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包含兩個意象的短詩

包含兩個意象的短詩

姥姥亭

唐朝:李白

世界上最悲傷的地方是這個永別的阿西·勞。

春風也會想離開離別的痛苦,而不是去催促這棵柳樹變綠。

李白離開四川後,在長江邊漂泊漫遊,也結交了許多年少意氣相投的朋友。所謂出門靠朋友。對李白來說,離開四川後沒有親人朋友,朋友的關心對他太重要了。此時,在詩人李白心中,世間最悲傷的地方,莫過於這送別亭。即使是春風也會刻意留下來感受離別的痛苦,也不急著催促柳條快點發芽。

詩中提到的姥姥亭,位於今天南京的西南,是古代送別的地方。那壹年,詩人正好遊覽金陵,路過時有所感悟,便寫下了這首詩。

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壹首送別詩。在中國古代詩歌的歷史長河中,從送別的描寫到折柳的詩句,再從折柳的描寫到春風的詩句,我們並不十分常見。在楊巨源的詩《折柳》中,我們看到這樣壹句話:“水邊柳彎塵絲,即刻煩妳折壹枝。只有春風最珍惜彼此,盛情吹到我們手上。”在我們看來,這不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離別方式嗎?“詩人的描寫也別出心裁,但在我看來,與李白的這首詩相比,並沒有突出它的驚奇。

詩人李白在這首詩中巧妙地將聯想與奇思妙想結合在壹起。因為送別朋友的時候楊柳並不是藍色的,所以詩人沒有折楊柳的念頭。所以,詩人於是想到,這應該是故意無意吹柳不讓柳變藍,而不讓柳變藍,或者說他知道離開時的痛苦,他根本不忍心折柳送別朋友的最真實的原因。

從詩人的立意來看,應該是詩人在聯想中夾雜了奇思妙想,從藝術手法來看,更應該是詩人運用了抒情和與景物共情的藝術手法。用知識和感情描述原始無情的春風,並賦予它壹種人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