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把拯救世界的理想和無拘無束的個性自由統壹起來,以求達到完整的人生。他對人生之路的設計分為兩步:第壹步,建立豐功偉績,如雲:“如果沒有幫助代替心,壹個人做好人有什麽好處?”(《致衛子春書記》)“二龍相爭,天地動。酒舞劍影,漢爭匆匆解。”(《送張秀才訪高中程》)他成功之後,不貪圖富貴功名,以“五湖”“滄州”為家,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早年為官期間,他並不否認這壹點:“得誌時,拂衣蕩滄州旁。”(《於震公主堂苦雨》)事業最得意的時候不要放棄這壹點:“謝謝妳的成功,再拋壹條魚。”(《翰林讀書談感想》)直到晚年,他仍是誌在必得:“終與國家安身,去五湖四海。”這種人生理想體現了詩人“恥德”和熱愛自由的意識:“我壹箭能建功聊城。最後得不到回報,也沒臉和當時的人在壹起。”(《五月東遊答文上翁》)
在藝術成就上,李白的樂府、歌行、絕句成就最高。他的歌完全打破了詩歌創作的壹切固有形式,無人依靠,筆觸眾多,達到了變幻莫測,搖曳生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活潑,飄逸瀟灑,能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無盡的感情。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擅長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不錯。李白是唯壹壹個集五奇與七奇於壹身的人。杜甫對李白的評價:“筆落震風雨,詩泣鬼神。”他壹生未顯功名,卻有很高的期望。他鄙視衣裝權貴,肆無忌憚地嘲諷以政權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政治腐敗現象,以大膽的反抗姿態弘揚盛唐文化中的英雄氣概。李白的反強權思想隨著其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早期主要表現在“自強不息,不為人”和“廣交諸侯”的平等要求上,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我曾在長安醉,五王七公共壹杯酒。在英氣面前,浪漫精神會落在別人後面!”(《劉夜郎贈判官辛》)“勉勵九主,弄潮兒,青澀無知。”(《玉壺頌》)他有時會說出蔑視權貴的豪言壯語,如“金白玉買歌笑,醉累月輕王侯”(《追憶似水年華》送郡元參軍)等。,但他主要表現的是內心的驕傲。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壹步揭露了布衣與達官貴人的對立:“朱昱買歌歡笑,浪費人才。”(《古風》第十五回)“雀在梧桐巢,棘住鳳凰。”(《博古》第三十九條。而那些因為諂媚皇帝而竊權的醜惡行徑,更是可笑至極,如:大車飛塵,午後亭子黑。中國貴過黃金,連雲開房。何惠和被冠以鬥雞的稱號。鼻息幹了,行人就害怕了。沒有洗耳朵這回事,只有姚和妳的腳!在《夢登天目山》中,他發出了最大的聲音:啊,我怎麽能莊重地向那些永遠不會被人看到真誠面孔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呢!李白詩中這壹藝術概括的意義,正如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路上屍骨凍死”(《從京到奉賢詠五百字》)壹樣重要。
在天寶末年日益惡化的政局中,李白把反權貴與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比如《十二寒夜答王》不僅為倒下的先賢英勇奮戰,還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蔑視:如果沒有李瑟娥北海,哪裏來的英氣?妳不看裴尚書,土墳裏蒿棘三尺。少年早就想去五湖了,看到這裏就饒了鐘鼎。李白在《書感蔡舍仁兄》《古風》五十壹首《登高望遠海》等詩中,甚至以諷刺今人的方式對玄宗本人進行了尖銳的斥責。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的反強權主題發展到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客居數十年,壹日未曾失其色”(《雜言寄李白》)。這種絕不向權貴屈服,為自我尊嚴而勇敢抗爭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視力量和品格的傳統。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李白繼承和發揚了這壹優秀傳統,成為詩壇上的壹顆明星。
李白的詩詞歌賦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熱愛。他的詩中常常充滿了野地裏的童趣,如:“兩人相愛,壹杯接壹杯。”醉到想睡覺,打算抱明朝琴。”(《山中戀人》)“袖長,欲輕,漢中醉舞。給我披上錦袍,我醉了,趴著睡。"(《追憶似水年華訪郡參軍》)人生如濃郁的烈酒,令詩人陶醉。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生活中沒有悲傷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讓他超越和克服自己的憂患意識。所謂“人生多愁善感?“且飲酒爬樓梯”(梁園之歌),“醉賈茜池,不看落淚碑”(襄陽第四曲),這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
