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王璞,少年名桂蘭,1929,河北萬縣人。王璞自幼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當選兒童部部長。他經常帶領紅纓絲朋友,站崗查路,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普努力工作,努力學習。他對自己非常嚴格。每學壹篇新課文,他都要會、會寫、會說、會用。
為了對付日軍的突襲,民兵進行了地雷戰。王普不僅學會了挖礦,還學會了制礦。有壹次,他用自制的地雷打死了壹個叛徒,還幫民兵抓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日本人掃蕩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村民躲在山裏。壹天早上,日本人包圍了王普和村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幹部、家屬、烈士家屬出面。王璞和他的母親張站在前面,高昂著頭。日本人把刀架在王普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彈藥藏在哪裏。王普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20多名兒童成員高呼:“五大誓約不能忘,至死不做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人開槍,制造了又壹個殺人悲劇——荒野悲劇。118無辜的人倒在血泊中,包括14歲的母親、弟弟和王璞、王璞的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的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追悼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榮譽稱號,並立碑。解放後,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國十大青年英雄”稱號。
張嘎子
抗日戰爭時期,冀中白洋澱有壹個叫張嘎的男孩。他聰明勇敢,被人戲稱為“嘎小子”。在壹次鬼子的突襲中,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也被鬼子帶走。嘎子傷心欲絕。決心復仇的他毅然出發,去找壹個區域隊打鬼子。在路上,他把遊擊隊排長羅金寶誤認為叛徒,並試圖交出他的槍,開了壹個玩笑。後來,像小孩壹樣大的嘎小子偽裝成賣西瓜的小販,以“真家夥”的身份付錢給胖翻譯。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生氣了,藏到了老大爺的窩裏,於是被批評了,關了。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壹次戰鬥中,他受了傷,在家鄉休養。遊擊隊襲擊敵人崗亭的時候,他偷偷從老鄉家裏跑回來參戰,可惜進城偵察時被抓了。面對敵人,嘎子堅強不屈,在戰鬥中逃了出來。他配合遊擊隊拔掉了瞭望塔,救出了鐘亮。戰鬥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了他壹把真的小手槍。嘎子終於成為了壹名優秀的小偵察兵。
附有羽毛作為緊急標誌的信
海娃十四歲,龍門村的孩子。
壹天傍晚,海娃在山裏的壹棵小樹下站崗,腰間別著壹根羊鞭,手裏拿著壹把紅纓槍。
這時,壹個人從陽坡上的小路爬了上來。他從遠處喊道:“海娃!海娃!”海娃聽出了父親的聲音,趕緊打招呼。爸爸從口袋裏掏出壹封信,對海娃說:“妳馬上去三王莊,交給總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看到信角上有三根雞毛,知道是壹封加急的雞毛信。海娃手裏拿著壹封好信,正趕著羊繞著懸崖走,突然看見西山山頂上的“信息樹”倒了下來。媽的!山的那壹邊壹定有魔鬼。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就走大路吧。然而回頭壹看,壹群搶糧的鬼子來到了Oyamaguchi外面。
魔鬼越來越近了。海娃急了,雞毛信藏在哪裏?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裏壹動,就抓起前面牽著鉛的老羊,把它尾巴根部的長毛擰成兩根細羊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下面。海娃什麽都不怕。他猛抽鞭子,向魔鬼沖去。“站住!”魔鬼大叫壹聲,舉起槍咣當壹聲,對準了海娃的小腦袋。壹只穿著黑色軍裝的歪歪扭扭的黑狗跑過來,壹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壹個留著小胡子的魔鬼面前。海娃壹點也不害怕。他故意歪著頭,張大嘴巴,傻傻地看著小胡子等了壹會兒。小胡子壹說“搜”,歪七扭八的黑狗立刻開始摸補丁挖洞,搜遍了海娃,甚至兩個破鞋,但壹無所獲。小胡子只想早點進山搶飯吃,就沖著海娃喊:“滾蛋!滾出去!”
海娃跑回來。他把羊集合起來,使勁搖著鞭子,希望能飛起來。沒想到,歪黑狗又追上了他。他用槍逼著海娃,讓海娃把羊趕回山裏。他還擠了擠眼睛,歪著嘴笑著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些羊夠我們吃幾頓了!”海娃別無選擇,只能跟著。夕陽西下,日軍隊伍來到壹個小山莊,在打谷場上宰了些羊,煮了些羊肉。海娃忘了關心他的羊。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羊的大尾巴下面,摸了摸。雞毛信還掛著呢!他對自己喊道:“妳還在這裏!”
