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妳最討厭當前教育領域的什麽形式主義?有什麽壞處?

妳最討厭當前教育領域的什麽形式主義?有什麽壞處?

1.職稱評定。各種書面材料,壹式三份,由見證人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明知道是假的,但還是要做!所有提交的書面材料都有將近半尺厚。早些年用的是文件袋。現在人事單位直接賣統壹包,又厚又重!這還不算,同樣的文字材料還要上傳到網絡,交文字材料的時候還需要電子u盤!真的無語!

2.各種教師培訓。老師都是自上而下的。從上到下,有的只把師資培訓寫在文件上,只要以後上級檢查的時候有內容就行。至於是否有效,就不考慮了。壹些地方組織教師培訓。說白了就是為了弄錢。想辦法從老師口袋裏拿錢。這樣的培訓能有效果嗎?有的地方教師培訓過於理論化,與壹線教師的實踐結合較差。教師培訓的新理論、新概念滿天飛,但殺龍沒有用。

3.假期和寒暑假補課。正常課時就夠了,早晚還得補課自習。應該規定任何人(社會組織)都不能補課!

4.各種學習和大型講座後的寫作經驗。

5.做好各種文字資料和電子資料,迎接各種檢查驗收。均衡教育,建設“十室”、圖書館、心理咨詢室...只應付檢查,買裝備壹些設備,質量差,有的只能看,不能用,況且沒有那麽多專業老師,就算有老師,學生時間緊,學生也沒機會用!

6.同壹個教案備課,查教學常規!

7.各種會議,例會,教師代表大會等。領導壹個個講,完全不顧老師感受,浪費時間!

我討厭上級給了我們壹個課堂教學模式。被稱為“有效教學模式”。該模型規定了每節課的第壹節課和第二節課的內容...

本來作為教學主管部門的教研機構,就應該指導轄區內學校的教學活動。但是,規定所有教師都必須在教研員課題研究中根據模型編寫教案,並按照模型的步驟不折不扣地上課。否則將對學校領導進行通報批評,並在上級對學校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中扣除學校教學管理的量化考核。

正因為如此,學校領導要求教師按照上級要求開展教學工作。如果老師不按照要求去做,在績效工資和考核上都會受到影響。

在我看來,那些具體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數學還是語文,確實有壹些可取之處。尤其是對於新老師來說,如果妳不知道如何實施妳的教學過程,遵循那些模式真的很有幫助(但我不敢在這裏呈現)。

但是,要求成千上萬的老師按照統壹的模式備課、上課,執行起來是剛性的、苛刻的。比如上學期,因為疫情原因,老師在家上網絡課,原來的教案也不是按照那些模式來編寫的。正式開學後,老師們實際上被要求按照那些模式,從頭開始重新組織教案。

為此,老師們感到無語。且不說這樣做違背了“教無定法”的理念。對教學工作有實際意義嗎?除了給老師添麻煩,浪費寶貴的時間,我真的沒發現對教學有什麽好處。

像上面這種形式主義會有什麽危害,會做什麽,會針對誰,就不用我說了。可以大膽想象壹下。

1,各種培訓。國培、省培、市培、縣培、校培。

3,各種考試。普法考試等。抄寫答案並交上來。

4.各種捐款。抗旱,防洪,送溫暖。

第壹種形式主義:提倡減輕學生負擔,結果適得其反,學生負擔越來越重!中考和高考都需要孩子的分數,所以壹邊喊著減負,壹邊補習機構遍地開花,孩子的負擔並沒有減輕,上課減負的作業少了,家長們還不停的去補習班。家長知道,孩子只有依靠基礎、成績、分數才能完成這四個對接。

尤其是現在的中考,每年都有壹半的學生考不上高中。如果初中妳的孩子負擔減輕了,其他孩子負擔沒有減輕,那麽妳的孩子就會落後,很難考上高中!所以事實是,成績好的孩子不會減負,會沖刺更好的學校,成績差的孩子不能減負,否則考不上高中或大學。

第二種形式主義:不讓微信布置作業的決定讓人無法理解,允許學生自己抄作業。但是,很多孩子會註意少抄作業。家長不知道作業多,就讓孩子占便宜。明明作業還沒寫完,孩子卻謊稱已經寫完了。

第三種形式主義:過多談素質教育是好事。抓兒童素質教育本身沒有錯,但也要抓好兒童文化學習。而且素質教育的範圍過於籠統,頻繁組織各種形式主義的活動來應付上級檢查,使學生迷茫,放松了學習的責任心,學習成績下降。

