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周最經典的哲理散文是什麽?

周最經典的哲理散文是什麽?

記得回家的路嗎

活在當今世界,心安來之不易。這個世界充滿了機遇和壓力。機遇誘惑人去嘗試,壓力迫使人去奮鬥,讓人坐立不安。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壹切壓力,以閉門造車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年輕的心靈不要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趁著年輕去廣闊的世界旅行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需要防止的只是,我已經完全把自己交給了主宰的機會和壓力,我已經在世界上迷失了回家的路。

每到壹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就是四處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索這裏繁忙的街道和偏僻的角落。途中難免會暫時迷路,但壹定要自信能記住回住處的路線,不然會沒有安全感。我覺得生活也是壹樣。妳不妨周遊世界,建功立業,去探險,去戀愛,但千萬別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是妳的自我,是妳自己的內心世界。

求心安,前提是先要有頭腦。理論上每個人都有頭腦,但實際上不是。有壹些人,總是受外力的影響,總是活在喧囂的外部世界,從來沒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內心的平靜是不可能的。只有關註心靈,壹個人才會因為心靈受到幹擾而感到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平靜的需要。所以,擁有活出內在生命的天賦,或者養成這樣的習慣,是最重要的。有這種天賦或習慣的人都知道,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並不互相排斥,同壹個人可能兩方面都很豐富。不同的是,註重內在生活的人,善於把外在生活的收獲轉化為精神財富,而缺乏這種稟賦或習慣的人,往往在外在生活中迷失,人作為壹個整體是分散的。自我是壹個中心點。有了堅實的自我,壹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再比如,我們不妨說,壹個有著堅實自我的人,似乎有壹個精神上的知心朋友。他走到哪裏都帶著這個知心朋友,這個知心朋友會忠實地分享他所有的經歷,傾聽他所有的想法。

如果壹個人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在世界上作了壹次旅行,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那麽他就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世界無限廣闊,誘惑無窮。但是,屬於每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畢竟有限。妳不妨對壹切可能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妳也要早點在世界的海洋中拋下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壹個人無論多麽偉大,多麽平凡,只要符合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有壹個牢不可破的家。所以,他不僅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還會足夠清醒去面對各種機會的誘惑。當然,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人,壹定能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擁有內心的平靜。

1998?五

& lt& lt人與書之間> & gt

學了壹段時間尼采,經常有人問我:“尼采對妳的影響大嗎?”有壹次我忍不住回了壹句“相互影響,我對尼采的影響更大。”事實上,任何有效的閱讀不僅是吸收和接受,更是輸入和創造。這確實存在人和所讀的書之間的互動問題。我眼中的尼采形象,夾雜著我自己的經歷,是我接觸尼采作品之前就已經產生的。

近年來,我的哲學努力似乎有了明確的方向,那就是突破學術和概念的形式

態,讓哲學關心生活的根源,用詩歌溝通哲學。尼采的研究只是為我的追求提供了壹個便捷的表達方式。當然,我不否認讀尼采的作品讓我的壹些思路更加清晰,但同時也有我的氣質、性格、經歷等因素,包括我過去的閱讀經歷。

有的書改變了世界歷史,有的書改變了個人命運。回想起來,書在我的生活中並沒有那麽戲劇化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日積月累的。我說不上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麽,也不太相信各種“天下第壹”。我只能說,有壹些書,在不同的方面激起了我強烈的* * *感,在我的心路歷程中留下了痕跡。

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報考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當時在我就讀的上海中學是壹個驚喜,因為學校有重理輕文的傳統,班裏只有我壹個人報文科。我壹直是班裏的數學課代表,理科基礎還不錯。同學老師幾乎都用憐憫的目光看著我,後悔我誤入歧途。我不這麽認為,以為自己不能壹輩子生活在壹個與生活無關的專業角落裏。帶著包含人類所有知識的可笑貪婪,我選擇哲學作為“高於壹切科學的科學”,這不是壹個專業的專業。

然而哲學系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有趣,死板枯燥的哲學課很快就讓我厭煩了。我成了最不勤奮的學生之壹,“無所事事”,沈迷於看課外書。上課的時候,書桌上放著艾思奇編的課本,但是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蔔生等。在桌子下面,他們很著迷。老師上課問我問題的時候,我站起來問他想幹什麽,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我很慚愧的說,我學了幾年哲學,哲學書看的不多,但小說詩歌看的不少。我也沈迷於寫詩,寫日記,積累感情。現在看來,我當年在文學方面的閱讀和寫作沒有白費。他們讓我的精神走向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我不再以求知為最高目標,而是更加珍惜生命本身,珍惜對生命的理解。這個認識對我後來的哲學追求很重要。

我上北大的時候正值青春期。壹個人在青春期讀什麽書,不是壹件小事。書籍、友誼和自然環境構成了精神發展的特殊氛圍,其影響是終身不可磨滅的。幸運的是,這三個方面我都遇到了。優秀的外國文學名著、才華橫溢的朋友、美麗的燕園風光陪伴著我,激發著我求真愛美的心,也讓我越來越厭惡空洞醜陋的哲學教條。如果我學了這麽多年哲學,沒有被哲學腐蝕,我應該感謝文學。

