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我上了壹輛中巴,找了壹個靠窗的座位。
我拿出手機,準備打發近壹個小時的無聊路程。但不壹會兒,我就被前排的兩個聾啞人吸引住了。他們在熱情地用手語交談,他們戲劇性的手勢伴隨著豐富的表情,讓我相信我“聽到”的是最有趣的聊天。
窗邊的啞巴男孩20歲左右,長著壹張帥氣的臉;那個穿黃色外套的聾啞人似乎是他的父親和兄弟。說到盡興,他親熱地抱著男孩的肩膀,拍啊拍。當他們揮動手臂的時候,我發現男孩的左手只有兩個手指,大拇指和食指,手掌只有很小的壹個,像是工傷。穿著黃大衣的聾啞人,左手只有壹個食指,拇指又彎又小,似乎天生殘疾。
夜色深沈,車內光線昏暗。我舉起眼鏡,俯下身子,想看看那個穿黃大衣的聾啞人的手怎麽了。可能是我的眼神太專註,太近了,“黃大衣”警惕地回頭看了我壹眼。我大吃壹驚,馬上抱歉地笑了。看到我沒有惡意,他沖我笑了笑,轉過身繼續說這件事。
他們熱切而快樂地用僅有的手指做著各種手語。當他們沈浸在他們熱情的“交談”中,我不知所措。我無法進入他們沈默的世界,就像他們無法進入我們喧鬧嘈雜的世界。但我還是跟著他們的手勢,小學生理解他們話裏的意思壹樣努力認真。在我看來,那種談話真的很辛苦,很酣暢淋漓,需要聽者和說者都全身心地投入。
說起來,沒有比汽車密度更高的人群了。很親近,很親近,讓人感覺很溫暖,像壹家人。但事實往往是誰也不會看誰,更不可能說話。這個時候,聾啞人的對話是車上唯壹的風景。
公交車到了某個車站,男孩站起來,微笑著用右手和“黃大衣”道別,然後跳下車,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原來他們不是壹家人,也是陌生人。
人生格言
無論在“聲音”還是“寂靜”的世界裏,交流無處不在。正是因為它,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