所以要結合實際和教育背景,糾正教育領域的壹些形式主義。

以上內容及圖片選自《廣東家庭教育實用手冊》第二冊。

壹切形式主義的東西都很討厭,尤其是那些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做的東西。

首先,現在檢查很多,人們厭倦了監督、檢查和考核。很多工作通常不強調做,但是只要上面有任務下來,就會集中各種資料,各種系統計劃,各種總結,各種數據,所謂的記賬,沒有的話,補上,補上。其實考察只是走個形式,大家都是誌在必得。

甚至在教科所每學期上課的形式很多,真正有指導意義的很少。我某學科的教研員每次總是遲到。本來安排他聽第三節課,但他總是遲到半節課,甚至根本不上課。然後我們只好在辦公室陪著他,聽他講關於準備高考的信息或者經驗。這是浪費時間。

第二,很多文件很模糊,根本沒有實質性內容,都是官方說辭,但好像沒有層層傳遞、復制、下發,就是不落實、不到位。

第三,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但現在不管是什麽學校,都喜歡搞各種花樣的“教學法”。今天這個會實施,明天不管上面怎麽說,下面都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者是從哪裏聽到的壹些新招,去瞎折騰,會積極推廣。形式大於結果。起初,它充滿了興奮,很快它就安靜下來,壹切都恢復了原樣。

其實生活不同,學習不同,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

我教的學生基礎都不好。現在我在推廣小組合作探究。在課堂上,我總是設計壹到兩個問題讓他們討論解決,畫出思維導圖,然後他們展示並講解他們的合作成果。壹開始很難,但是很慢。他們習慣了這種方式,基本會畫地圖,也敢於上臺陳述自己的觀點。他們的成績慢慢提高了。機械照搬別人的理論和規律肯定是行不通的。

第四,每學期寫論文。寫總結和教學反思沒問題,但是每學期寫論文就太正式了。不是所有老師都很會寫論文,也沒有太多時間寫完,就在網上抄。搞笑的是,有壹次要展出壹篇論文,幾個人抄了壹篇壹樣的。笑死了。不如總結或者反思壹個學期的得失,反思成功的經驗和不足。這樣更有利於以後的提高。

第五,我很反感表演課,尤其是那些歷經千辛萬苦的表演課。同學們的回答幾乎都是壹個模子裏燒出來的,完美到挑不出壹個毛病,完全沒有代。學生的思維是跳動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壹樣,但都是按照壹個套路來回答每個問題,作為閱讀標準答案太假了。我比較喜歡聽那些可能缺點很大,但是很真實的課。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很有個性,思維也很聰明,生產力很高。但是這種課很考驗老師的駕馭能力。

第六,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在全班使用各種手段。信息技術在壹些課堂上的濫用會破壞壹堂課的整體性和美感。比如明明是杜甫詩歌鑒賞的壹課,裏面有需要做遊戲的答題,各種亂七八糟的喊叫聲和音樂,倒計時壹會兒就倒計時,然後go,go,go就破壞了杜甫詩歌的所有蒼涼和壓抑。有壹次在市裏的壹個競賽班,壹個選手參加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間有壹個環節是幾個同學上去拖了幾個頭、幾個身體、幾頂帽子、幾個眼睛、幾個發型,組成他們的周瑜形象。這個環節用了十幾分鐘,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看起來信息技術很多,但其實這些信息技術只是用來用的,不知道是為了什麽教學目的。果然,後來專家點評的時候,專門給他們上了這壹課,好好點評,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第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領導喜歡做什麽就做什麽,完全是為了迎合。

第八,簽訂各種責任書和承諾書。如今,我喜歡動不動就簽責任承諾書。好像只要我簽了這張紙,壹切都有保障了。其實很多人連內容都沒看。

第九,有些繼續教育是浪費生命,尤其是又長又臭的網上培訓。很多和教育教學無關,但是妳要學。考試不計其數。如果是在線考試,妳甚至不會閱讀所有的問題。就用壹個考試神器截掉幾個關鍵詞,搜索答案。前幾天剛考完壹門,100分_如果是紙質考試,總有壹個答案同時被抄。大家聚在壹起拍個照然後文件就散了。

第十,假裝給領導看。有些老師,明明來的很晚,下班後卻在辦公室“忙”,尤其是領導會出現的時間。曾經有壹個同事,走的早,總是來的晚,但是她很聰明。其他人下班後都很忙。她改作業,在辦公室和學生談心,領導多次表揚她的“敬業”。老師都炸了:別人兩點上班,她都快四點才來…

XI。現在素質教育是壹種形式。高考和中考不變能提高素質教育嗎?考試和素質不應該是對立的。看南京某學校高考成績被家長圍攻討論後果。

各位朋友,妳遇到過哪些惱人的形式主義?

