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孟浩然的《建德夜泊》
孟浩然壹生大部分時間隱居在家鄉鹿門山。四十多歲到長安、洛陽求名,漫遊吳越、湖南、福建。晚年,張九齡成為荊州刺史,聘他為幕僚。這首詩寫於730年,開元十八年,他漫遊吳越。
這首詩不是以行人為背景,也不是以船只為背景,而是以泛舟留宿黃昏為背景。雖然流露出壹個“愁”字,但馬上就把筆觸轉向了景物的描寫。可見在選材和性能上還是頗有特色的。這首詩的第壹句,“當我的小船在霧靄中前行”和“移舟”,意思是把船移向岸邊;“泊位”的意思是讓船停下來過夜。船停靠在河中央壹個薄霧籠罩的小洲的邊緣。壹方面是點,另壹方面也為後面的布景和歌詞做了準備。更多唐詩欣賞,請關註郭雪西固堂唐詩三百列。com。
第二句“且日光漸暗,舊日回憶始”和“日落”顯然與前壹句中的“泊位”和“煙”有關,因為船需要在日落時停靠;也是因為日落黃昏,水煙才在河上。同時,“夕陽”是“新煩惱”的原因,“客”是指詩人本人。如果按照舊詩中所謂的起承轉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把承轉兩個意思合在壹句話裏,也是很少見的情況。為什麽「夕陽」會提出「新憂客」?我們可以讀到《詩經》中的壹段話:“君子在役,不知何時。”雞在喧囂中生活,日到黃昏,牛羊下來,君子服務。為什麽不考慮壹下呢?“在《汪鋒紳士服務》中,壹個女人就寫在這裏。每當太陽落山,雞進籠,牛羊歸攤,她更想念在國外服役的丈夫。這樣,難道不能理解旅行者此時的心情嗎?本來船停了就應該安靜的休息壹晚,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旅行的煩惱突然產生了。
接下來,詩人在壹段對話中寫下了風景,仿佛要把壹顆悲傷的心融進空寂的世界。所以沈德潛說,“後半段,寫風景,客人自憂。”第三句寫的是黃昏時分,天蒼茫,野茫茫,遠處的天空看起來比近處的樹低,“低”和“開”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第四句說夜已降臨,高掛天上的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離船上的人如此之近,而“近”與“清”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世界有多寬,樹木離天堂有多近,月亮離水面有多近!”。這種獨特的風景只有在船上的人才能欣賞。詩的第二句指出“客憂新”。這三四句話就像詩人的悲哀。在這個浩瀚而寧靜的宇宙中,經過壹番風風雨雨,他終於發現,此刻還有另壹個孤獨的月亮離他如此之近。孤獨的悲傷似乎找到了慰藉,詩歌戛然而止。
然而話雖止,意猶未盡。試想,近月此刻會在詩人心中引起什麽。似乎有了壹點欣喜和安慰,但終究無法打消新的憂慮。妳對新煩惱了解多少?“皇三十年,二書劍。山河尋五嶽,塵埃累羅京》《從羅京穿越》。詩人曾經帶著多年的準備和多年的希望跑進長安,如今卻只能帶著壹腔被遺棄的悲哀去尋找吳越。此刻的他,壹個人,面對四野風光,江長月獨,旅途的惆悵,對故鄉的思念,事業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沈浮......不禁湧上心頭。"水中的月亮看起來是多麽的近啊!",人們在這幅畫上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河水,和船上詩人相伴的水中明月;但畫面上看不到而應該欣賞的是,詩人的哀愁已經隨著河流流入了思想的海洋。這種隱蔽,壹個表象,壹個虛壹個實,是否相映成趣,長期呈現“且白晝漸短,舊日回憶開始”?“人有七情,應感物;感物吟誌,不自然。”劉勰《文心雕龍銘》詩。正是在這種“自然流出”中,孟浩然的小詩與情景、思維、環境融為壹體,呈現出壹種自然神韻、清淡趣味、含蓄蘊藉的藝術美。
孟浩然《建德夜泊》原文
作者:孟浩然
把船停在霧蒙蒙的小州,當新的憂愁湧上客心。
曠野的無垠比樹木還深,月亮離月亮很近。
孟浩然解讀《建德夜泊》
這是壹首表達旅途憂傷的詩。前兩句,詩人的船停泊在煙霧繚繞的沙洲邊緣,當他看到夕陽西下,壹段新的旅行憂傷產生了。在詩人眼中,原野遼闊空曠,遠處的天空仿佛低在樹梢之上,使心情更加壓抑。只有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明月,似乎在主動接近人們,帶來些許慰藉。“世界有多寬,樹木離天堂有多近,月亮離水面有多近!”是流傳已久的名句,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孤獨憂郁的心情。
從句子“當我的小船在霧的停泊處移動”開始,“移動小船”意味著移動小船;“停車”是指通宵停車;“燕竹”,壹個朦朧的小洲。這句話直指主題,介紹了詩人欣賞風景的立足點。第二句“且日暮,舊憶始”“日落”意為黃昏,“憂新客”意為詩人身在異鄉,徒增愁苦。這句話描述了詩人欣賞風景的心情。
第三句是關於河的前景。“世界有多寬,樹木離天堂有多近”,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附近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是關於河流的特寫。"水中的月亮看起來是多麽的近啊!",河水清澈,倒映在河中的月亮似乎離船上的詩人更近了。這種特殊的景象只能在船上欣賞。在這個非常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詩人微妙的悲傷表現出來了。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感人的場面,後兩句是抒情的。全詩清淡有味道,有嚼勁。更多唐詩欣賞,請關註郭雪西固堂唐詩三百列。com。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物。據說有壹次,他去長安參加壹個文人詩會。他即興作詩,寫了兩句好詩,“魏雲是條淡淡的河,雨滴散落在梧桐上”。薄薄的雲朵輕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滴滴落在梧桐葉間。大家都印象深刻,都不寫詩了。
孟浩然《建德夜泊》賞析
這是壹首表達旅行憂傷的五行詩。前兩句說明地點和時間,後兩句描述妳看到的風景。全詩的意思很好理解:經過壹天漫長的航行,該停下來歇壹會兒了,把船輕輕地停泊在這個熱氣騰騰的小島的邊緣;夕陽西下,暮色漸起,遊子不禁增添新的憂傷。開放的袁野壹望無際,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木更低;河水清澈,但月影離船上的人更近...
