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詩歌本來就沒有韻,韻是從東方學來的。為什麽單韻傳到西方,發展成復韻?大概是因為印歐語的單詞有長有短,音節結構不如漢語整齊,重音位置多變,導致詩末長短不壹,為復調的出現創造了條件。有些線以重音結尾,有些線以非重音結尾。它們之間如何押韻?-那妳得用兩套押韻。
音節由音素組成,音素是語音中最小的不可分解單位,是字母組合後的發音標記。音素靠聽覺識別,字母靠視覺識別,音素屬於發音系統,字母屬於拼寫系統。
音步又稱音步,由音節組成,即英語(適用於整個印歐語系)詩歌中的音步通常被定義為節奏的長度,是詩歌節奏的基本單位。表現詩歌節奏的音組。亦稱韻或韻。詩歌其實有兩個系統。壹個是音系,用節奏表達,節奏用節奏的形式表達,就是韻步;二是拼讀系統,用音節組合和韻步數來表示。這兩個系統交織在壹起,不可分割。只有兩者結合起來,詩歌才有自己的存在形式,才有韻美和形式美。
不同風格的西方十四行詩之間的差異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押韻位置和方式(即押韻形式)的不同。人們提到它時,往往會先註意哪壹行與哪壹行押韻,但很容易忽略它的結構。其實,韻與結構密切相關:韻可以把幾行詩連成小節,韻變可以把不同的小節分開。押韻的功能,在壹定程度上是為詩歌的結構服務的。
因此,對於十四行詩,我們應該首先研究它的內部結構,然後我們才能研究押韻及其在翻譯中的傳播。就結構而言,彼特拉克是兩個四行加兩個三行,莎士比亞是三個四行加壹個兩行。我們首先需要確定這個框架。至於怎麽實現幾行的押韻,那就是下壹步的事情了。
說到西韻,可以重點說壹下四言詩。因為在西方詩節中,絕句是最常見的典型詩節。四行詩有四個韻腳:
交韻方案又叫“交韻”、“斷行韻”——壹三行、兩行、四行(abab);
圍韻方案,又稱“尾韻”、“抱韻”——壹四行、二三行(ABBA);
行韻方案,又稱“連韻”——壹兩行、三四行(AABB);
Ovrlap押韻方案,又稱“疊韻”——兩行押韻(AA)。
因為音樂和聲的需要,十四行詩的格律也相當嚴格,有些地方的苛刻(如押韻要求)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古詩詞。
自歐洲進入文藝復興以來,這種詩風被廣泛使用。意大利詩人彼得拉克成為使用十四行詩的最重要的代表。他壹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被收入《歌詞集》,獻給他的愛人勞拉。在他的十四行詩中,每首詩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由兩首十四行詩組成,第二部分由兩首十四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排列。其押韻格式有阿巴、阿巴、CDE、CDE或阿巴、阿巴、CDC、DCD和阿巴、阿巴、CDC、CDC等格式。每行有十壹章,通常是抑揚格。
十四行詩的起源可能源於13世紀西西裏宮廷詩人中吟遊詩人愛情詩的影響。然後它傳播到托斯卡納,在那裏,它在他的“canzonieri”中達到了最高的表達,這是壹系列寫給“勞拉”的愛情詩,他理想化的愛。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工整,音韻優美,主要內容是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義。他的詩歌在內容和形式上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當代意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壹些詩人都把彼得拉克的詩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並試圖效仿。每首歌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由兩首四行詩組成,第二部分由兩首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排列。因此,人們也稱之為彼得拉克的詩風。
16世紀初,十四行詩傳到英國,非常流行。到16世紀末,十四行詩已經成為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體裁。著名的十四行詩,如悉尼和斯潘塞產生。莎士比亞進壹步發展和豐富了這種詩歌風格,壹生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莎翁的詩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壹對對句組成,即以四、四、四、二排列,其押韻格式為阿巴布、CDCD、EFEF和GG。每行有十個抑揚格音節。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彼得拉克更進了壹步,主題更加生動豐富,思想曲折,運用自如,常常在最後壹對對話中指出問題的含義。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寫了壹些優秀的十四行詩。