1.假期和寒暑假補課。

2.寫自己在各種政治學習和大型講座後的感想。

3.迎接各種檢查驗收。

4.備課同教案。

5.教師大會。

說起現在教育領域的形式主義,很多老師都非常討厭,老師也深受其害。

具體來說,教育領域有很多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壹是各種形式的學習計劃和作業批改檢查、工作資料、工作痕跡記錄、談話記錄、學習筆記、學習筆記等等。

二是各種評比活動。學習計劃評價、課件制作評價、作文批改評價、閱讀體驗評價等。,簡直無法忍受。

三是要參與衛生城市驗收、社區計劃生育、社區普法、人口調查、青少年成長記錄、繼續教育學習、普法等。也是老師們不堪重負,疲於應付的事情。

以上所有活動和評比等。,使教師沒有更多精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影響了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使他們疲於應付,助長了弄虛作假的風氣。教師對這些教育領域的形式主義深惡痛絕,應該高度重視,加以解決。

形式主義的東西很多。

1.每月檢查壹次教學計劃。在教務處檢查的最後壹頁寫上日期,並加蓋教務處的印章。老師們年復壹年地重復以前的教案。尤其是初中的化學老師教那本書,壹年抄壹次教案,幾乎就是聽寫。

2.工作計劃和總結。在學期開始和學期結束時,要交工作計劃和總結。沒人會看他們。老師保存計劃和總結是為了完成任務,用的時候上交。

3.政治學習。我們學校每周三下午是政治學習時間。每個年級每個老師都有固定的位置,領導有座次表。領導壹看就知道誰缺席了。大部分是秘書做報告,他說老師做筆記。定期檢查筆記,秘書會評分。有個大姐坐在我旁邊,眼神迷離。我做了筆記,寫給她。我們的筆記完全壹樣,所以領導給的分數不壹樣。

這是最典型最常見的形式主義,還有很多,就不壹壹贅述了。

我討厭減負和素質教育。因為素質教育要做手工,手抄報,畫畫,參加攝影,作文,書法,畫畫,編程等各種比賽。質量也是要的,結果大多是父母做的。我家經常讓孩子自己做,但是孩子浪費幾個小時畫出來的東西比不上父母做出來的東西,浪費時間,挫傷積極性。我真的不想讓孩子參與。

減負就更可笑了。中考中考也就那樣,要求小學減負不留作業——結果家長自己買作業本在家練習。要求減負,不考,不公布成績——結果家長在各個單位自己考。減負在哪裏?就是在家做原學校該做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名校,有好工作就沒資格談減輕教育負擔!

形式主義最大的危害就是學生意識到了形式主義。復課前,上學路上被要求戴口罩,進學校做什麽檢查。我在他的飯盒口袋裏放了壹個口罩,讓他在校門口帶。孩子問是不是只帶在我們學校門口,進教室摘下來有什麽用。我回答說:“給門口檢查的人看看。”

暑假的時候,學校要求不要聚集,安全接龍裏每天都有壹個“不要聚集”的字。幾天前,他們的壹些重要朋友和父母約好了,去別墅參加壹個聚會。孩子問我接龍怎麽送,我說:“還是老樣子。這是給學校看的形式,晚會不會耽誤的。”

反正三年級的孩子自己也很懂形式主義,以後怎麽用就看他們了。

沒有有償家教,沒有給學生減負,沒有體罰,沒有公布成績,沒有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沒有購買教輔材料,沒有補課……教育的形式數不勝數。

如果最多的話,我覺得減輕學生負擔是最自欺欺人的。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學習是壹個不斷鞏固的過程。強調作業負擔對孩子來說是不負責任的。

我承認有壹些天賦異稟的孩子,專註力、自制力和理解接納能力都很強。很多重復的練習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壹種負擔,但這些人是少數,可以區別對待。

對於更多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做嚴格的要求,如何讓他們真正獲得知識,進入更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