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紅
我和楊先生很熟,所以讓我直說吧。散文比詩歌好。2017,17年2月下旬,我在壹個短暫的學習期間認識了他。他在2017第47期的微信平臺“詩苑”給我發了壹本他的詩集(總號146)。主旋律是“這個秋天,我急著換靈魂”。從他的發言中,我記得我在閱讀後與楊先生交換了意見。我以為可能是對他個人來說實現了徹底表達、短暫放空、膚淺放置的意義的作品,說明他受到了很大的約束和壓力,但是這樣的情緒和作品太時尚了,沒有人懷疑我的名字被標上了。
這次集中閱讀楊先生的散文集《封存的回憶》(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65 438+2002年6月),感覺他在散文寫作方面有壹定的功力和不錯的心得。他的創作量不小,質量在壹定水平以上,可見他對散文的用心和偏愛。總的來說,他的散文是坦誠的、臨場的、陽光的、感傷的,他用心發現和表現了生活中許多積極的、多元的趣味,這些趣味是他獨特的人生痕跡、人生體驗和意義感悟,他傾註了自己的觀察和認知。這些文章都是建立在生活基礎、自我感受和時間沈澱上的。他們不驕不躁,不張揚,紮實樸實,自然流暢。我想在這樣的文章上署上我的名字,這是笨拙的抄襲。這是壹份只屬於楊先生的文本。
楊先生的散文多描寫家鄉的事,母愛的偉大,父愛的深沈,同事親人的情誼,工作生活中的感受,尤其是過去的農村生活,約占封存記憶的壹半。他從自己的感受出發,生動地描述了當時生活的艱辛、精神的詩意和人類力量的美好。那是“西海固”作家乃至國內同齡作家的共同經歷。這些感受和經歷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可以是互動的,也可以是普遍的。楊不僅寫了自己“倒著穿鞋跑風車”的親身經歷(《童年的風車》),還寫了那個時代人們家庭生活的集體體驗(《故鄉的影子,或者說是獨白》),由此引發了兩個思考:壹是如何將集體體驗以個性化的方式呈現,如何避免體驗呈現中的狹隘、矮化、平庸和野心。二、個人經驗如何有效升華為集體經驗?我想以上兩點,可能還是需要作家深入理解和把握時代精神、社會主題和群體特征,深入分析和感受現實生活和個體生命,在私人體驗中盡力增強承載時代主題和現實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在楊的《封存的記憶》中,個人經驗是主要的表達方式,但也有效地承載了時代的集體經驗。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濃淡,如何做得更好是所有作家面臨的命題,需要用新的更好的實踐來回答。
在這裏,我選擇兩篇我認為比較優秀或者異類的散文。《壹捆露白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講述了作者在當老師的時候,為了保證全班平均成績優秀,辭退了壹個差生的故事(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之前,這樣的事情是可能的)。後來遇到壹個在菜市場賣菜的窮學生,發現她從小失去了父親,肩負著幫助生病母親維持七口人生活的重擔。她感到羞愧,無法彌補。我放不下的是壹個窮學生和他媽媽堅持要送給對方的壹捆白菜的故事。白菜被曝光,揭示了他們生活的艱辛,也暗示了作者的情感濕潤——“到目前為止,我對自己的錯誤感到不安。”這部作品有可能成為傑作。
《三百年前的雪》有別於楊的其他作品,它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抒情性。《三百年》的時間視界,也突破了他其他散文“壹件事壹件事”的時間視界,釋放了壹些散文寫作的野心。本文以倉央嘉措這壹歷史題材為切入點,探討了作者的抒情能力和詩意情懷。也許是作者平時的寫作態度過於“誠實”和正直,抑制了他在這方面的天賦。這篇雜文是他突破自我的有效實踐,在他整體“務實”和“停滯”的寫作主題和風格中具有個性和重要性,也是作者才華多元化的明確方向之壹。
最後,回憶壹下作者取的標題“封存的記憶”,意思是告別記憶,走向新的開始。我期待楊先生多寫點文章,因為我們處在壹個更好更新更復雜的時代和生活,這裏離不開文學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