鬼子吃飽了,壹個個摸著肚子,進屋睡覺去了。歪歪扭扭的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羊圈,然後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裏。鬼子和黑狗拿著槍睡在幹草上,把海娃擠了進去。海娃睡不著。他想:“魔鬼明天會宰殺羊。如果他今晚走不開,雞毛信就完了。”他不停地自責:“海娃,海娃,妳怎麽了?連個雞毛信都發不出來!..... "突然聽到外面的哨兵喊:“哪個?”有人回答:“餵動物!”哨兵停止了說話。過了壹會兒,遠處傳來了雞鳴聲。
雞叫了兩聲。海娃不能躺著不動。他坐起來,看到門口的哨兵在打瞌睡。他悄悄地站起來,踮起左腳輕輕推開歪著的黑狗的胳膊,跳過小胡子,閃到門口,輕輕跨過哨兵的大腿,溜到村子附近的馬路上。“哪壹個?”街道盡頭的哨兵吼道。“餵動物!”海娃用成年人的聲音回答。哨兵不理他。海娃走進羊圈,抓起老羊,把它尾巴下的雞毛信解開,放進口袋,叉開腿就跑,壹口氣跑上了莊後面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口,聽見前面有人在喊。他擡頭壹看,山脊那邊有壹個打著小白旗的鬼子,正朝海娃來回晃蕩。海娃脫下白大褂,像魔鬼壹樣來回搖晃。沒想到,還真的混過去了。海娃翻過山口,壹口氣跑到了山頂。前面有三王莊。海娃高興極了,坐在小山上,把手伸進口袋摸了摸,渾身發抖。雞毛信呢?口袋裏什麽都沒有,就把小外套脫下來找,什麽都沒有;我找遍了周圍石頭的所有縫隙,還是沒找到。海娃馬上跑回去,在來的路上找。他壹口氣跑上山,爬到了山嘴的壹側,在那裏剛剛抖了抖外套,吉茂新就好好地躺在那裏。海娃高興極了,把信放進口袋,就想跑回去。突然身後有人喊了壹聲,歪黑狗追上了他。他壹把抓住海娃,連續打了幾次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們帶路。
小胡子揮舞著洋刀,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夾在中間,翻過山,來到三王莊。海娃看到了山下的“信息樹”。不用說,張連長的團隊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魔鬼什麽都不知道。他們在溝裏,抽煙,吃羊肉。休息夠了,壹隊黑狗先走,試圖從中路走上海角。突然山坡上轟隆壹聲,冒出壹柱黑煙,黑狗踩到了地雷。小胡子留下了那些黑狗。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妳帶路,皇軍在後面。妳明白嗎?”
海娃遠遠領先日本人。樹林裏有兩條路,壹條小路和壹條羊腸小道。他把羊趕到羊腸小道上。歪黑狗在底下喊:“走錯路了!”海娃打開嗓子說:“沒錯!我路過。去吧!”羊腸小道越來越陡,越來越難走。魔鬼走走停停,遠遠落在後面。小胡子吼道:“慢點!”海娃假裝沒聽見,壹步壹步往前跑。魔鬼喊道:“站住!再不住手就開槍!”海娃不聽他的,甩了壹鞭子,拼命跑。日本人真的開槍了。海娃和羊群壹起飛,但是他再也跑不動了。他撲到草叢裏,放開嗓子喊道:“鬼子上來了!戰鬥!快點打!”
海角上突然傳來壹聲槍響,接著又是壹聲。海娃聽到了。是我們自己人。他的腿又恢復了知覺,他站起來,撲到海角上。突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壹聲尖叫,暈倒在草堆裏。壹個遊擊隊員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當海娃睜開眼睛時,他看到蹲在他身邊的是張連長。他趕緊說:“新……集貿新……”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這話的時候,他又暈了過去,等海娃再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溫暖的炕上,身上蓋著柔軟的毯子。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著問海娃,“妳好些了嗎?還疼嗎?”海娃不在乎疼痛。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裏?”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頭說:“妳忘了嗎?妳昨天不是發了壹封雞毛信嗎?這是妳父親讓妳發的信息。根據情報,我們的隊伍搗毀了日本人的炮塔。多虧了妳,小英雄!”
