星期四。

獨立日,5月17。

復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天。

聖誕節65438+2月25日。

節禮日65438+2月26日

八。意大利

65438+10月1元旦,也叫過年。

65438+10月6日主顯節,又稱主顯節。

2月14日情人節

二月至三月的狂歡節,也稱為肉食節。

3月8日

4月25日,意大利解放日

5月1勞動節

五月母親節

6月2日國慶節

八月15八月節

2月25日聖誕節65438+

九、英國

元旦

情人節

愚人節

受難日

復活節

復活節後的星期壹

耶穌升天節。

勞動節51

春假

母親節

陣亡將士紀念日

美國獨立日

夏季公眾假期

哥倫布日

萬聖節前夕

萬聖節(11月1日)

第壹,二戰停戰紀念日

感恩節

聖誕節前夕

聖誕日

節禮日

X.希臘

新年

主顯節(每年壹月六日紀念耶穌顯靈的節日)

灰燼節

復活節

國際勞動節

10月28日

聖誕日

Xi。新加坡

農歷新年

清明節

端午節

鬼節

衛塞節

國慶節

小拜蘭節

哈齊節

大保森節

聖誕日

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

十二。新西蘭

新年65438+10月1

二月六日國慶節

復活節4月6日

4月25日澳新軍團日

女王的生日是六月的第壹個星期壹。

勞動節第四個星期壹10。

聖誕節65438+2月25日。

節禮日65438+2月26日

十四個印度

元旦65438+10月1

國慶65438+10月26日

獨立日,8月15

甘地逝世紀念日65438+10月30日。

宗教節日

印度教元宵節65438+十月-165438+十月

印度教十勝節9月-65438+10月

印度教從五月到六月分為十個節日。

二月的伊斯蘭開齋節

四月的伊斯蘭宰牲節

基督教復活節四月

基督教聖誕節65438+2月25日。

錫克教納納克生日節165438+10月

15每年三月舉行耆那教大毗盧節。

服裝:

美國牛仔褲:世界各地

美國的休閑服飾世界聞名。美國人崇尚個人自由,穿著隨意舒適。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服裝是牛仔褲。這種被稱為“20世紀偉大發明”的服裝,早年在美國淘金者中流行,後傳到歐洲,如今已風靡全球。當然,美國人穿著隨意,但他們的著裝習俗迎合了舒適和多樣化的潮流,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日本和服:社交時必須穿正裝。

和服是日本民族最珍貴的傳統服裝。在造型上有其標準化的特點,不受時尚的影響。風格從14世紀就沒變過。雖然如今的日本日常服裝早已被西裝取代,但和服仍被公認為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等盛大社交場合的必穿禮服。

印度莎莉:掩蓋身體缺陷

印度莎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非凡的藝術魅力。印度絲綢制成的莎麗壹般長5.5米,寬1.25米,兩邊有滾邊,上面有刺繡。莎莉通常會裹住女人長及腳踝的襯裙,形成壹條從腰部到腳跟的管狀裙子,然後將末端下擺垂在左肩或右肩上。女性穿紗麗不僅舒適涼爽,還能掩蓋身體缺陷,凸顯內在魅力。

菲律賓巴龍:拉美也受歡迎。

在菲律賓,男人通常會穿壹件大褶襯衫,當地人稱之為“巴龍”。這種襯衫在熱帶地區的拉美國家也很受歡迎。

印度尼西亞巴蒂庫斯:休閑適合所有人。

印尼人穿壹種寬松的襯衫,叫做“Battix”,有漂亮的圖案,可以在休閑或正式場合穿著。

土耳其燈籠褲:人們的最愛

盡管土耳其服裝越來越歐化,但傳統燈籠褲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蘇格蘭短裙:皇室成員也愛穿。

