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輕地離開了,
當我輕輕地走來;
我輕輕揮手,
告別西方的雲。
-
河邊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海浪中的影子,
心中蕩漾。
-
軟泥①上的綠草,
油乎乎的,在水底搖曳;
在何康河輕柔的波浪中,
願做壹株水生植物!
-
榆樹陰下的壹個水池,
不是清泉,而是天空中的彩虹;
在漂浮的藻類之間被壓碎,
沈澱出彩虹般的夢。
-
尋找夢想?手持長桿(3),
回到更綠的草地(4);
充滿星光,
在星光燦爛的地方演奏歌曲。
-
但是我不會放歌曲,
靜靜的是壹支送別的笛子;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
我悄悄地離開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了;
我揮了揮袖子,
不要帶走壹朵雲。[1]
2字註釋編輯
⑴綠草(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略圓,浮於水面,紮根於水底,花黃色。
⑵大搖大擺:這裏是“無憂無慮”的意思。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制成的劃船工具。
(4)向後(Si):逆水流方向而行。
3作品的翻譯編輯
英文原文
我悄悄地離開了
正如我悄悄來到這裏;
我悄悄地揮手告別
敬西邊天空的彩霞。
河邊的金柳
是夕陽下的年輕新娘;
他們在波光中的倒影
總是縈繞在我的內心深處。
漂浮的心長出汙泥
在水下悠閑地搖擺;
在劍橋的柔波中
我會是壹株水草!
榆樹蔭下的那個水池
容納的不是水,而是天空中的彩虹;
在鴨子的草叢中碎成了碎片
是彩虹般的夢的沈澱?
去尋夢?
只是為了撐船逆流而上
去綠草更青翠的地方
或者讓船滿載星光
在星光的照耀下放聲歌唱。
但是我不能大聲唱歌
安靜是我告別的音樂;
甚至夏蟲也為我堆積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我悄悄地離開了
正如我悄悄來到這裏;
我輕輕地揮了揮袖子
我不會帶走壹片雲彩
法語翻譯
告別劍橋——徐誌摩
Douce和légére是我的意見書
來吧,我來了,親愛的
馬主雲頂
為了西非的和平。
在河邊散步,
這是壹個太陽帆上的瑪麗。
它反映了葡萄酒的輝煌,
這些模糊的文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烏爾。
豐布埃河畔的壹個小村莊,
在《科學之聲》中,elles說
在裏維埃拉·卡姆河畔的東部
請給我壹杯水,謝謝!
這是壹座老建築的水點,
它不是清澈的源頭;是富豪嗎?壹般來說是弧形的
湯比恩在瓊斯家。
這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Poursuivre le rêve?壹艘遊艇上的水手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
remplir son bateau de belles poussièRES d 'étoiles
唱到最後的聲音
我不喜歡唱歌
在沈默中,我愛上了馬德。大調音階的第7音
這是壹場悲劇,塔西佗
在劍橋橋的夜晚
我在和平中準備,
我來了,安靜
我要離開這裏,
我也有壹年的時間[3]
4創意背景編輯
這首詩寫於1928,165438年6月6日,首發於《新月》月刊1928,10,署名徐誌摩。劍橋,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6月至10月1922年,詩人曾在此求學。劍橋時期是徐誌摩人生的轉折點。詩人曾經來自《虎序》中的陳導:24歲以前,他對詩歌的興趣遠不如對相對論或民事契約論的興趣。是何康的河水打開了詩人的心扉,喚醒了詩人長久以來被禁錮在心中的命運。所以他後來深情地說:“劍橋教會了我開闊眼界,我的求知欲是劍橋喚起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劍橋給我的。”(吸煙與文化)
這位詩人故地重遊。165438+10月6日,他在中國南海的歸途中,譜寫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早發表於928年2月18日《新月》第1卷第10號,後收入《老虎集》。可以說,“劍橋情節”貫穿了徐誌摩壹生的詩歌,而《告別劍橋》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壹首。
這首詩是徐誌摩在他第三次歐洲之旅後回家的路上寫的。時間是1928 165438+10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壹個夏天,在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家裏住了壹晚後,在事先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壹個人悄悄來到劍橋找他的英國朋友。可惜他的英國朋友都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劍橋在默默等著他。過去生活的場景再次呈現在他眼前...因為他當時很著急,正趕著去見另壹個英國朋友,所以沒有把這個情緒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在回家的路上乘船離開馬賽,面對洶湧的大海和廣闊的天空,他才展開紙張,寫下這次重返劍橋的個人感受。
但徐誌摩當時留下的是壹本英文版的《別了,劍橋》,是當時壹個不知名的中國人翻譯的。[4]
5作品鑒賞編輯