海娃才想起來寄壹封雞毛信。他臉紅了,趕緊問:“槍交了嗎?”張連長說:“我付了壹大捆,全是嶄新鋥亮的三八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壹個吧!”
王二小
血腥的南海灘
9月16日,太陽即將落山,第二小學正在甩著鞭子趕著牛回家。突然壹聲大叫,第二個男孩壹看,是桂子兵在南灘踩石雷。
40多個鬼子來搶糧食彈藥,還要消滅八路軍的傷員。他們來到南河灘,大搖大擺,邊走邊看風景。
鬼子要去瑯琊口村,那裏有糧食,有槍支彈藥,還有八路軍的傷員。
走著走著,壹座山擋住了魔鬼的去路。日軍中隊長高崎用望遠鏡看了很久,也想不出前方的路。他們面前有三條路,該走哪壹條?
中隊長高琦急得滿頭大汗,叫來大中士命令道:“這裏有三條路。去看看決定哪壹個?”鬼子們停下來,有的去河邊洗手洗臉,有的去喝水。高琦發脾氣:“手和臉都不要洗,趕緊歸隊。。。。。"
大中士跑回來向高崎報告:“少校!路不好找,那邊山上有個小孩。”
高啟大叫:“快抓住!”
二小被中士拖到高崎。
高崎問:“孩子!妳的。。。。。什麽工作?”
第二個男孩回答說:“我是放牛的!”"
高崎又問:“孩子。。。。。。八號。。。。。在哪裏?”
兩本小說:“不知道。”說完就離開了。高啟壹把抓住他:“妳的。。。。。。不要害怕。說出來。。。。。。8號路在哪裏?。。。。。給妳壹張金票。”
沈默了兩個小時後,中士走過來喊道:“孩子。。。。。。不說了。。。。。。拉死它!”
乍壹看,我不能帶路。我想,好吧,我們的隊伍埋伏在懸崖兩邊的山上。我熟悉道路,讓魔鬼進來。。。。。。想到這裏,二小假裝害怕道:“太君!我記得,中午的時候,好多八路軍都去南馬莊了!”
惡毒的中士舉起拳頭,兩只小眼睛轉來轉去,嚇得老二:“孩子。。。。。。妳不會想要的。。。。。。騙人!”
二小生氣地說:“反正我看見了,信不信由妳!”"
眼看天要黑了,高崎著急地說:“孩子。。。。。。妳的。。。。。帶路吧!”
第二小學領著鬼子兵往西走上了沙灘。
河灘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幾個鬼子踩在石頭上摔倒在地,哭喊著:“孩子。。。。。。妳帶來了。。。。。。什麽路?”
二小撅著嘴喊道:“這寶塔才是正道!”
第二小學領著鬼子兵繞過河灘,往南走。這條河的東面是石嶺子山,西面是路祥山。這兩座山都有幾十尺高,我們的騎兵連埋伏在這兩座山上,壹座在西邊的香爐山上,壹座在東邊的石嶺子山上。
鬼子兵大搖大擺地進了山溝。這時,石嶺子山上的八路軍騎兵連戰場開火了,子彈呼嘯著射向敵人。七八個鬼子倒在地上,不知道怎麽死的。鬼子看到左邊的八路軍,就躲到石嶺子的懸崖下,右邊香爐山上的八路軍正好打中。鬼子兵成堆倒下,鬼哭狼嚎地大叫。桂子兵朝兩邊的山開槍,射程都到不了。這是浪費子彈。壹個高大的鬼子兵向懸崖扔了壹顆手榴彈,但手榴彈打在懸崖邊上掉了下來,在鬼子堆裏爆炸了。
日軍中隊長高崎氣得連叫“上當了,上當了”。他壹看見它,王二小這時就向西跑去,他盡力追趕。他掏出手槍向二小開槍,二小背部中槍倒在南灘上。中士也跑了過來,用刺刀捅了二小的胸口,用槍尖把二小拎了起來,扔在壹塊大石頭上。我們13歲的小英雄王二小壯烈犧牲,他的鮮血染紅了大石頭。
附:《唱二小牛郎》歌詞
牛還在山坡上吃草,
牧民不知道他們在哪裏。
他不是因為玩得太用力丟了牛,
王二小,那個放牛的男孩。
9月16日早上,
敵人橫掃峽谷,
覆蓋峽谷中的後部器官,
覆蓋數千老鄉。
在那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敵人要去山口了,
茫然中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老二,讓他帶路。
作為老二,他乖乖地走在前面。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乒乒乓乓的槍聲在四周響起。
敵人知道自己被騙了。
敵人用槍指著第二個男孩,
摔死在壹塊大石頭上,
我們十三歲的王二小,
山中壯烈犧牲。
幹部和老鄉都很安全,
他睡在寒冷的山裏,
他臉上帶著微笑。
他的血是紅色和藍色的。
秋風吹過每壹個村莊,
它傳播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每個村莊都充滿了淚水,
唱著《放牛娃》。
馬占山