亞歷山大詩體,又稱“十二音節詩體”,因中世紀法國亞歷山大傳說中采用這種詩體而得名,每行十二個音節,抑揚格五步詩體(有時稱為抑揚格六步詩體,但在法國詩歌中,壹般只稱音節,不稱格律)。但準確來說應該是“亞歷山大格”,因為嚴格來說不是詩體,而是詩格或詩行(抑揚格五音格式)。翠綠寶石是法國詩歌中最重要的詩體(詩行)。這種風格多用於龍沙的愛情詩,古典悲劇和喜劇,雨果的重要詩篇。法國格律詩不講究步調,但很註重詩行中音節數的順序,從雙音詩到十三音詩都有。當然,十二音詩是用的最多的詩。為了促進和加強詩歌節奏的和諧性和鮮明性,律詩嚴格規定了“半逗比法”,即把詩歌的所有詩行分成兩半,中間停頓相當半個逗號,形成特殊的音律。對於十二音詩,也就是在兩個六音節之間使用時,就形成了“半揶揄法”。在法國古典詩歌中,半揶揄法則是無論如何都不允許被打破的。
普希金創立的“奧涅金詩歌節”:每首詩節包含十四行,每行包含四個輕重音步,每個音步兩個音節;這十四行中有的以輕聲結尾,稱為“陰韻”,有九個音節(最後壹個輕聲音節不構成音步);有些每行末尾有重音的人稱之為“楊雲”,有8個音節;陰陽轉韻規律與行間押韻規律有著嚴格的協調性。這些十四行詩的押韻規律是:阿巴布,CCDD,EFFE,GG;而押韻轉換的規則(每行用不同音節表示)是:9898,9988,9889,88。13年底,十四行詩文體的使用從抒情詩擴展到敘事詩、甲骨文詩、政治詩和諷刺詩,用韻格式逐漸變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中世紀意大利西西裏詩派詩人亞科博·達·連蒂尼(生於不詳年份,約1246至1250)是第壹個采用這種詩歌形式並使其具有嚴格格律的作家。十四行詩有固定的格式。它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部分是兩首十四行詩,第二部分是兩首十四行詩,* * *十四行詩。每行詩通常是11音節,抑揚格。每壹行的結尾都有壹個帶腳的韻腳,它的排列是:阿巴布,阿巴布,CDE,CDE。它是當時意大利抒情詩中的壹種流行體裁,與民謠和抒情短歌齊名。
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彼特拉克是這種詩歌風格的主要代表。他壹生寫了300多首十四行詩。他繼承了“西西裏詩派”和“溫柔新體詩派”的傳統,以浪漫的激情、優美的韻腳、絢麗的色彩表現人物多變曲折的感情,為新時代註入了人文思想。其押韻格式有阿巴、阿巴、CDE、CDE或阿巴、阿巴、CDC、DCD和阿巴、阿巴、CDC、CDC等格式。每行有十壹章,通常是抑揚格。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在藝術上更加完美,成為後來其他國家的詩人競相模仿的重要詩歌風格,對歐洲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意大利十四行詩也叫彼特拉克。
十四行詩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非常盛行。美第奇、米開朗基羅、博瓦多、塔索等詩人都是優秀的十四行詩作家。後來成為“馬裏諾詩派”和“阿卡迪亞詩派”最喜歡的流派。早期浪漫主義詩人擺脫了傳統的框架,追求自由和非正式的詩歌形式。十四行詩曾壹度被忽視,但在19世紀下半葉復興,卡爾杜奇和鄧南遮留下了傑作。20世紀繼續流行詩歌創作。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文學的影響下,十四行詩被傳入法國、英國、德國和西方,並適應了各種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馬洛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國。裏昂學派詩人拉貝和七星派詩人朗薩、杜貝爾的作品,使十四行詩成為16世紀法國詩歌的重要形式。
16世紀初,薩裏和沃爾特將十四行詩引入英國。詩的格式演變為三首四行詩和壹對對句,押韻方式為阿巴布、CDCD、EFEF、GG。在這種類型之外還出現了其他變體。英語類分為三段,四句,最後兩句。後兩句通常與前兩句差別很大,變化比意大利語課的第九句更劇烈。16年底,十四行詩成為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風格之壹,產生了西德尼和斯潘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莎士比亞進壹步豐富和發展了這種詩歌風格。他的十四行詩風格(又稱伊麗莎白風格)也是由三首十四行詩和壹對對句組成。其特點是形象生動,結構巧妙,音樂性強,易於聯系。往往在最後壹對對句中概括內容,點出主題,表達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因寫出優秀的十四行詩而享有盛名。壹般英語十四行詩的韻腳有:A-B-A-B,C-D-C-D,E-F-E-F,G-G(稱為“莎翁風格”或“伊麗莎白風格”),或者更嚴格地說是A-B-A-B,B-C-B-C,C-。
十四行詩傳入德國較晚。奧皮茨在《德國詩論》(1624)中最早倡導十四行詩,並制定了詩歌格律的規則,對德國詩歌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作用。歌德和浪漫主義詩人也非常重視這種形式。