蘇格蘭人推崇的男士短裙,平時很少穿,但在節日和喜慶的日子,男士們還是會穿著它跳舞,就連王室成員也不例外。

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家:路德維希·範·貝多芬

1792年,22歲的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從波恩來到維也納。直到1827年去世,他從未離開這座對音樂家特別有吸引力的城市。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裏創作的。他所有的九首交響樂都是在維也納首演的。1805年,他唯壹的歌劇作品《費德裏歐》也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首演。貝多芬被後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響樂作家。他的英雄交響曲充滿激情。他的第九交響曲,基於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現在已經成為歐盟的頌歌。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壹。1792赴維也納深造,藝術進步很快,貝多芬信奉和諧,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樂《英雄與命運》。序曲《埃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生活是艱難的,

作品鏈接: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c大調第壹鋼琴協奏曲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降E大調第26鋼琴奏鳴曲“告別”

e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埃格蒙特序曲

費德裏歐歌劇院

G大調小步舞曲

為了埃爾西

土耳其告別歌

弗朗索瓦·古諾

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曾就讀於巴黎音樂學院。從65438年到0839年,他仔細研究了羅馬的宗教音樂,並在創作中有所體現。他是梵蒂岡國歌《教皇進行曲》(1846)的作者。回國後擔任合唱團指揮,創辦古諾合唱團。

他在合唱寫作方面的特長可以在歌劇《浮士德》中表現出來。《浮士德》寫於1859,是19世紀下半葉德國抒情歌劇的代表。它以古典名著為基礎,音樂簡單,樂器豐富巧妙。此外,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十余部歌劇、三部交響曲和大量宗教歌曲。他的《聖母頌》,配以巴赫的c大調前奏曲,非常受歡迎,是隔代合作的典範。

羅伯特·舒曼

壹位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從小就表現出音樂、詩歌、戲劇等多方面的天賦。我的父親去世很早,從母親的意圖在萊比錫的海德堡學習法律,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音樂,並成為當地首屈壹指的鋼琴家。1830年,他得到了母親的理解,開始了音樂家生涯,師從著名鋼琴家維克。因為急於求成,他斷了手指,轉而從事音樂創作和批評。天性熱情敏感,有民主思想。《新音樂》雜誌創刊於1834,對改變當時陳腐的音樂風氣,促進浪漫主義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許多新穎獨特的鋼琴曲,如《蝴蝶》、《狂歡》、《交響練習曲》、《幻想》等,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發展。與妻子克拉拉的結合壹直被形容為美談,促使他的創作熱情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840年,他寫了138首歌,稱為《宋文選》。最著名的歌曲有:《桃金娘》、《詩人的愛》、《女人的愛與生活》等。後來又創作了《A小調鋼琴協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四部交響曲和優秀作品。由於長期過度勞累,1856在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去世。

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第壹交響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鋼琴套曲《嘉年華》、《大衛·愛莉斯》、《兒童場景與交響樂練習曲》、《蝴蝶》、《十二首帕格尼尼主題練習曲》,以及歌曲集《桃金娘》、《詩人之愛》、《女性的愛與生活》等。

比才

法國作曲家。法國作曲家古諾之後,打破了意大利歌劇對法國的影響,將法國歌劇從淺薄和浮華中解放出來。

《卡門》是比才最好的歌劇,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最受歡迎的歌劇之壹。著名的《卡門序曲》以及其中的童聲合唱和《哈巴內拉舞曲》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然而,比才獨特的歌劇創作探索之路充滿艱辛。他寫了很多歌劇,在他那個時代不受歡迎,《卡門》的首演也是失敗的,因為他大膽的現實主義和赤裸裸的情感讓當代人感到震驚和冒犯。據說他為此痛苦地在巴黎街頭徘徊了壹夜。而正是因為受到評論家的攻擊和嘲諷,《卡門》才連續上演了好幾個月。比才在《卡門》上演的同年去世,年僅37歲。他生前並沒有享受到傑出藝術帶來的榮譽。但這部歌劇得到了外國音樂家的欣賞和好評,並預言“十年後《卡門》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事實上,不到十年後,《卡門》在五年後再次在巴黎上演時獲得了巨大成功。

