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屬於我們壹次。王廷德在市人代會上的勵誌講話。
王廷德,男,出生於1981,陜西省旬陽縣人,二級殘疾孤兒,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職於安華亞殘疾人福利企業辦公室秘書。曾在國內多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獲陜西省殘疾人優秀作家獎,受到著名作家、省作協主席賈平凹親切接見。2011加入中國鄉土詩人協會。2012當選陜西省殘疾人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文化藝術報特約記者、旬陽縣勞動模範、縣殘聯代表、陜西省慈善協會誌願者、西部社會服務青年團誌願者。
親愛的領導和老師們:
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在這裏和大家見面,和大家分享、溝通、交流我的人生經驗。今天,我報告的題目是“生命只屬於我們壹次”。
讓我先自我介紹壹下。我叫王廷德。我今年34歲。我出生在1981旬陽最偏遠的農村銅錢關鎮安然寨村5組。兩歲時因病致殘,使我仍然是壹個身高不足1.2米的先天畸形侏儒,也就是醫學上的侏儒。
壹個人能承受多大的不幸?父親幼年夭折,母親智障視力不清,家境貧寒。壹歲時的壹場高燒讓她變成了壹個患有肌無力的侏儒。這是我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困境。我身高不到1.2米,走在路上會比正常人矮壹半。在我十歲之前,有壹個爺爺非常愛我,去哪裏都帶著我。那時候我喜歡抓螢火蟲放在瓶子裏。每次我睡著後,爺爺又讓我走。他說所有生物都喜歡自由,不想被囚禁。還有壹次,壹群朋友搶了我的小木刀,圍過來打我。我撲到爺爺懷裏,淚流滿面。那壹次,爺爺給了我壹記重重的耳光。他說我想讓妳好好活著。通過這件事,我後來明白了,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出生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
堅持是我人生的關鍵詞。
小時候身體殘疾,家裏很窮。我壹直很羨慕看到同齡的孩子背著書包上學。上學成了奢望的時候,我在村小學教室的窗臺下爬了兩年,聽老師講課。不知道被老師趕走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壹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我急忙往回跑,卻被扔進了壹條溝裏。至今仍有當時右眉折斷的痕跡,但這壹切從未影響我在教室外偷聽。我也掌握了高二的知識。
1991年的壹天,農村中心小學的何永倫校長在我家門前過時,看見我在屋檐下的長椅上寫字。他得知我的情況後,讓我背誦9981的乘法口訣,還讓我默寫《春曉》。當我順利完成這壹切的時候,何老師非常高興,他同意讓我去學校學習。那時候,我是。
為了能夠上學,我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比如在山野砍柴、剝冬青樹皮、挖姜黃。很快,我過了壹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此時,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我更加渴望繼續上學。
那是1994的第二學期。銅錢關鄉中心小學期末考試結束後,各村小學老師領著孩子回村了,我卻四處張望,急切地打聽校長辦公室在哪裏。當時安然寨村小學的蔣同連老師打聽了我的故事,把我帶到何校長辦公室。何校長問了我的學習情況,允許我繼續上學。但是中心小學離我家有3.5公裏,我每天都很難去上學,而且我必須住在學校裏。那時候我連住宿的被子都拿不出來,整天在家裏難過。有人提出,我可能會得到縣民政局的幫助。那時候的我亮如稻草,不顧壹切的要趕國營的班車去縣城。就這樣,在旬陽縣民政局和銅錢關鄉政府的幫助下,我解決了生活費和被子,還得到了學校的同意,在學校賣方便面。
說到人生,我已經問過自己壹千多次:我為什麽活著?我活著是為了什麽?晚上壹個人的時候,經常會想起十幾年前的壹個暑假,我上山撥野豬麻交學習費的時候,被壹只土蜂蟄了壹下。那種痛苦幾乎要了我的命,因為沒錢治療,花了20多天才走出鬼門關。不過還好,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好人的。有壹天,我拿了壹些野麻皮去附近的代理處賣。壹輛裝滿野麻皮的車停在我面前,問我要怎麽處理。我說我要賣掉它。他問我打算賣多少錢。我說我要去買學校的設備。他說?哦,妳以前是學生!我買了妳的東西。?他說,給我10元。這只是它的壹個縮影。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有太多的事情讓我無法忘記。我忘不了公交車司機劉家紅,他在我初中三年期間,免費送我來回。我忘不了在村裏當記者時的情景。我面試暈倒後,被五保老人救了。我忘不了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鼓勵。到現在,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都被濃縮成了四個大字,那就是愛無疆。
