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別了,劍橋》這首詩的美在哪裏?

《別了,劍橋》這首詩的美在哪裏?

《別了,康橋》是現代詩人徐誌摩的成名作,也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全詩以離開劍橋時的情感起伏為線索,表達了對劍橋離別的深情。語言清淡柔和,形式精致醇厚。詩人用虛實交替的手法,描繪出壹幅流動的畫面,處處構成美妙的意境。它詳細地表現了詩人對劍橋的熱愛,對過去生活的向往,對眼前無奈的悲傷,是徐誌摩詩歌中的絕唱。

《再別康橋》是壹首關於風景的抒情詩,表達了三種情感:懷舊、告別和幻滅後的感傷。

《別了,劍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和音樂美。音樂之美是徐誌摩最強調的。第壹句和最後壹句是重復的,加強了節奏感,其中的詞語重疊,如“靜靜”、“輕輕”、“沈默”。而且每首詩都是變韻的,因為感情變了,所以到最後都不是壹個韻。然後是音音階,《我輕輕地走了》,三字音階,壹字音階,二字音階,符合徐誌摩活潑好動的性格,然後押韻。所謂建築美,壹三首排第壹,二四首排第二,空洞錯落,建築變了;另外,壹三句短,兩四句長,呈現視覺美感。音樂是聽覺的,繪畫是視覺的,視覺美和聽覺美是壹體的,讀起來會感覺很好。先說繪畫之美,即文字之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清柔”等,色彩斑斕,動感十足,女人味十足。

三者結合,徐誌摩追求“整體中求變,參差中求異”,呈現出月牙般的特征和個性,可以概括為:柔中帶怨的意境,清新淡雅的風格。

這首詩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的景物與想象相結合,形成詩歌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將氣氛、感情、情景融於意境之中,達到情景中的情與景。詩的結構嚴謹工整,錯落有致。全詩共7節,每節4行,形成兩個平行的臺階;1和3行稍短,2和4行稍長,每行6到8個字不等。似乎詩人有意將格律詩和自由詩的形式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壹種新的詩歌形式,充滿民族化和現代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優美,節奏溫柔委婉,和諧自然,隨著情感的起伏,宛如壹曲悠揚的散板,輕盈婉轉,觸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壹多在20世紀20年代的現代詩歌中提倡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再別康橋》可以說有三美,堪稱徐誌摩詩詞中的絕唱。

參考鏈接:

告別劍橋(徐誌摩詩詞)_百度百科

/subview/37169/5403332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