“移舟”是因為天色已晚而不得不靠岸的無奈;“燕竹”是壹個霧蒙蒙的場景,是壹個黯淡未來的象征;“客家之憂”既有遠遊之憂,也有遇不到人才、沒有歸屬感的悲哀;壹個“新”字,道盡了漂泊的情懷;難道不是詩人覺得自己的人生無望的壹種反映嗎?“曠野”實際上是詩人將天地的廣闊與自己的孤獨進行對比,進壹步凸顯了漂泊孤獨的意義;“天低樹近”“月近人近”寫出了夜晚呆在江船上的獨特感覺,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這種“仿佛在景的邊緣”抓住了當下的獨特感覺。雖然全詩籠罩在蒙蒙的薄霧和寂寞的月光中,但全詩的意境似乎並沒有壹味的壓抑和蒼涼,“近”字讓人隱約感受到大自然的親切。無論妳的職業理想離妳有多遠,無論妳的親朋好友是否在身邊,無論妳的未來是否富足,今晚能和妳在壹起,難道不是上天的恩賜嗎?
“輕”是孟詩的景,“遠”是孟詩的意。“自然是最好的歸宿”,這也符合詩人壹貫的隱逸思想,值得我們細細體會和體會。更多唐詩欣賞,請關註郭雪西固堂唐詩三百列。com。
評孟浩然的《建德夜泊》
孟浩然的小詩很清新,文筆很有特色。詩的第壹句是平仄,是異體字,正則句是平仄,據說是異體字。其實古今詩人在寫作時更多使用這種變體,因為平仄甚至位置的互換,使整個句子更加舒緩,適合表達壹種從容淡定的心境。這個變體變成了七個字的變體。
五言詩有詩眼,是壹句話甚至壹首詩的重點。在這首詩裏,詩意的眼睛是冷漠的,新的,低的,近的。其中,新、低、近對漢字的提煉非常有用。它們既清新又不張揚,在平淡中顯得新奇。我們可以拿它們和《紅杏枝頭春意盎然》的“鬧”字比較壹下,就知道孟夫子在用字上的功夫是穩的。
孟浩然的詩特點是清淡,有人說沖淡。聞壹多先生說:妳看不到的,真的是孟浩然的詩。可以說是壹個解決方案。在我看來,孟詩歌的弱點恰恰在於它的詩性力量。別人寫詩,都恨自己不能把盡可能多的意象、寄托、寓意寫在壹首詩裏,而孟子卻反其道而行之,恨不得壹首詩的意思兩三句話就寫不出來。這和現在的摻水肥皂劇很像,但效果卻大不相同。以這首詩為例,如果說詩裏寫了什麽,無非是這樣壹幅畫面:月光下的江面上的壹只小船裏,坐著壹個遊子,天邊有幾棵樹。這樣的內容如果換成李白的慷慨,那壹定是壹大行,壹兩句就是大寫意。在孟夫子的筆下,已經變成了工筆畫,筆觸細膩細膩。
人在喧囂的世界裏,應該靜下心來,多讀讀這樣的詩,能反映自己的內心。更多唐詩欣賞,請關註郭雪西固堂唐詩三百列。com。
孟浩然《建德夜泊》簡介。
孟浩然是唐代詩人。他真名叫郝,字浩然。襄州襄陽現為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為沒當過官,所以又叫孟山都。他生在盛唐,早年就雄心勃勃要用天下。在經歷了仕途的艱難和痛苦之後,他能夠做到自重,不俗,終身隱士。曾隱居於鹿門山。40歲到長安旅遊,應該是進士提拔。他曾在國子監寫詩,名為龔青,為之擱筆。他的人生經歷比較簡單,詩歌創作題材不廣。孟的詩多為五言短篇,多為山水、田園、隱逸、遊歷等題材。雖然不是沒有冷嘲熱諷,但更多的是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為“王蒙”,遠不如王石的詩廣博,但有獨特的藝術造詣。孟浩然文集三卷,今編詩集兩卷。與另壹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並稱為“王蒙”。主要是寫田園山水詩。因為沒當過官,所以又叫孟山都。襄陽南門外的山川溪流南苑,有他的故居。曾隱居於鹿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