比才的音樂和音樂之路頗有啟發。他在重復前人走過的路的時候,憑借自己的才華,在19歲的時候獲得了羅馬獎和奧勞巴斯壹等獎。當他為法國歌劇開辟新路時,卻屢遭失敗。可見,任何創新之路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坎坷和考驗。但歷史最終總是公平的。比才的寶藏還包括為杜德克的戲劇《阿來城女孩》所寫的音樂,這部戲劇後來被編為組曲,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出。

李斯特

出生在離奧地利邊境不遠的匈牙利小鎮萊丁。1821年,我家搬到維也納,跟車爾尼學鋼琴,跟薩列裏學作曲。11歲開始了輝煌的鋼琴演奏生涯。在巴黎,他受到法國革命思想和文學浪漫主義的影響。吸收肖邦、柏遼茲、帕格尼尼的成就。1848之前,他在歐洲各地演出,受到熱烈歡迎,成為壹代技藝非凡的鋼琴巨匠。這壹時期主要創作鋼琴作品。1848-1861期間在德國擔任魏瑪宮廷樂隊的指揮和音樂總監,大力支持進步作曲家,演奏他們的最新作品。1854年組織了“新魏瑪協會”,幾年後又組織了“全德音樂協會”,使魏瑪成為當時音樂文化的中心之壹。在此期間,他還創作了大部分交響樂作品。由於與塞恩-維特根斯坦公主的婚姻受挫,在壹場關於歌劇表演的爭議後,他搬到了羅馬。接受了低級神職,但仍為慈善事業效力,奔波於羅馬、魏瑪和布達佩斯,從事創作和教學工作。教壹群著名的鋼琴家。他在維羅特探望女兒科西瑪時死亡。

李斯特是19世紀最傑出的鋼琴家。受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啟發,他決心在鋼琴上創造同樣的奇跡。他的演奏風格繼承了克萊門蒂和貝多芬的動感鋼琴曲傳統,發展出19世紀音樂會的炫目演奏風格。另壹方面,他視鋼琴為全能樂器之王,追求宏大的交響。他的演奏和鋼琴音樂創作極大地促進了鋼琴藝術的發展。

主要鋼琴作品有:12高級技巧練習曲,6首帕格尼尼練習曲,旅行歲月,19匈牙利狂想曲,這些作品實際上是以匈牙利吉普賽音樂為基礎的。兩部鋼琴協奏曲,bE大調第壹和A大調第二,接近他的樂隊作品。李斯特在19世紀也有大量的歌劇老師。母親的智慧是什麽?T隈鎏?只有?發生了什麽事?在9世紀,李斯特的改編在浪漫主義音樂的普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作曲家,李斯特為19世紀的標題音樂做出了重要貢獻。柏遼茲《標題交響曲》之後,開創了“交響詩”的音樂體裁。這首比較理想的浪漫交響曲來自貝多芬、韋伯和門德勒的序曲。李斯特13交響詩的標題清楚地表明了它們與文學、繪畫和戲劇的密切關系。比如匈奴之戰和繪畫有關,馬特帕是根據雨果的同名詩改編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的主角,普羅米修斯和德爾的詩有關。與柏遼茲不同的是,李斯特不註重用音樂來描述場景和事件,他從不陷入瑣碎的音樂解釋,而是追求對作品內容或藝術形象的哲學概括。他的交響詩更接近貝多芬交響樂的傳統。李斯特的交響詩是單樂章的,保留了奏鳴曲式的壹些特點。每壹段速度的變化和對比,仿佛把交響組曲凝聚在壹起,以主導的動機達到音樂和戲劇發展的統壹。他的交響詩有《塔索》、《群山》、《理想》和《匈牙利》,其中《前奏曲》的演奏頻率最高。體現了他熱情誇張的音樂情感特征。李斯特還創作了《浮士德交響曲》和《但丁交響曲》。他的交響詩在19世紀下半葉被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廣泛使用,成為最重要的浪漫主義樂隊體裁。

