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年,為了彌補北方的損失,金玄宗推行“失北補南”的策略,派20萬大軍進攻南宋。金兵分三路南下,在陜西、荊湖、淮南同時出擊,與宋軍展開了激戰。
1206年,南宋撕毀《龍興和談》,出兵13萬,北探中原,結果慘敗。辛棄疾描寫“劉義隆北伐”的詩,諷刺了南宋因倉促北伐而導致的失敗。
北伐失敗,南宋不得不和金國講和,稱金國安為叔,年薪30.2萬,帛30萬,另賠償軍費300萬,以求“和嘉定講和”。
晉國朝廷拿到南宋的“新年幣”後,歡呼雀躍,過著奢華的生活,陶醉於金錢。然而,金國很快就陷入了困境。1206年,鐵木真召開胡力勒臺會議,建立蒙古汗國,史稱成吉思汗。接著,成吉思汗又派兵南下攻打西夏和金國。
蒙古戰士所到之處,遊牧民族壹觸即潰,無依無靠。葉虎嶺之戰,45萬遊牧民族潰敗,傷亡過半。蒙古將領迅速攻占衡州,繳獲戰馬數十萬匹。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缺少馬匹,不得不改變腳步。成吉思汗縱橫中原,攻城略地,金國失去大片土地。木華黎管理中原時,目標是攻城略地,徐進的壓力很大。
1214年,金玄宗為躲避蒙古騎兵,放棄燕京,遷都開封。此時的晉國皇帝,驚恐如喪家之犬。金兵失敗,南宋不再“賠”銀,年幣也沒了。對此,金玄宗非常生氣,派使者到臨安申斥南宋的“侄子”。
如果沒有“舊硬幣”,郭旭的情況會更加困難。這時,成吉思汗遠征西域,攻打花剌子模。蒙古主力轉移,金玄宗決定收拾南宋。兩條戰線作戰是軍事家的大忌。他的大臣反對攻打南宋,但金玄宗不聽。金玄宗認為南宋很弱,很容易被打敗。
北方失去的土地,可以從南宋開始“補償”。金玄宗看不起南宋,在技能虎高啟的鼓勵下,發兵南下。1217年,成吉思汗剛剛西進,金玄宗就派大將吳顯率領65438+萬大軍南下攻川,大敗。
金兵主力動員,山東紅衣軍主動出擊,李全攻城。木華黎繼續從北方進攻,蒙古騎兵進入陜西、山西。兩條戰線作戰,“失北補南”是失敗的,金玄宗嘗到了失敗的苦果。這時候金玄宗妥協了,想和南宋講和,恢復“隆興和談”的協議。全年貨幣減少65438+萬,被稱為“大叔”,被拒絕了。
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彌補北方的“損失”,金玄宗決定訴諸武力,投入更多兵力,迫使南宋接受和談。1219年,金玄宗調集20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南宋,同時在陜西、荊湖、淮南等地發動進攻。
20萬遊牧民族南下,精英不多,但對付南宋問題不大。仆散安貞東路軍,破六城,前鋒抵江北。金兵東路進展順利,宋軍瀕臨崩潰。宋寧宗如坐針氈,打算乘船出海以避開他的仆人。
仆人聖安貞擅長戰鬥,祖父仆人聖鐘毅和父親仆人聖派都是著名的士兵。1163年,三浦擊敗南宋名將李顯忠,逼迫宋孝宗簽訂《龍興和會》。爺爺會打仗,孫子輩的仆人也不差。他不僅所向披靡,還俘虜了宋朝80多個皇族。仆人聖安貞對囚犯很好,但金玄宗不滿意,處決了仆人聖安貞。這是後話。
仆聖能戰,但金兵大軍有個弱點,就是補給線太長,而且還要經過李的敖軍防區,後方不穩。取金兵南下,李全派兵攔截撤退的金兵,奪取糧食和物資。仆聖安貞調兵來援,但李權早已擊潰了金兵的運糧隊伍。
東路的金兵沒有糧食,被迫返回。李全半路設伏,牧民猝不及防,損失慘重。東路敗了,西路公交六安也受挫了。起初,大巴鸞攻下了連潔、豐州、興遠、武秀關、洋縣、大安,以及魏鎮關中。
布思魯昂狂妄自大,看不起宋軍,連戰連勝之後,有輕敵之心,沒有認真采取防範措施。金兵疏於防備,張巍?乘機突襲,夜間出動敢死隊,燒毀金兵營寨,放火燒了金兵糧食,又給了公車六安壹擊。
沒有糧食,金兵士氣低落,不得不逃往北方。張巍?派兵追擊,殺了數千人,巴蜀逃走了。東路、西路潰敗,中路軍還在苦苦掙紮。中路是主力,有10萬大軍和眾多精兵,統帥是萬艷。
洪雁訛詐的重點是進攻棗陽。他命令他的士兵挖戰壕,從內部圍攻這座城市,抵抗來自外部的援軍。在壕溝外面,到處都是樁和柵欄,棗陽被完全包圍了。棗陽守將是之父孟,著名的軍人。在金兵到來之前,蒙已經加固了城池,鑄造了武器,儲備了糧草,足以打持久戰。
洪雁可以強攻棗陽。孟組織軍隊進行反擊,並派人向尋求幫助。趙方善於戰鬥,足智多謀。他沒有直接增援棗陽,而是派專員胡再興、郭旭各率三萬兵馬攻打唐周、鄧州,並攻打金兵的糧庫。
唐周和鄧州遭到攻擊,但萬艷能夠迅速派遣軍隊營救他們。結果半路被伏擊,損失慘重。在棗陽城下,洪雁待了90天,糧食耗盡,士兵疲憊不堪。鄧州和唐周的糧食再次被燒毀,金兵軍隊處於劣勢。趙方抓住機會,調動隨從,回到郭旭,在棗陽城外突襲金兵,在城南大獲全勝,宋軍士氣高漲。
孟乘勢打開城門,領兵沖殺,又與胡再興、聯手,從背後夾擊金兵。完顏大敗倉皇而逃,三萬余人被殺於金兵大軍之中。“三路攻宋”失敗,金玄宗不僅沒能迫使南宋接受和談,得到南方的“賠償”,還損失了不少精銳部隊,加快了滅亡的步伐。
參考書目:晉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