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裏士多德在雅典呂克昂學院教學、研究和寫作期間,經常與學生討論人生的真諦。
有壹次,壹個學生問他:“先生,請告訴我,為什麽嫉妒的人總是抑郁?”
亞裏士多德回答說:“因為折磨他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功。”
亞裏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的壹名宮廷醫生。17歲時,亞裏士多德被父親送到當時著名的柏拉圖學園,在那裏學習了20年。由於他的勤奮和廣博的知識,他受到老師柏拉圖的高度重視。然而,柏拉圖說,“把韁繩放在亞裏士多德身上。”亞裏士多德非常聰明,思維敏捷,與常人不同。沒有紀律,妳不可能成為柏拉圖所期望的那樣。
亞裏士多德非常尊敬他的老師,但是他在很多問題上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他曾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誠實。”在學院裏,亞裏士多德經常與柏拉圖辯論,有時,老師的問題太難回答了。他不同意柏拉圖把現實存在視為“人的觀念”的唯心主義觀點。他提出了樹就是樹的問題,樹是由種子長成的,結出果實。離開了真正的樹,只剩下腦海中的樹的概念,有什麽意義呢?後來,亞裏士多德終於拋棄了柏拉圖的許多唯心主義觀點。他認為客觀物質世界是永恒的,不是由任何概念產生的。首先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三角形的東西,然後我們在人們的頭腦中有了三角形的概念。代數和幾何定律是從自然現象中抽象出來的。
他還認為生命和世界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時間、空間和物質。這些都有壹定的辯證觀。但亞裏士多德在遇到壹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時,還是想幫老師的壹些唯心主義觀點解圍,這往往讓他矛盾,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搖擺。
柏拉圖死後,亞裏士多德離開了學院。從公元前343年開始,他為當時的馬其頓王儲亞歷山大當老師。亞歷山大繼位後,亞裏士多德來到雅典辦學。
首先,他提出必須對青年學生進行智育、德育、體育三方面的教育,並提出了分等級的學制。他主張國家為7歲至14歲的兒童設立小學,讓他們學習體操、語文、算術、繪畫和唱歌。對於14到21的青少年,國家要為他們辦中學,教他們歷史、數學、哲學。體育是培養強健的體魄,而德育是培養自尊和勇敢大膽的優秀分子繼續訓練。因此,他創辦了呂克昂書院。這個學派是古希臘科學發展的主要中心之壹。亞歷山大國王非常支持亞裏士多德的教育,據說先後提供了800個黃金塔蘭(每個塔蘭60磅黃金)。亞裏士多德在學院裏建立了歐洲第壹個圖書館,裏面收藏了許多自然科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籍。
亞歷山大還命令全國,任何被獵人和漁夫捕獲的奇怪動物都要送到亞裏士多德那裏。生物研究在研究院進行,各種動物經常被刨。經過無數次的解題,師生們發現了壹個規律:壹種動物的進化越高級,其生理機制就越復雜。亞裏士多德的知識非常淵博。從教後也寫了很多著作:工具、邏輯、物理、政治、修辭學、玄學、詩學,等等,涉及哲學、邏輯學、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生理學、美學、物理學、動物學,等等。值得註意的是,他的知識是系統的、分類的,是從基礎知識中分析、推斷或總結出來的,從而形成體系。他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他的邏輯在兩千年前的歐洲思想界形成了體系。
在亞裏士多德之前,科學還處於萌芽階段,亞裏士多德生下了這個胎兒。希臘人之前的文化用超自然力量解釋自然界的每壹次神秘變化,無處不在都是上帝的作用。
亞裏士多德的輝煌成就之壹,就是他能以寬廣的胸懷和勇氣,把科學組織成壹個有序的龐大體系。然而,亞裏士多德支持奴隸制。他認為社會上壹部分人做奴隸,壹部分人做主人是“自然合理”的,可見其思想中的階級局限性。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雅典人激烈反對馬其頓的統治。有人舉報了亞歷山大的老師亞裏士多德,準備逮捕他。亞裏士多德的學生及時得到消息,幫助護送老師,逃出雅典,在亞裏士多德的故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卡爾卡斯避難。第二年夏天,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在淒涼的情況下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