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後,舒婷去了福建上杭山村插隊。1972年底回城當工人。這首詩發表於1979年7月,但據說早在“五四”後不久的1976年4月24日就寫好了。這首詩歷史感很重,表達了壹種希望光明的痛苦。
兩個?內容主旨
全詩有四節。在第壹節中,詩人以深沈的悲涼和委婉曲折的筆觸追溯了祖國數百年貧窮落後的歷史。詩人用“破舊的老水車”“發黑的礦燈”等密集的意象概括了祖國長期的貧窮落後。第二部分描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國和人民並沒有因為“窮”而失去希望,只是希望太渺茫了很久,像“飛”的袖子裏的花,美麗誘人,還沒有落到地上。第三節,用壹組圖像,描繪了處於歷史轉折關頭的祖國形象。新的祖國已經站在了“雪白的起跑線上”。第四節再次強調了“我”與祖國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位“失落”又“沈思”的詩人熱血沸騰,她用發自內心的語言傾吐了自己獻身祖國的願望。
三點贊賞
1?圖像的新穎性
詩人從來不會在普通人關註的普通事物中發現美。如“老水車”、“礦燈”、“路基”、“駁船”,這些精挑細選、獨具匠心的意象,在以往歌頌祖國的詩詞中幾乎很難找到。全詩共有四個意象群。通過它們的遞進組合,既表達了祖國從苦難到重生的發展過程,又以壹種從迷茫到深思到沸騰的特殊情感過程表達了對年輕壹代的同情。
2?它體現了朦朧詩的壹些特征。
20世紀70年代末,壹批青年詩人以其新穎獨特的表達方式吸引了詩壇的註意。他們大膽探索詩歌的藝術領域,用標新立異的新的審美觀念和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強調詩人的主觀感受世界,運用大量想象的寫作方法,使詩歌從具體中抽象出來,追求詩歌的內在旋律;他們的壹些詩歌選擇奇特的意象,打破時空的秩序,捕捉瞬間的感受,運用跳躍的結構,運用象征和隱喻,使人不像過去那樣清晰易懂。這種詩歌被稱為“朦朧詩”,在詩歌領域引起了爭議。朦朧詩的出現是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背景的產物,是外來詩歌影響的結果。
與其他詩歌(附後)相比,舒婷的這首詩並不晦澀,但具有這類詩歌的基本特征,如重視詩人的內心表達,運用通感、意象、象征、比喻等奇特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