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連章唱和的形式抒發感情,是《詩經》藝術表現中的壹個顯著特點。
所謂重復唱法,就是詩的章節在結構和語言上幾乎完全相同,中間只換了幾個字,有時也只換了壹兩個字,每壹章都重復反復地唱。從而起到加強音樂節拍、深化主題、加強抒情性、增加感染力的審美藝術效果。
第壹,借助特殊的音樂效果,營造詩歌的氛圍和意境。
《鄭風風暴》這是壹部風雨大作。每章的前兩句都是受風雨和雞鳴的啟發。這些激動人心的句子,既有風景,又重繪了壹個到處雞鳴的冰冷陰郁的背景。詩篇三章重復,通過輕松的文字寫出風景,巧妙地表現了人們不同的感受。
憂愁是女人冷若冰霜的感覺;下雨的時候,可以從聽覺上看到夜裏突然下起的雨;和黑夜的幽暗壹樣,也在視覺上展現了眼前的景象。這首詩通過全詩的反復編排,在音韻上形成鮮明的節奏和和諧的韻律,激起人們的想象和情感,營造出詩的氛圍和意境,成為後世詩歌特別是民歌和現代歌曲中常用的抒情手法。
二,重復演唱,加強主題的表達
《秦風無衣》這首詩表現了戰士在戰爭中團結友愛、休戚與共的主題。詩中袍、澤、裳指的是衣服,矛、矛、甲兵指的是武器,也是同義詞。他們的相互交流並沒有改變詩歌,而是以不同的氣味和韻律壹遍又壹遍地重復。
第三,循序漸進,增加詩歌的抒情容量,強化生活感受。
《趙南卓美優》這首詩描寫的是壹個未婚女子,期待求婚的男人早點來,不要等到青春已逝,美貌老了才結婚。詩的第壹章說樹上的李子還有七分,第二章說樹上的李子還有三分,第三章說樹上的李子已經掉光了。
只是在時間和數量上改變幾個表現性的詞語,將梅子由多到少的墜落過程,與少女逐漸老去、焦急等待的心理對應起來,更好地促進了詩歌在這種深層結構中的表達。
《汪鋒采歌》這首詩在時間上有著非常明顯的等級關系。戀人的相思之情,從《三月》到《三秋》,再到《三歲》,壹步步遞進,讓感情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刻。在這種特定的時間層級結構中,戀人的向往得到了更好的表達。
《秦簡》通過對物候變化的描寫,反映了時間順序和等級關系。透過秋露,從“為霜”到“不悲”再到“未已”,展現了詩人長期上下求索、漂泊追尋的人生軌跡,也表現了詩人對落幕思考的深刻而持久的感受,加深了詩意,增加了詩的抒情容量。
擴展數據:
就樂音而言,全詩是為了和諧而形成的。
古代壹切鮮活生動的詩詞,往往都可以傳唱,講究音色的和諧。《關雎》使用重復的章句,說明它是壹首活在人們口中的歌,壹首詩。當然,“關雎”是表達詩意和快音的結合,以聲調傳達詩意。
《詩經》中的許多民歌都是疊句的形式,看起來很單調,但有其特殊的效果。在不斷的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活潑、往復的音樂感。
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了越拿越多直至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沒有蟋蟀,但人們在讀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它們歡快的心情——這種心情是在詩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