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壹線老師都贊成增加中考語文的權重。深圳市鹽田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天才認為,語文是中小學最能體現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礎學科。近年來,在中考和高考中增加語文權重的呼聲很高。目前,國家發出“文化自信”的聲音。在深圳新中考方案中,僅10考試科目被賦予了語文的分量,符合時代要求,以文化自信引領教育改革。
“數學差去上數學培訓班,英語差去上英語培訓班,但是很少有學生因為語文不好去上語文培訓班。”南山區深圳灣學校的語文老師,深圳工作室的主持人張學信說,語文學科在社會上普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回歸其應有的價值和地位,突出母語的重要性,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深圳邦德教育旗下特色語文課程“探索語文”品牌創始人李靜指出,其實深圳中考語文這幾年壹直在變,試卷難度逐年升級,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從2015開始,增加名著閱讀題,檢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2016文言文閱讀由課內閱讀轉變為課外對照閱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由記憶、理解直接上升到應用。2017高壹新生在日常語文測試和考察中增加了更加靈活的語言使用題。
b新中考語文會怎麽考?
中考語文提高了20分。這20分最後會加到哪些知識點和能力上?李天才表示,雖然最終的中考方案尚未公布,但根據全國高考改革和廣東中考改革的總體情況,增加的20分很有可能集中在語言交流與運用、古詩文積累、閱讀兩大板塊。“中考語文不僅要考語言文化基本功,還要考閱讀理解和語言應用能力;不僅要考單篇課文的閱讀能力,還要考壹組文章的閱讀能力;不僅要考現代語言文化,還要考大量優秀的傳統文化。”
張學信說,學生缺乏創新素質和批判性思維壹直受到批評。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說,閱讀是最關鍵的立足點。因此,他認為,新中考實施後,語文將更加註重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學生不能再按“套路”出牌,應該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將在中考語文中得到體現和強化。
“中考語文權重的增加,在我看來,語文改革後的考試不是更難了,而是更靈活了。”李靜分析,結合語文新教材,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上發生了壹些變化,如批註閱讀、質疑閱讀、真情實感寫作、古詩詞理解鑒賞、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框架等。中考改革後,語文考試的範圍會越來越廣,語言運用的靈活性會越來越高。考生會發現短期突擊提高語文成績的難度更大,需要長期的積累。
C
對考生有什麽影響?怎麽處理?
有家長擔心,如果語文分數提高,考試內容會增加。這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負擔嗎?考試會不會更難?在這方面,張學信沒有表示焦慮。他說,語文的課程標準和大綱沒有變,學生只要跟著老師的節奏和課本走,就能掌握。當然,學生的語文學習不能脫離實際,也不能拘泥於課本。他們必須緊密聯系生活,重視閱讀的積累。
李天才建議,2021參加中考的同學,要特別重視語言交際與運用、古詩詞積累和閱讀這兩個板塊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初中語文教學也要相應調整。
語文學習方法方面,李菁給出了三個參考。首先,語文不太可能多讀就立馬見效。更重要的是堅持長期閱讀,高效閱讀。善於用思維導圖或表格總結歸納,提問思考,把提取出來的句子變成戲仿,這樣才能真正提高。
其次,對古文或詩詞的學習不能再局限於單詞翻譯和課文背誦。可以用學英語的方法,記住學過的文言文詞匯的意思,學會在課外文言文閱讀中運用。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更應該註重對詩詞的理解、感悟和鑒賞,閱讀壹些常見的詩人傳記作為課外讀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古詩詞。
最後,對於中學生來說,很多同學已經能夠井井有條的寫壹篇作文了。進入中學後,作文的立意和選材更為重要,直接體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關註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素材,關註時事新聞,拓展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作文才會更加出彩。
密切註意
新中考“強中有弱”
減負真的能落實嗎?
“這次中考改革,考試科目增加到10,感覺孩子考試壓力更大了。”深圳中考新方案公布後,壹位家長如此表示。記者調查發現,和這位家長有同樣感受的人不在少數。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註,他們擔心考試科目會不會增加,減負能不能真正落實到位。
李天才表示,10科目計入中考錄取分數線,意味著學生沒有選擇性,這與新高考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興趣選擇考試科目不符。雖然錄取權重有差異,但只要計入錄取分數,學生和學校就壹視同仁,減負很難落實。如果能實行自選測試+合格測試(或能力測試),上述困惑或許就迎刃而解了。
李天才還提到,中考總分由460分提高到680分,其中文科占370分,占比54.45438+0%;理科占250分,僅占36.76%。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個比例是否符合未來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值得商榷。此外,體育評分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學生綜合素質表現作為錄取依據的評價等級,以及如何保證正常表現和健康標準的客觀性和嚴謹性,都需要進壹步完善。
現行深圳中考方案
中考有六個計分科目,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理化、歷史、體育。
總分460,其中語文和數學、英語壹樣,是100。
2018起實施新中考方案。
中考計分科目增加到10,科目全部開放,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文化、衛生、歷史、道德與法治、地理、體育與健康。
總分680分,其中語文成績從100分提高到120分,成為所有考試科目中的加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