普希金是俄羅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擅長各種文學體裁。他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的太陽”,他的詩歌也是光彩奪目,美輪美奐,風格多樣。他根據文藝復興以來流行的十四行詩格律,參考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國不同詩人所寫的其十四行詩風格的變化和發展,並考慮到俄語詞匯的音節重音特點,創造性地制定了“奧涅金詩歌節”這壹獨特的格律。普希金在詩歌形式上對歐洲詩歌傳統的繼承和發展,與其作品對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文學中人文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奧涅金詩歌節》規定,長詩的基本單位是詩節,每節包含65,438+04行,每行包含4個抑揚格音步,每個音步有兩個音節。在這14行中,有些行以輕聲結尾,稱為“陰韻”,有9個音節(最後壹個輕音節不構成音步);有些每行末尾有重音的人稱之為“楊雲”,有8個音節;陰陽轉韻規律與行間押韻規律有著嚴格的協調性。這些十四行詩的韻律是阿巴布、CCDD、EFFE和GG。每行音節數是9898,9988,9889,88。這些嚴格的規則交織在壹起,構成了“奧涅金詩歌節”獨特的格律特征。前四行是壹個整體,押韻;第二個四行韻其實也可以看成兩行。更大的問題是最後六行。可以分析為有韻的四行加兩行,也可以分析為相互關聯的兩三行。可以認為包括了四個韻:橫韻、抱韻、順韻、疊韻,也可以認為是四加四加三加三的結構。與彼得拉克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相比,它有自己獨特的美。在普希金之後,在俄羅斯文學史上,只有他當之無愧的繼承者萊蒙托夫用這種格律寫了壹部詩體小說《財政局長唐伯夫夫人》,有50多節(葉甫蓋尼·奧涅金有420多節,還有其他壹些手稿)。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詩人敢要求。可以說“奧涅金詩歌節”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十四行詩在早期漢語中被音譯為上萊體,後被意譯為“十四行詩”,但新譯本不準確。首先,十四行詩通常是十四行,但也有變奏。比如莎士比亞的154首十四行詩中,第99首有15行,而第126首只有12行。此外,“十四行詩”的標題不包括十四行詩的其他特征。這也可能反映了用中文翻譯外國詩歌體裁時的情況和選擇。Sonnet這個詞可以追溯到拉丁語sonus,所以和英語單詞sound和song的詞根關系密切。它直接由意大利語sonetto演變而來,中世紀時還與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語中的sonet(短歌)有關。簡單來說,十四行詩是指壹種抒情短詩,壹般有14行,每行都有特定的節奏,行與行之間有固定的押韻格式。十四行詩的格律主要包括行數、押韻、音節、聲調、結構等。壹、行數:要求十四行,每行不壹定是完整的句子。有時候為了押韻,把壹個意思連貫的句子分成兩行,但是每行的字數不壹定壹樣。二、結構:壹般分為兩部分。不同詩的前後部分的行數是不壹樣的。彼得拉克風格由兩個絕句(***8行)和兩個三行詩(***6行)組成。斯賓塞體和莎士比亞體由三首四行詩(* * 12行)和壹首兩行詩(* * 2行)組成,“奧涅金詩歌節”由兩首四行詩(***8行)和兩首三行詩(***6行)或三首四行詩(* * 6544行)組成。極端的有雪萊的十四行詩,由四首三行詩(***12行)和壹首兩行詩組成。3.押韻:是十四行詩的難點和特色之壹。十四行詩基於不同的詩歌風格:彼得拉克風格4到5首,斯潘塞風格6首,莎翁風格7首,《奧涅金詩歌節》7首。英語詞匯壹般由多音節詞組成。韻是指每行最後壹個字的最後壹個音節,按規定稱為韻。每種風格前後部韻的排列為:彼得拉克風格阿巴、阿巴、CDC、DCD (4韻)或CDE、CDE (5韻),屬於韻;斯潘塞的文體是ABAB、BCBC、CDCD、EE,後兩句是對句,屬於押韻;莎翁的巴巴、CDCD、EFEF、GG屬於雌雄同體(7韻),後兩句是對偶;“奧涅金詩歌節”ABAB,CCDD,EFFE,GG,押韻,跟韻,抱韻,疊韻都準備好了(7韻)。第四,輕重音的搭配。中國的格律詩是絕句,要求每首詩平仄均勻,使音調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十四行詩不要求每行詩數相同,但要求步調壹致,兩個音節,壹輕壹重,斯潘塞和莎翁要求五步,每行65,438+00個音節。彼得拉克風格要求11音節;法語需要12個音節。奧涅金詩節的結尾是輕音,稱為“陰韻”,有九個音節(最後壹個輕音不構成音步);壹些以重音結尾的人稱之為“楊雲”,有8個音節。十四行詩在西方廣為流傳。除了意大利(以彼特拉克為代表)和英國(以莎士比亞為代表)之外,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德國、波蘭和俄國也有人寫十四行詩,但成就不如前者。中國新詩詩人主要模仿他體詩和莎士比亞詩。壹般認為中國寫十四行詩成就最大的應該是馮至,他的主要作品是十四行詩。曾任同濟大學教授、附中主任的馮至,大概是同濟歷史上最有名的文學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