壹個人只要活在感恩之中,在挫折面前永遠是壹個堅強的人。
初中畢業後,我沒能繼續上學。在那壹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經常壹聲不響的爬進樹林裏,用拳頭敲著腦袋,哭。幸運的是,我的處女作《跋涉的生活》發表在《全國中學優秀作文選》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山溝溝壹個初中生的文章,居然能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山區的初中突然像炸了鍋壹樣沸騰了。之後收到全國13省市讀者來信300多封,對我的遭遇表示由衷的同情,紛紛給我寄來錢和物,從精神和物質上鼓勵我,大大提高了我的寫作興趣。我壹直告訴自己:要忍耐,要堅強,不要流淚。我會化悲痛為力量,我發誓我會給別人看。連壹個初中畢業的殘疾人都有。
成年後,求職屢屢碰壁,生活越來越尷尬。我做記者寫新聞,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寫作夢想。面試的時候,我走得又累又累,倒在了地上。我只是像蝸牛壹樣爬行,雙膝跪地,四肢爬行,膝蓋抽筋。我爬不了幾步,所以沒有力氣。我只在地上爬,動動下巴,慢慢移動身體,壹寸壹寸地在鄉間小路上爬。
我還記得我在Xi安待了近壹個月,找了很多單位,但是沒人錄用我,也沒人理我。後來,我終於找到了壹份在小餐館洗碗的工作。因為20多天沒怎麽吃飯,體力耗盡,暈倒了,碗也碎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就這樣被炒了。
那是壹個雨天。像往常壹樣,我在安康賣報,在安康育才路上遇到壹位貴人。他是市陽光學校許興堂的校長。是他推薦我參加了世界宣明會和省市慈善會組織的安康貧困殘疾人電腦培訓班。這似乎給我的夢想註入了新鮮血液。我抱著壹顆年輕的心,期待那些美好的東西再次進入我的生活。但是我像蠶蛹壹樣的小手根本夠不到鍵盤的位置,所以練字很慢。過了兩個星期,手腫得像個饅頭,每次按鍵盤都疼得要命,臉上還出汗。大家都勸我不要學。我還是很自信的說,自從爺爺去世後,我就沒有家人可以依靠了。只能靠自己了。生存,學習,理想是我的首要任務。雖然我沒有《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健全的體格,但我和他壹樣對追求幸福和理想充滿激情和執著,信念堅定,對生活無限熱愛。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支撐下,我堅持了下來,現在每分鐘能打90多個字。
97年夏天,我從小學升初中的時候,看到同學們紛紛報名。家裏還在發愁,連2塊錢的車費都沒有,更別說錄取通知書上要求的100元學費了。我為什麽活著?我活著是為了什麽?我知道,閉上眼睛跳下去,壹切就結束了。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兩個不同的自己。壹個強,壹個弱。這時,我又來到了旬陽縣城,看著河水波濤洶湧。我當時就想,這十日河的水,妳是在叫我陪妳走嗎?我跪在橋的欄桿旁,開始哭泣。哭自己的悲慘,哭活在這個世界上,哭父母的無能,哭自己迷茫的人生...河水拍打岸邊的聲音刺激著我的心,我仿佛聽到了壹個輕柔的聲音:這個人,妳失去了整個天空。跳,跳,黃河是妳的目的地。就在我翻越大橋護欄想跳下去的時候,被巡邏的交警救了出來,開到了他們單位。問完我的情況,大家給了我20塊錢和10塊錢,很快壹堆錢堆在了我面前。開學前,我也及時報了名。學校得知我的經歷後,和小學壹樣,免除了我的壹切費用。為了生活費,我用交警捐的錢買了壹臺舊相機,利用周六周日在社會上拍照。原來我壹直在幫助和理解中生活。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欠我,但我欠這個世界!我沒有資格自暴自棄!我的生活不屬於我,我和很多人有牽連!努力生活,幸福不會錯過我!
是啊,我怎麽能妄自菲薄,消磨意誌呢?我為什麽要扼殺信仰,放棄追求?殘疾人也有熱切的渴望和不屈的奮鬥!殘疾人也需要別人的掌聲!殘疾人也渴望被欣賞!殘疾人也渴望有壹個發揮自己所長的平臺!身體殘疾和貧窮的痛苦永遠不會綁架我的靈魂!沖動是魔鬼,我怎能上演悲劇!我的眼淚不應該是我自己的殘疾,而是我自己殘疾後的生活!
殘疾人,如果妳不堅強,妳軟弱給誰看?