我對哲學的興趣大概是受文學的影響。文學與生活有著不解之緣。我看重人的命運、個性和主觀心態,所以在哲學上尋找類似的東西。最早讓我明白哲學真諦的書,是古希臘哲學家的作品集,赫拉克利特的《我為自己尋找過》,普羅泰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的《沒有第壹次檢驗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這就像矗立在抽象概念迷霧中的三座燈塔,照亮了被遮蔽已久的哲學古道。我也更喜歡懷疑論的哲學家,比如笛卡爾和休謨,因為他們教會我警惕壹切看似客觀的絕對真理體系。不幸的是,哲學家在批判先於自己的哲學體系時,往往充滿懷疑,但壹旦建立了自己的體系,就容易陷入教條主義。相比之下,文藝作品可以保持模糊性、不確定性和開放性,並不勤於對宇宙和生命的奧秘給出壹個終極答案。

長期的文化禁錮,讓我這個哲學系的學生無法閱讀尼采或者其他現代西方人的作品。上學的時候只是偶爾看壹下蕭乾翻譯的《查拉圖斯特拉》,因為是文言文翻譯,翻譯起來比較難,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直到大學畢業後很久,我才有機會系統地閱讀尼采的著作。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發現的喜悅,因為我對生活的思考,對詩歌的熱愛,對學術哲學的質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共鳴。心血來潮,開始了尼采著作的翻譯和研究,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現在,我正準備和尼采說再見。

讀書就像交朋友,再投緣的朋友,在壹起太久也會膩。書籍是生活的好朋友,但也僅此而已。妳得走自己的路。在這個旅途中,人與書之間會有相遇、分離、重逢、告別、盡快戀愛、對立、誤會,他們的關系就像人與人之間壹樣微妙,給生活增添了這樣的趣味。也許有些人對壹本書或壹個作家壹見鐘情,彼此深愛,甚至白頭偕老。我對讀書沒有那麽強烈和忠貞的愛。如果臨終時刻到來,我相信不僅僅是我的親人朋友,還有壹批知心朋友的好書都會讓我感到苦澀。但盡管如此,我還是不願意和任何壹本書或任何壹個我喜歡的作家呆太久,所以我深受影響,失去了自己對書和人的影響力。

1988?五

& lt& lt孔子的《灑脫》> & gt

我喜歡看休閑類的書,即使是嚴肅的書,我也不妨當休閑類的書來看。比如《論語》被林語堂當成孔子的八卦來讀,他讀了很多幽默。這種閱讀方式很合我的口味。最近也看了這位聖人的話,發現孔子是壹個很灑脫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非常重視工作和倫理,是壹種非常入世的文化。但作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實對功利相當淡泊,對倫理也相當靈活。這兩個方面可以

用兩句話來代表,那就是“君子無能”,“君子無情”。

孔子是壹位學者。壹般的讀書人寒窗苦讀,心裏掛著壹個目標,就是有朝壹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混個穩定的職業。說壹個人沒有價值是很忌諱的,就是說他壹文不值。孔子坦言,真正的人是不配的。誠然,有人嘲笑他博學多才,缺乏專業知識。他自嘲說,那我就專門開馬車吧。

其實孔子對讀書有自己的看法。他主張讀書要以興趣為基礎,不贊成為了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樂者”)。他還主張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貶低那些沽名釣譽的庸俗文人(“古之士為己,今之士為人”)。他多次強調,壹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不考慮外在的功名和經歷,類似於《論語》中至少重復了四次的“不愁不自知,但求自知”的說法。

“君子不為器”這句話,既表達了孔子的治學觀,也表達了他的人生觀。有壹次,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聊天,請他們談談自己的誌向。其中三人表示,他們想成為軍事戰略家、經濟學家和外交官。只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在明年春天的三月輕裝出發,交幾個朋友,在河裏遊泳,在林間乘涼,壹路唱著歌回來。孔子聽了,嘆道:“我的想法和曾點壹樣。”《聖徒的嘆息》生動地表達了他未受汙染的精神,這極大地感動了兩千年後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家之壹,並將他的名字改為“聖徒的嘆息”以紀念它。人生在世,何不做個工具,做個家?只要活得悠閑,不是比切片更好嗎?

壹般來說,學術界認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於“仁”是什麽,眾說紛紜,但都說不清倫理的範圍。孔子重視人倫是事實,但他畢竟是智者,只要壹個人足夠聰明,就絕不會看不透壹切倫理規範的相對性。所以“君子無仁有夫”這句話出自孔子,他不把“仁”作為壹個理想人格的必要條件也就不足為奇了。有些人把仁慈歸因於忠誠和寬恕。事實上,孔子從不提倡愚忠和過度寬恕。他總是區分“國家有辦法”和“國家沒有辦法”。“國家無路”的時候,他可以逃(“騎叉浮在海上”),逃不掉的話,不如少說話(“談太陽”),還不如裝傻(成語“蠢”出自《論語》,原意不是形容徹頭徹尾的愚蠢。他不喜歡基督,當妳的左臉被打,他要妳把右臉送上去。有人問他要不要“以德報怨”,他問:那要用什麽來報德呢?然後他說,應該是以怨報德,以怨報德。

孔子真的是壹個很通情達理的人。他有常識,知道極限,壹點也不偏執。“信”是他親自規定的“仁”的內涵之壹。但他明確說“言必行,行必果”,這是壹個刻板小人的行為(《我是小人》)。關鍵是“必須”兩個字沒有變通的余地,把老先生惹火了。他也反對過於謹慎。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也出自《論語》,但孔子並不認同。他說再想想就可以了。

或許孔子不灑脫,我只養壹面。畢竟有這壹面是令人愉悅的,讓我心安理得的承認孔子是壹個合格的哲學家,因為哲學家都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怎麽可能灑脫呢?

1991?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