他從不滿足於孤獨和寂寞,如我獨飲明月:從壹壺酒到花叢中,我獨飲。沒有人和我在壹起。舉起我的杯子,我邀請明月,明月帶給我它的影子,讓我們成為三個人。明月不知飲酒,身前影子在後。我不得不和他們打成壹片,享受春天的快樂。我唱的歌是光明而流浪的,我舞的是漂泊前的影子。醒來壹起開心,醉後各自散去。我願意和他們永遠在壹起,忘記友誼的傷害,就像銀河的銀河。只有充滿活力的詩人才能想出這樣的奇思妙想。他有壹首《短歌行》,構思:“欲勝六龍,回車掛扶桑。在北鬥七星的幫助下,每條龍都勸他們喝壹杯酒,這樣他們都睡著了,無法保持清醒。富貴不是妳想要的,妳在暮年。”這裏沒有老人的嘆息,而是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生活的無限眷戀這些詩歌,以其純粹的味道,訴諸於被庸俗生活淹沒的美好人性,從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自然有著強烈的感情,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入自然景物中,這使他的山水和山谷都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進日出》詩中說:“我將包括壹大塊,我將高貴,同題。”他還說:“陽春叫我抽煙,大假我拿文章。”(出自哥哥桃花源春宴序)李白有英雄氣概,追求純潔高尚的心境。這些不同的人格側面也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種類型:壹種是在磅礴的山川中凸顯力與動之美,在壯闊的意境中抒發自己的豪情壯思;另壹類則是有誌於追求明澈之美,在優美的意境中抒發天真無邪的情懷。比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咆哮奔騰:“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入海洋,壹去不復返”(《入酒》);“黃河萬裏摸山,渦樞紐轉秦礦...djinn咆哮破兩山,洪波噴氣機射東海(《西嶽雲臺歌寄丹秋子》);“我爬上去。我縱覽全球,茫茫大江去不去。”風吹黃雲數百裏,雪峰白繞九重流”(魯山禦史魯徐州之歌)波塞冬去過陰風,浪打天門石壁。八月的浙江怎麽了?陶似山中飄雪》(橫江詞)。他作品中的山峰高聳而陡峭:“最高的懸崖僅在天之下壹英尺,幹燥的松樹從懸崖的表面垂下頭”(《蜀道難》);在壹條通往天堂的直線上,它的峰頂進入天堂,頂上五座聖峰,投下壹個穿過中國的影子;天梯山脈綿延百裏,從這裏開始向東南方向延伸”(天目山在夢中升起)。他用胸中的英雄主義賦予山川崇高的美感。他對大自然偉大力量的贊頌,也是對高瞻遠矚、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的禮贊。非凡的自然形象與驕傲的英雄性格融為壹體。
同時,李白還寫了許多意境清麗的山水詩。比如“人遊月繞,船行空中”(《送吳王山人魏灣回王宮》);“人騎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長遊鄱陽司馬左》);“月隨青山轉,青山隨流水。仿佛置身星河之上,卻又覺得雲林幽(《月夜江行送翠園外宗誌》);“金陵夜靜涼,獨看西廂五嶽。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滴珠秋月(《金陵城西樓月》)。這些詩以清晰和純凈而著稱。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風貌的現實描寫,不如說是根據詩人的個性進行了改造和理想化的畫面。他只想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在突如其來的熱鬧的基礎上潑墨寫意,而忽略了具體的細節,甚至連景物的視覺轉移順序也往往不關心。李白的山水詩是無孔不入的,抒情的。他善於將山水與特定的情感滲透交融,“景”的情境與“情”的特質之間存在著“同構互感”的微妙關系。例如,送別朋友:長城以北是藍色的山脈,城東是白色的水線。在這裏我們彼此告別,而妳,像失去父親壹樣,在風中飄蕩,遠行。浮雲如遊子,喜歡遊蕩,夕陽緩緩下山,似有留戀。他的手壹揮,從此分離,騎在馬上的朋友將載著他遠行,吹著長長的風,似乎舍不得離開。詩中的“浮雲”和“夕陽”既是眼睛的前景,也是古詩詞中具有特定情感內容的具象意象,意思是遊子壹旦離去,便如浮雲,故如夕陽告別,不留剜痕。再如“雲歸碧海夕,雁無青天。”前兩句不僅指出季節和時間,還用“雲”和“鵝”的意象指代離別和旅行。此外,如“有時白雲升起,天空展開。”但是,在我心裏,我感激每壹份幸福(《望南山寄子歌隱士》),“哦,去問問這條向東奔流的河,它是否能比朋友的愛走得更遠!”(《臨別南京酒樓》),“席暉逐水,碧波蕩漾”(《暢遊南陽清泠春》)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平民化傾向的人格也使他能夠更深入地發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性美。這裏有壹種對平靜生活的向往,比如《午夜吳歌》第三部:壹輪新月掛在首都上空,萬把洗衣槌在敲打。秋風吹來易道的聲音,家家戶戶都記得戍邊的人。邊境戰爭何時平定,我丈夫何時結束遠征。有對勞動生活的贊美,如《秋蒲之歌》十四:“火照天地,紅星遍地。朗朗月夜,曲動寒川。”所有這些詩歌,無壹例外地用理想的光輪讓日常生活的主題煥發出詩意的風采。
李白確實是中國詩人中的壹個佼佼者。這位偉大的漂泊者用他的雙腳和詩意的筆豐富了唐朝的風景。他壹掃sturm und drang,然後,洞庭的煙,赤壁的風雲,蜀道的猿,浩浩蕩蕩的河,壹下子都飛起來了。在詩歌中,詩人靈動豪邁,像天上的雲朵;他徘徊在八極之間,自由馳騁,像壹匹馳騁在原野上的駿馬。在詩中,詩人壹掃世俗的塵埃,完全恢復了自己不朽的姿態:上圖,他尋找綠色的虛空,下圖,黃色的春天。他的浪漫、瘋狂、愛與恨、孤獨與痛苦、夢想與覺醒、英雄主義與流浪都達到了極致。
他的詩歌創作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在他註重表現英雄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進行詳細描寫。灑脫的氣質、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和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抒情風格的鮮明特征。他經常爆發,壹旦感情被激起,就毫無節制地沖出來,就像天上的颶風,溢出的火山。他的想象力很奇怪,經常有不尋常的聯系,並隨著情緒的流動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