馬占山,本名秀芳,出生於河北馮潤縣1885 165438+10月30日遼寧懷德縣壹個農民家庭。他是壹個貧農,出身於軍隊。他從小就把自己的馬放生給地主,然後被抓,被打,被監禁,被逼賠馬。後來馬跑回來,房東還是不肯退錢。壹怒之下,馬占山在山上落草了。由於擅長騎射,他對別人很忠誠,很快就被提升為首領。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馬占山決定“金盆洗手”,帶領兄弟參軍。1911年投靠清軍奉天後路巡防營,指揮吳。從四營的哨兵、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升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黑河警備司令等職。1925 165438+10月,郭松齡造反,張在新民河壹帶組織力量抵抗。65438+年2月,馬占山隨吳在遼寧新民白旗堡附近與郭松齡軍激戰。郭軍大敗,馬占山跟隨搜索,活捉了郭松齡夫婦。同年,馬占山升任東北軍17師第五旅旅長。
1928年6月4日,侵華日軍在黃石屯殺害了張和吳,他發誓“公怨私怨必報”。1929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司令。曾任黑龍江省騎兵總司令、黑河警備司令。1930任黑河警備區司令員兼第三步兵旅旅長。1931“九壹八事變”後,張學良任命他為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司令。當日本關東軍無理要求中國軍隊離開江橋(嫩江鐵路橋)時,10年6月16日,偽軍張海鵬向嫩江大橋發起進攻,馬占山率部將其擊潰。他明確表示“我奉命為壹省之主,保衛國土是我的職責”,“我在有生之年絕不敢使壹定規模的國土淪入異族”。日軍入侵江橋時,守軍在橋上破壞了三個洞。165438+10月3日,馬占山拒絕了日方的最後通牒。4日,日軍猛攻江橋防禦陣地。他下令抵抗。由於敵眾我寡,沒有後援,裝備簡陋,傷亡慘重(據說傷亡人員死了壹橋,堆了好幾層樓),戰鬥半個月後不得不撤離江橋。馬占山親自到前線指揮戰鬥,多次挫敗日軍進攻。馬步與江橋的血戰,給了全國人民極大的鼓舞。馬占山的名字很快傳遍了全國,慰問信像雪片壹樣飛來。人們稱贊他是“愛國軍人”和“民族英雄”。但由於日軍不斷增援,馬部孤軍奮戰。到18,消滅日偽軍1000余人後,不得不退守齊齊哈爾。21,退守海倫,繼續抗敵。65438年2月,國民黨政府任命他為黑龍江省主席。上海、哈爾濱等地組織了“抗日團體援馬”,卷煙廠也生產“馬占山牌”香煙。
1932年,馬占山假裝投降,成為偽黑龍江總督兼偽滿洲國軍政總長。他秘密用12車、6車將2400萬元、300匹戰馬等軍需物資運出城,再次升起抗日旗幟。馬占山在拜泉與杜麗、丁超等各軍代表開會,將黑河警備司令部改為省行政公署。三路人馬7000人,馬占山當選黑龍江省救世軍總司令。會上對日軍進行了三路夾擊。不到半年時間,馬占山率部沈重打擊了日偽軍,殲滅了日本侵略的囂張氣焰。後來由於戰爭的失敗,他退到了蘇聯。
1933年6月3日,馬占山從蘇聯回到上海,三次會見蔣介石,誌願抗戰。1936 12赴安,參加安事變,支持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迫蔣抗日的安事變。1937年,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金婷司令兼東北四省司令。後擔任黑龍江省政府主席,領導其部繼續抗戰。1938 165438+10月,馬占山因病到延安就醫。他康復後,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講話,稱贊他是壹個始終如壹的民族英雄,把戰爭打到底。
1947年,蔣介石任命馬占山為東北保安副司令,但他拒絕上任。1948平津戰役期間,馬占山毅然決然地拋棄黑暗,挺身而出,幫助傅下定決心和平交出北平,推動了北平和平解放的進程。1949年初,他說服傅接受和平改編,並向傅建議由鄧寶珊擔任對華談判代表,為促進北平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
1950 165438+10月29日,馬占山因肺癌去世,享年65歲。
永恒的紀念碑
馬占山:打響了武裝抗日的第壹槍。
■抗日英雄譜
1931年11月4日,黑龍江嫩江橋面上,東北軍愛國將領馬占山率領中國軍隊,對發動進攻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反擊,打響了武裝抗日鬥爭的第壹槍,拉開了中國武裝抗日鬥爭的序幕。
