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鵝,白天鵝,彎頸,噴火上天。
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綠色的水中;紅色的腳底,撥動著清澈的水。
這是初唐四傑之壹的羅七歲時的作品。《鵝》前三個音的重復,充滿了童趣的牙牙學語,對鵝的形象和動作的直白描述十分生動。這是每壹代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就伴隨著他們長大的壹首詩。
2、《絕句》杜甫
“兩黃鸝鳴翠柳,白鷺連天”
我的窗戶框住了白雪覆蓋的西山景色。我的門經常對向東航行的船只說“再見”
兩只黃鵬在綠柳中歌唱,壹行白鷺高飛在藍天上。從窗口可以看到西山上常年積雪,千裏之外的東吳來的船只都停在門前。安史之亂後,杜甫回到成都草堂。那時,他身心都很放松,黃鸝在楊柳枝上歌唱,白鷺在晴朗的天空飛翔。面對這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他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
3.杜甫,孤獨的鵝
壹只孤雁不想喝水,拒絕進食,只是低飛,渴望它的同伴。
大雁消失在雲海中,誰會憐惜天空大雁?
壹只孤雁不吃不喝,壹邊飛壹邊呼喚同伴。誰憐惜天邊壹只孤雁影,迷失在萬裏的雲霧裏?杜甫晚年多病,老友四散,處境艱難。他孤獨寂寞,不知何去何從,內心充滿了挫敗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