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七律長征的結構特征

七律長征的結構特征

七律長征的結構特征如下:

是按總分段寫的:“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有閑。”是“總”;“五嶺曲穿細浪,烏蒙走泥球。金沙水暖於雲崖,大渡橋寒於跨鐵,我喜歡千裏山中雪。三軍之後,我將盡我所能。”解釋“總”是“點”。

七律長征表達了詩人的喜悅和豪情,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

七律長征是壹首七言詩,選自毛澤東的詩。這首詩寫於1935和10年,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渡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壹年來克服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和戰鬥的豪情。

原文如下: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雲崖暖,大渡橋鐵欄寒。

很高興看到岷山白雪皚皚,綿延數裏,我們的戰士們越過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翻譯如下:

紅軍不怕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看得很普通。

在紅軍眼裏,連綿的五嶽不過是微波波的起伏,雄偉的烏蒙山不過是泥丸。

金沙江泛著濁浪,拍著高聳的懸崖,冒著熱氣。大渡河上危橋的橫架正在搖晃著高高懸掛在空中的鐵索,寒意陣陣。

更令人欣慰的是,當我們踏上白雪皚皚的岷山時,紅軍跨過之後,每個人都在微笑。

對文字的評論如下:

⑴七律:七律是格律詩的壹種,每篇壹般為八句七言,分為首聯、駢聯、頸聯、尾聯四部分;甚至句子的最後壹個字是偶數,第壹句的最後壹個字可以押也可以不押,必須押韻到底;句內和句間要強調平鋪直敘,中間四句照例要用對仗。

⑵長征:1934、10期間,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途經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陜西等十壹個省份。,並戰勝了敵人的多次包圍和攔截,戰勝了無數次軍事、政治和自然災害。

(3)難度:艱難險阻。

擴展數據:

1934 10中國工農紅軍為了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前七法是紅軍戰士過岷山後,長征結束前不久寫的。作為紅軍的領袖,毛澤東經受了無數次考驗。現在,黎明即將來臨,勝利在望,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定稿於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