馬占山,又名秀芳,1885,吉林懷德人,祖籍河北馮潤。生於綠林,擅長騎射。1929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司令。1930年任黑龍江省黑河警備司令、陸軍步兵第3旅旅長。“九壹八事變”後,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司令的馬占山不滿蔣介石不抵抗錯誤的政策,決心抵抗。165438+10月4日,日軍在飛機、火炮、裝甲車的掩護下,出動4000余人進攻嫩江大橋。中國守軍奮起反擊,江橋戰役正式打響。中國軍隊在嫩江大橋及其附近的大興地區與日軍進行了殊死的戰鬥。馬占山將軍壹邊調兵,壹邊上前線指揮。這壹仗,日軍* * *損失1000余人,是九壹八事變以來的第壹次大敗。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傷亡超過600人。
嫩江大橋抗戰打響了武裝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第壹槍,受到了中國人民的高度贊揚和支持,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1932年2月,日軍攻占哈爾濱後,馬占山向日本投降,出任偽黑龍江省省長,後擔任偽滿洲國軍政大臣。同年4月,他擺脫了日本的監視。反正在《發兵黑河》中,他繼續通電抗日,揭露滿洲內幕,任東北救國抗日聯軍總司令。1936年,參加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安事變,後任東北汀總司令。65438年至0940年任黑龍江省主席,後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46任東北保安副司令員。1949 1與傅、鄧寶珊等人壹起,接受中國* * *產黨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宣布起義。
地道戰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據地的戰壕地道戰就是這種形式的前身,但在當時並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敵人掃蕩後,鬥爭環境異常殘酷。為了便於我軍軍民堅持平原對敵鬥爭,黨根據近年來開展地道戰的經驗,領導軍民在廣大平原地區進壹步開展地道戰。在早期,隧道主要是為了當地幹部的隱蔽鬥爭。在壹些黨員或“堡壘戶”的住宅院子裏,挖了能容納壹兩個人的小洞。這種坑道雖然在反“掃蕩”中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但靈活性很大,壹旦被敵人發現,無法避免。為了讓敵人很難發現這個洞,他們逐漸對這個洞進行了改進或挖了兩層,或修了兩個洞,或壹起挖了兩個洞。這樣雖然有壹定的靈活性,但也只能作為臨時的藏身之處。
從1943開始,地道戰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壹些地方,逐漸形成了連接房屋、街道、村莊的地道網,形成內外防禦,相互配合,攻擊敵人陣地。地道戰開始後,敵人也想盡辦法找洞,放火,放水,放毒來破壞。但是,黨領導群眾不斷改進隧道,使之更加完善。為了使敵人難以發現洞口,除了對群眾進行必要的秘密教育外,還把洞口巧妙地隱蔽起來,用墻壁、鍋碗瓢盆、水井和土炕蓋住;為使敵人不敢入洞,構築陷阱,埋設地雷,在洞口插入尖刀,或在洞內挖縱橫交錯的“棋盤路”;為了防止敵人對坑道的水、火、毒破壞,坑道內還設置了刺刀、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坑道上挖下挖,有厚有薄,有直通村外的突破口。這樣,隧道就成了可攻可守可退的地下堡壘。
地道戰的廣泛發展,在平原地區嚴酷的反“掃蕩”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1943年3月,駐守靈壽的200多名日偽軍包圍了正定縣高坪村。天亮了,敵人開始進攻,群眾已經進入坑道,民兵遊擊組和爆破組利用坑道工事監視敵人。敵人進入雷場時,兩次引爆4顆地雷,炸死鬼子20多個。敵人嚇得滿街亂跑,9顆地雷接連引爆,加上手榴彈和冷槍,讓敵人四處逃竄。到中午時,敵人已死傷40余人,倉惶逃回據點。
4月1945,1,敵壹團攻打清苑縣冉莊,冉莊人靠地道打死敵人17人。4月3日,擊退敵人3個團的部隊,團長以下40人陣亡,使敵人不敢再進攻。地道戰是平原人民對敵鬥爭的偉大創舉,在河北平原抗日鬥爭史上大放異彩!