保羅身患殘疾,過著自己的生活。張海迪是殘疾人,他過著有個性的生活。雖然我住在壹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但我必須過不壹樣的生活。
最基本的生活是什麽?人能吃的我能吃,人能穿的我能穿。
因為殘疾,即使我有壹技之長,在求職的路上還是碰壁了。壹年之內,我找了150多家雇主,都以失敗告終,我也經常去以淚洗面。就在我感覺窮途末路的時候,在市慈善會的幫助下,來到漢濱區茨溝鎮,在壹個同樣殘疾的朋友開的集打字、復印、小網吧為壹體的店裏打工,終於有了壹個暫時落腳的地方。
為了過上體面的生活,充實自己的生活,無論生活有多坎坷多艱辛,我總是睜大眼睛。在為老板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總是以獨特的視角尋找人間的溫暖。我總是握著手中的筆,熱情地描寫和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先後在《西部法制報》、《陜西農村報》、《三秦都市報》發表。侏儒記者?。當選陜西省殘疾人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被評為安康市好青年,被旬陽縣政府評為殘疾人自強模範。
作為壹個殘疾青年,我不願意沈迷於能有口飯吃的日子。在長期寫作的同時,我追求進步,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2010年底,我有幸加入陜西省作家協會,被評為陜西省優秀殘疾人作家。
壹個偶然的機會,我資助了壹個在車站乞討的女孩,幫助她找到了自尊和人生方向。從此,我有了寫這部自傳體紀實小說的想法。2002年,我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我想寫壹本書,把我的成長經歷和奮鬥歷程分享給所有的殘疾同胞和青年朋友,希望能感染大家,學會善待生活,笑對生活。?工作後,抽空寫作幾乎成了我的習慣。空閑的時候,我在腦海中構思手稿的片段,那些人和事就像電影片段壹樣在腦海中反復出現。?經過兩年的寫作,2011,197000字的自傳體小說《世界不用仰望》終於完成。本書以我的夢想為背景,以殘疾人的靈感為主題,真實記錄了我在童年、學習、求職期間,在各行各業的幫助下,微笑面對生活,勇往直前的成長故事。
很多人對我的頭銜很好奇,問我為什麽這樣命名。那是因為,無論生活多麽卑微,都有屬於他的驕傲和自豪,無論生活看起來多麽慘淡,都有值得追求的未來和希望;那是因為我相信壹個人的高度是由他的精神高度決定的。所以我想告訴人們,壹個人無論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什麽,只要不放棄,不放棄夢想,努力,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擡頭的必要!
201165438+2003年10月,此稿在省慈善會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並由著名作家陳、賈平凹,陜西電視臺主持人,陜西日報社文體新聞部推薦。序言由省作協黨組副書記、現安康市委組織部周玉峰部長齊亞麗執筆。2014西北大學出版社修訂出版《世界不用再仰望》。在安萬邦書店舉行的讀者見面會上,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慈善協會會長劉,安康市委組織部長周玉峰親自祝賀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這本即將走進全國農家書屋的書,還獲得了陜西省慈善文化作品二等獎,2014陜西省殘疾人作家奮進文學獎壹等獎。
生活壹直活在愛與被愛中,我得到了更多的關愛。為了回報我的愛,我在自力更生的同時,也在努力回報社會,參與到公益的行列中來。為汶川、玉樹地震和安康7.18洪災捐款,幫助殘疾青年許安裝假樹枝,寫報告幫助患病學生,幫助旬陽殘疾作家王曉東,等等。今年4月23日,也就是世界讀書日,在好心人的支持下,我走訪了紫陽縣安溪小學,向這裏的孩子們贈送了150冊《這個世界》,並做了公益演講。剛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壹直在笑。聽完我的發言,現場變得鴉雀無聲,不再要求老師維持秩序。有自發的掌聲。
我們將永遠感謝黨和政府及時將關懷和溫暖送到我們殘疾人的心中。過年過節,壹次次走訪慰問。壹次次資助貧困孩子讀書。年復壹年,專門提供大米和面粉,壹次又壹次的村村走訪和實地考察。在壹個又壹個家庭的幫助下重建危房,我們殘疾人能遇到這麽多的無限關愛,是不幸但也是幸事。
人生苦短,對於殘疾人來說,可能更短。我始終認為,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我還是會加強學習,繼續我的文學創作,向世人證明我在夾縫中成長的詩歌和小說是如何充分綻放的。我總想在有限的生命裏,看到安康的繁華在我的筆下閃耀。我堅信,生活總是偏向努力堅強的人。當我需要在慘淡的日子裏承受痛苦時,我別無選擇,只能堅強
生命只屬於我們壹次。作為壹個殘疾人,我和所有健康人的感受是壹樣的。我愛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因為安康這片深情的土地從來不缺少溫暖和大愛。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和曲折。美國作家花錢受苦是為了體驗殘酷的現實,我也可以用體驗生活的心態去抵禦壹切外在的挫折。
我有壹個夢,我喜歡聽下面這個夢的故事:從前有壹個駝背的孩子,背上背著壹個大包,別人嘲笑他,他卻認為自己是天使。他說,在他鼓鼓的背上藏著另壹對翅膀,他會飛得比很多人都高。?夢想有多遠,妳就能走多遠。我也想像這個孩子壹樣,插上夢想的翅膀飛翔!?
最後,讓我用中國保羅張海迪的壹句話來結束我的發言,那就是:即使翅膀斷了,心也會飛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