克勞迪奧·蒙特威爾地

意大利傑出的歌劇作曲家,是早期巴洛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二十歲時,他完成了自己的第壹部小說《五部田園詩》,使他壹舉成名。他的音樂就像人體壹樣,充滿了鮮明的個性和熾熱的熱情,從而將巴洛克音樂推向了高潮。他註意吸收前人的經驗,巧妙地運用傳統的復調音樂技法,將音樂的形式固定在歌劇中,並明確規定音樂的表達必須服從戲劇情節的需要。他的歌劇充滿情感,非常重視人物心理的刻畫,開創了管弦樂隊為歌劇伴奏的先河,為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寫了九部牧歌集,二十壹首宗教牧歌,二十壹首三重奏,十五首三部諧謔曲,十首二部諧謔曲,近百部宗教作品和幾部絕對優秀的歌劇如《奧Flo》和《波皮亞加冕》。這還不包括他許多遺失的作品。

漢德爾

壹位著名的英國德國作曲家。出生於德國哈勒,師從管風琴師查豪學習作曲,後來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和藝術總監。因為熱愛世俗音樂,他於1703年移居當時唯壹擁有國家歌劇的德國城市漢堡,開始從事歌劇創作。1704年漢堡第壹部歌劇《宮》大獲成功。他於1706年遊歷意大利,在意大利創作了許多歌劇、清唱劇和清唱劇,其中包括著名的歌劇《阿格裏皮納》。1710漢德爾移居倫敦,在漢堡和倫敦創作,不久成為英國音樂權威。1711的歌劇《裏努杜》大獲成功。在川多斯公爵的支持下,他創作了清唱劇《以斯帖》和11川多斯贊美詩。1717定居英格蘭,1719得到國王的支持,開始在皇家音樂學院演出他的歌劇。這壹時期出現了他最傑出的歌劇作品,如《麗達·米斯圖》、《焦·利奧·穆薩》、《泰米拉·盧》和《盧德連達》。1726英國國籍。在20世紀30年代,亨德爾寫了大量的英語清唱劇和清唱劇器樂,包括許多偉大的協奏曲。他壹生創作了《阿西娜》、《奧蘭多》等46部歌劇,除了五部,其余都是在倫敦創作的。後來由於反對勢力的迫害,作品被禁,劇院被迫關閉。從1930年代後期開始從事無舞臺表演的清唱劇創作。* * *寫了32部清唱劇,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國創作的,對英國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水上音樂》、《煙火音樂》、清唱劇《彌賽亞》,其中以哈利路亞流傳最廣。1742首映《彌賽亞》。然後以壹年兩首左右的速度寫清唱劇,壹直寫到1751,因為當時視力太差,不得不放棄。1742-1751時期的著名作品有1759年死於倫敦的莫裏森和所羅門。盡管亨德爾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但在他的整個作曲生涯中,他並沒有使用巴赫的對位法。亨德爾的藝術特點是戲劇性和抒情性,他留給後世最大的藝術遺產是他的清唱劇作品。主要作品:水上音樂、皇家焰火音樂<彌賽亞>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紮特

莫紮特是奧地利傑出的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茨堡的壹個宮廷音樂家家庭。他從十幾歲開始就表現出了出眾的音樂天賦,壹生作品極其豐富。他創作最重要的領域是歌劇,有22首,另壹個重要部分是交響樂,有45首。他的音樂創作不僅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人的成果,而且對後來貝多芬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莫紮特可能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壹生高傲的柴可夫斯基也稱他為音樂的基督。有人曾說:“音樂史上有壹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手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個光明的時刻就是莫紮特。”

