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寫的壹首五言古詩,是壹首具有象征意義的詩。全詩凝練傳神,比喻巧妙,以秋蟬高貴高傲的性格發人深省。
全詩如下:
蟬像帽子上的流蘇壹樣低垂,觸角吮吸著清澈的甘露,聲音從直直的舒朗樹的枝椏間傳播開來。
蟬離蟬遠是因為蟬在高樹上,不靠秋風。
翻譯如下:
蟬垂下像帽纓壹樣的觸角吮吸著清甜的露珠,嘹亮的聲音來自梧桐樹挺拔的枝頭。
蟬能傳得遠,是因為它的聲音高,而不是靠秋風的力量。
註意事項如下:
Rui:系在古人下巴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與蟬頭上伸出的觸角形狀有些相似。
露:純露。古人認為蟬是靠喝露水為生的,其實它們吸的是植物的汁液。
擴展數據:
李世民繼位李淵後,於市南成為弘文博物館學士,並成為重要大臣,但他從不驕慢,勤勤懇懇,使李世民對他贊不絕口,深為欣賞,因此經常應邀參加壹些典禮活動。壹天,李世民心情很好,邀請弘文館的單身漢們壹起欣賞海塘風光,暢談詩情畫意。李世民問有沒有新詩,於是南讀了那首詩。
“聲高不被秋風”,這是整篇文章的點睛之筆。是在後兩句的基礎上對詩歌的探討。蟬傳播到四面八方。壹般人往往認為是秋風傳來的,詩人卻有不同的理解,強調這是因為“高”而自達。
這種獨特的感覺包含了壹個道理:品德高尚的人,不需要壹些外界的支持(比如權力和地位,有權勢的人的幫助),就可以遠近聞名,就像曹丕在《典論》中寫的那樣。如《論文》所言,“並非虛妄的好歷史之言,也不靠飛的潮流,只是名聲是自傳性的。”這裏強調的是人格的美和力量。
兩句中的“己”字和“非”字相互呼應,表達了對人內在品格的熱烈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壹種雍容華貴的風度。
百度百科-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