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量多:《全唐詩》是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共收詩48900余首。唐代的書籍主要是手抄的。歷經八個世紀,仍有近五萬部作品代代相傳,可見這些作品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
二是作者範圍廣:從皇帝到將軍,到小販、仆從、鼓吹者,從老人到幾歲的孩子,還有外國作者。其中傳世專輯691張(明人統計)。不僅有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還有王維、白居易、李賀、李商隱、杜牧等壹大批優秀詩人。唐詩的水平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第三,題材多樣:政治、經濟、戰爭、宗教、宮廷、官僚、科舉、婚姻、親情、友情、漂泊、鄉愁、山水、田園、動植物等社會和自然現象的方方面面,唐詩中都有寫。正如聞壹多所說:“生活中凡是用詞的地方,都是以詩的形式寫出來的,這樣就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包含在詩裏了。”
第四,體系完備:樂府、古體詩(包括五言、七言、雜言、四言)、絕句、格律詩、雜言、歌曲、近體詩,在唐代都已成熟,出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有的人寫楚辭,有的詩孕育了“詞”的體裁。
嫻熟的手法:豐富的意象,自由大膽的想象,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是藝術的基本規律。詩歌歌唱生活,借助具體的意象表達真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