沃爾夫岡·莫紮特於1756年出生於薩爾茨堡。他從小就表現出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鋼琴,6歲開始作曲,8歲寫出第壹部交響曲,11歲完成第壹部歌劇,14歲指揮樂團演出歌劇。可以說,莫紮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壹刻起,就與音樂融為壹體。

16歲時,莫紮特被任命為薩爾茨堡宮廷的管風琴師。雖然莫紮特在這期間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但他受不了薩爾茨堡大主教的指手劃腳和欺淩。在那裏,莫紮特只是壹個會彈鋼琴的仆人。他曾這樣向父親描述宮廷晚宴上的同伴:兩個男仆,壹個管家,壹個點心師傅,兩個廚師,男仆坐在上座,莫紮特在廚師之上。最後,1781年,莫紮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賴,成為歷史上第壹個自由作曲家,來到維也納發展。在維也納,莫紮特靠教私人學生、舉辦音樂會和出版作品謀生。在此期間,莫紮特接觸了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認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思想。

在維也納,莫紮特的音樂成就令人驚嘆。他曾這樣描述自己的音樂創作:“無論作品有多長,都是在我的腦海裏完成的。我從記憶中取出我已經儲存的東西。所以寫在紙上的速度還是挺快的,因為壹切都是完整的,它在紙上的樣子和我想象的差不多。所以工作時不怕被打擾。不管發生什麽,我甚至可以寫作和說話。”可惜就是這樣壹個天才,卻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冷死了,35歲。在他生命的最後壹天(1971 65438+9二月),他還在寫作。不幸的是,上帝嫉妒人才。莫紮特留下了他未完成的安魂曲與世長辭,成為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壹。

雖然莫紮特的壹生充滿了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總是帶給人們真正的純凈之美。著名樂評人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這樣評價莫紮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寫照,但這是壹種被美化了的生活。雖然旋律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在不傷害身體或聽覺的情況下取悅精神。因此,在莫紮特看來,音樂是生活中和諧的表現。不僅是他的歌劇,還有他所有的作品。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不是智力,總是表達情感或激情,但沒有令人不快或突兀的激情。”

當然,如果要完整的評論莫紮特的音樂,絕不是近千言萬語可以表達的。真正了解莫紮特,最重要的是聽他的作品,他的壹千多首作品中幾乎每壹首都是非凡的經典。

主要作品: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劍俠唐璜

魔笛

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皇帝”

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

降B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c大調第21鋼琴協奏曲

A大調第23鋼琴協奏曲

其他弦樂四重奏狩獵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我從小就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1761年,他在伊斯特哈契公爵家做樂師。他的工作極其繁重,但他的地位很低。但他在艱難的環境下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到了90年代初,他成為了當時首屈壹指的音樂人。兩次倫敦之行後,他寫下了十二首倫敦交響曲,這是他壹生中最好的作品,名揚全歐洲。他的創作涉及面很廣,其中以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最為突出。他把交響樂固定在四個樂章的形式上,在配器上組成了完整的交響樂團,為現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的音樂旋律豐富,常常透露出壹種淳樸歡快的鄉村氣息。在四重奏的創作中,經常運用“說話原則”,即各個聲部的主題像對話壹樣相互呼應,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復調美。此外,他還經常在音樂的發展中運用“主題靈活原則”,直接啟發了貝多芬的“動機發展”。海頓也是現在德國國歌的作者。

主要作品:

交響曲“驚愕交響曲”

