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所有爬行動物中最大的,它們非常適合生活在沼澤和淺水湖泊中。那時候空氣溫暖潮濕,食物很容易找到。於是恐龍統治了地球幾千萬年,但不知什麽原因,在6500萬年前的短時間內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只看到當時留下的大量恐龍化石。
人們仍在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
小行星撞擊理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了隕石撞擊坑,進壹步證實了這壹觀點。今天,這壹觀點似乎是確鑿的。
然而,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理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是青蛙、鱷魚和其他許多對溫度敏感的動物在白堊紀幸存了下來。這個理論解釋不了為什麽只有恐龍會死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十幾種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而更令人興奮和富有戲劇性的“隕石撞擊說”只是其中之壹。
除了“隕石撞擊說”,關於恐龍滅絕的主要觀點有:
氣候變化理論。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突變,氣溫驟降,導致大氣中氧氣含量下降,恐龍無法生存。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沒有毛發和溫暖的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溫度的下降,全部被凍死。
物種鬥爭論在恐龍時代末期,第壹個小型哺乳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是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缺少天敵,越來越多的小動物最終吃了恐龍蛋。
大陸漂移理論。地質研究證明,恐龍生活的年代,地球只有壹個大陸,那就是“盤古大陸”。由於地殼的變化,侏羅紀大陸分裂漂移,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滅絕。
地磁變化理論。現代生物學證明,壹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當地球磁場發生變化時,對磁場敏感的生物可能導致滅絕。可以推斷,恐龍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變化有關。
被子植物中毒理論。恐龍時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滅絕,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它們含有裸子植物所沒有的毒素。巨型恐龍食量很大,大量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最後中毒。
酸雨理論。白堊紀末期可能出現過強酸雨,溶解了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攝入鍶,導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成批死亡。
疾病理論。美國權威病理學家認為,當恐龍物種在地球上發展到頂峰時,人類面臨的壹種類似於艾滋病的神秘病毒或瘟疫突然席卷了整個地球,使得主宰地球654.38+0.4億年的物種滅絕。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假說。然而,這些假說在科學界有更多的支持者。當然,以上每壹種說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化論”並沒有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過調查發現,恐龍體內的壹些小骨贅可以和早期的小哺乳動物競爭,所以“物種鬥爭論”存在漏洞。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說”本身還是壹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也缺乏足夠的證據。所以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進壹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