楊靖宇
1939年夏秋,日軍在基本完成“三河討伐”,殲滅北滿抗聯二、三軍後,再次下定決心大舉討伐楊靖宇及其壹軍,誓要割除“偽滿洲國治安毒瘤”。
楊靖宇饑寒交迫的最後時刻。
雖然敵人死追不舍,甚至在雪地裏劃火柴也找到了腳印,但在16的淩晨,他還是失去了目標。就在這個日夜,楊靖宇和他的戰友們以驚人的毅力,把600多人的偽警察大隊拖到了跪下,500多人被打死、打傷、凍傷、凍傷筋疲力盡。最後只剩下五六十個人,坐在雪地裏氣喘籲籲。沒衣沒食的楊靖宇再次逃離了敵人的視線。正谷龍壹郎怒不可遏。在電臺裏罵了程斌等人的無能之後,他決定再次撒網,巡視楊靖宇。
冬天過後,部隊經常沒有食物。和警衛大隊分手後,楊靖宇和身邊的戰士沒有得到壹粒糧食,每天只能用袖子上露著的草根、樹皮或棉花充饑。2月18日上午,發現門衛朱和李東華試圖接近蒙江大東溝附近的居民區。日偽軍、特務搜班緊急出動,邊打邊撤,最後在海龍河邊被敵人擊斃。敵人在他們身上發現了楊靖宇的印章,從而確定楊靖宇就在附近。正谷龍壹郎立即下令縮小包圍圈,切斷道路,封鎖森林,並派間諜到山裏去尋找喬裝打扮的楊靖宇。但是四天後,敵人壹無所獲。日本人在後來的回憶錄中承認,他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方法,但還是沒能消滅楊靖宇。此時的他已經對楊靖宇形成了深深的敬畏,甚至不敢相信自己這次真的能俘虜楊靖宇。
此時楊靖宇將軍孤身壹人。他曾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強健的體魄打敗了壹次又壹次的敵人,卻無法戰勝饑餓和寒冷。這時,他腳上的棉鞋已經爛成壹團,用繩子捆著,以免散架。中日在雪地裏奔跑,他的兩只大腳都被凍傷了。既然已經死了兩個警衛,他必須自己去拿食物,所以他必須暴露。他知道暴露的危險。經過多日激戰,他的生命之力即將耗盡,再也無法像2月15日“崔壹峰入隊”“程斌廷入隊”那樣擺脫敵人。但如果不暴露,就會餓死在冰天雪地裏。楊靖宇做出了選擇。為了得到食物和棉鞋,找到部隊,他不得不暴露自己,但只對中國人民暴露,並向他們購買食物。
2月22日上午,楊靖宇在蒙江縣保安村以西五裏的山裏等著四個村民砍柴。他們是:假冒品牌頭目趙廷喜、村民孫長春、新李順和遲德順。因為居民區的警察不讓砍柴的村民帶食物下山,楊靖宇只好求他們回去帶點吃的和棉鞋,並答應多給錢。山寨頭目趙廷喜也勸他:“我看妳還是投降吧。現在滿洲國不斬首投降的人。”楊靖宇的反應真是耐人尋味。對方已經認可他了,但他沒有否認。他只是用壹個中國人的口吻平靜地對其他中國人說:“我是中國人,我做不出這種事。如果我們中國所有人都投降,中國就完了。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趙廷喜不再答應回去給他弄點吃的,然後就和楊靖宇分手了。
趙廷喜在歸途中遇到了頑固的叛徒李正信。因為我害怕其他三個人先報告了他們與楊靖宇的會面,導致壹家人被殺,所以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李正信。李聽後喜出望外,立即向偽蒙江縣警察本部日本警官左喜谷報告。西固立即要求趙廷喜帶領自己和大批日偽軍圍捕楊靖宇。
2月23日下午四點,西固的隊伍在蒙江三島703崴子附近的高處發現了楊靖宇。此時的楊靖宇饑寒交迫,病入膏肓,後人不難想象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他在想什麽。將軍,最後的時刻到了。
全家在河北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