羅西尼

19世紀上半葉意大利三大傑出歌劇之壹。出生於意大利貝薩洛。十歲時,他在博洛尼亞音樂學院向蒂瑟學習和聲,向馬修學習對位法。受母親作為歌劇演唱家的影響,他十四歲開始學習歌劇。十年後的《塞維利亞的剪發帥哥》,這部語言生動、形式自由、充滿幻想的意大利喜劇歌劇傑作,是意大利喜劇的精華。他的創作繼承了意大利註重旋律和美聲唱法的傳統,音樂充滿了炫目的裝飾和幽默歡樂的精神,並吸收了同時代作曲家貝多芬的技法,用管弦樂代替和豐富了古代鋼琴僅用於音高提示的伴奏。威廉·泰爾,1829,反映了民族獨立的願望,促進了大歌劇體裁的形成。過了近四十年,我不做戲曲了。在近四十部歌劇中,《灰姑娘》、《偷喜鵲》、《奧賽羅》、《摩西》等。

代表作品:

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和《威廉·泰爾》

樂聖:貝多芬

現代最偉大的音樂家之壹。他出生在德國波恩的壹個平民家庭,父親是教堂唱詩班的歌手。因為他很早就顯示出音樂天賦,所以他的父親強迫他夜以繼日地練習鋼琴。八歲開始登臺表演,同時肩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1792去維也納深造,藝術進步很快,相信* * *崇尚英雄。他創作了壹大批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樂《英雄》和《命運》。序曲埃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我壹生坎坷,沒有成家。二十六歲開始失聰,晚年完全失聰。我只能通過壹本談話本與人交談。然而,孤獨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沈默和隱退。在壹切進步思想被封殺的封建復辟時代,他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仰,通過演講和作品為* * *和理想吶喊,寫出了不朽的《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發展,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流派;大大提高鋼琴的表現力,使其獲得交響的戲劇效果;也使得交響樂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遷的重要音樂形式。他濃縮了古典音樂的精華,開辟了浪漫主義音樂之路。

貝多芬信奉和諧,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與命運》;序曲《埃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貝多芬作為古典音樂的大師,開創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對世界音樂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被譽為“音樂聖人”。

門德爾松

德國作曲家。出生於銀行家家庭。1822以來,先後赴瑞士、巴黎、英國、倫敦、意大利、羅馬等地進行創作和表演活動。

門德爾松的主要作品有:蘇格蘭交響曲、意大利交響曲等五部交響曲;管弦樂序曲《仲夏夜之夢》、《手指洞》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四十八首無詞鋼琴曲,以及各種題材和體裁的器樂和聲樂作品。

門德爾松的作品風格優美生動,結構完整嚴謹,配器精致。他在1829指揮演奏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使巴赫的這部傑作在音樂界占據了重要地位。他還幫助舒曼建立了德國第壹所音樂學院。

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維也納的壹個教師家庭。65438年至0805年,開始跟隨父親和哥哥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808進入帝國神學院。1812跟薩列裏學作曲。

舒伯特創作了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壹百多首合唱曲和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和c大調交響曲、死亡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和《天鵝之歌》。

舒伯特是歐洲音樂史上藝術歌曲這壹新的浪漫主義音樂體裁的先驅。舒伯特在歌曲結構、旋律、和聲、鋼琴伴奏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威爾第

偉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出生於帕爾馬省布塞托。1832進入米蘭音樂學院,但未被錄取。後來,他跟隨拉維尼婭學習音樂。1842年,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二部歌劇《納布科之王》,獲得巨大成功,成為意大利壹流作曲家。當時意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中。他用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第》(1848)、《埃爾納尼》(18744)、《阿爾茲拉》(1846)、《勒尼亞諾之戰》(1849)。

五十年代是他創作的高峰期,寫了《弄臣》(1851)、《吟遊詩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會》(1859)。1871 ~ 1872應埃及總督的要求,他為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儀式寫了《阿伊達》。晚年根據莎士比亞戲劇創作了《奧賽羅》(1887)、《福斯塔夫》(1893)。1901死在米蘭。他壹生創作了26部歌劇,善用意大利民間音調,其管弦樂效果豐富,尤其是生動地刻畫了歌劇中人物的欲望、性格和內心世界。由於其強大的感人力量,他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