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春眼無言惜涓涓細流,樹陰照水面愛晴柔。
嬌嫩的小荷花芽從水中露出壹個尖角,壹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頭上。
翻譯:
春天因為承受不了細細的水流而寂靜,樹蔭因為愛晴天和風的柔軟而映出水面。嬌嫩的小荷葉剛露出水面的尖角,壹只調皮的小蜻蜓早早地站在上面。
詩歌欣賞
這首絕句的場景很獨特。春叫“眼”,流叫“細”,蓮叫“小荷花”,葉叫“尖角”,壹只小蜻蜓就站在這個尖角上。詩中的壹切都充滿了“小”字,與詩題“小池子”緊密相連,看起來小巧玲瓏,自始至終天真迷人。不用安排句法,但是這些小而無邪的圖像已經很賞心悅目了。
重新欣賞全詩,不僅是以小巧玲瓏取勝,更是巧妙地刻畫了自然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從“春眼”“涓涓細流”這兩個字開始,這個夏天的平凡景象與“憐”字相連,仿佛壹泓清泉為了憐而默默流淌,把無情化為有情。
第二句“樹蔭下”“照在水上”後面有壹個“愛”字,像壹棵綠樹,以壹池水為化妝鏡,在柔和的陽光下,顯出它婀娜多姿的魅力。這兩句話把讀者帶入了壹種細膩奇妙的境界,使其充滿了人情味,妙趣橫生。
第三、四句甚至介紹了景區的特寫,精彩至極:壹朵新蓮剛出水,葉子還卷成尖角,像壹個剛剛開始展露姿態還未睜眼的少年,站在它頭上的小蜻蜓像壹個美麗的少女。壹場“才藝秀”和壹場“很久以前”接連不斷,生動地描繪了蜻蜓和荷花的和諧景象。無限的生命力,多少的情趣,都集中在這個光點上,照亮了整首詩。
詩人精妙的觀察和生動的表達構成了生動有趣的詩歌;讀者也能體會到作者從容不迫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