文學欣賞
這首《別康橋》共七句,每句四行,每句二三頓,不拘壹格,嚴謹,押韻二四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蕩漾如漣漪,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聲音,又順應了詩人情感的潮起潮落,有著獨特的審美快感。七段詩句錯落有致,節奏在其中緩緩蔓延,頗有詩人“白袍薄郊島”的氣質。可以說,它體現了徐誌摩的詩美思想。
《再別康橋》是壹首關於風景的抒情詩,表達了三種情感:懷舊、告別和幻滅後的感傷。
“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告別了西方天空的雲。”這首詩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節奏緩慢,動作輕盈,情意綿綿,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傷。最後的《西邊天空的雲》為後面的描寫打下了絢爛的色彩,整個景色被夕陽映照。所以這首詩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河邊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浪中的倩影蕩漾在我的心間。”這首詩真正描寫的是何康河的美麗。同時,古詩詞中的柳“柳”——“留”有送別之意,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牽掛被“蕩漾在心頭”表達得十分生動。他用了類比(擬人,模仿)。這壹節與第三節緊密相關:“軟泥上的綠草在水下搖曳;在康橋的柔波中,我願做壹株水草。“第三段詩突出了何康的寧靜和自由的狀態,自由和美是徐誌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出壹種愛,水草似乎在歡迎詩人的到來。而且並沒有完全脫離中國詩歌的意境,但與中國古代詩歌有相通之處,即物我合壹。第二節重在改變客戶,第三節重在把客戶變成客戶,讓兩者融為壹體,讓人過目不忘。這兩首詩恰恰說明了徐誌摩與劍橋的密切關系。這就是所謂:確定了理想,踏入了詩的世界,在美妙的風景中抒發了自己的情懷。三者緊密相連,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四季是轉折點:“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彩虹,在浮躁中粉碎,沈澱出彩虹般的夢。”這首詩采用了現實與虛構的結合。“實”是景物的描寫,“虛”是象征手法的運用。壹池水很清,輝光倒映。“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而且是紅光,是實實在在的文字。然而,池水上漂浮著許多藻類,擋住了部分輝光,零零碎碎,有的紅,有的綠,像軟水壹樣,非常生動。這個《揉面》寫得好,也是我夢想的破滅。聞壹多先生為紀念長女之死寫了壹首詩,用了壹個比喻:“如夏之夢,如夢之鐘。”說明夢是美好的,鐘聲悠揚,卻是短暫的,所以彩虹般的夢是美好而短暫的。1927徐誌摩夢想破滅,與陸小曼不和,因此抑郁。
第五節,“做夢?撐壹根長竿,慢慢追溯到更綠的草地,裝壹船星光,在星光的燦爛中歌唱。”這首詩是徐誌摩對前世的記憶和懷念。他在劍橋住了兩年。那個時候,他有自己的理想,生活很充實,對明天充滿希望。所以他用“壹船星星”來形容當時的生活,是有象征意義的。
往事已成歷史,回到現實還是有些傷感,所以“沈默是離別的聲音,夏蟲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這第六句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誌摩對康橋的感情,重點表現了離別的傷感。這首詩需要聯系其他詩歌,包括古詩詞來理解。“靜靜的是送別的笛聲”是壹個比喻。如蘇軾的《前赤壁詩話》中描寫是憂傷的,笛聲是歡樂的,所以用“蕭”作比喻來說明詩人的心境。所以“靜”的動作有詩人的情懷,然後“夏沖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詩歌講究簡潔,反復重復“沈默”、“安靜”、“溫柔”,突出重點,不浪費語言。
其實“沈默”是人最深的感受。比如柳永《雨聲環寒》中的語句是“牽手含淚凝望,我卻無言啜泣”,再比如蘇軾的詩《江城子毛毅正月二十日做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回憶起妻子王福去世後的十年,他們相遇時“默默相顧,只流千淚”。“此地無聲勝有聲”,李白的《黃鶴樓揚州行別孟浩然》:“故人西離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運用了對比法。三月,春光明媚,百花盛開,可惜朋友們都想離開我。比如“何處花瓣已如淚流,孤鳥已唱出哀思”,接下來的兩句“孤帆遠兮碧空盡,唯長江流於天”。“意在言外,意在似內。”“壹言不發,全是浪漫”常被用來評價詩歌,意思是詩歌沒有說悲傷,而是最恰當地表現出來,看著朋友離開,久久地孤立地站著,表現出深深的感情。比如王國維說,“壹切景物詞都是感傷詞”,“寫景物就是抒情”。所以“只看長江天上流”有深意,再比如李漁的“能有多少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都是這樣的好詩。都說沈默的感受最深,就像生活中的榜樣。表達最深感情的機會和小船都走了,告別的人卻站著不動,若有所思。結合“沈默是今晚的康橋”這句話,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其實反映了詩人對劍橋的深厚感情,所以“靜靜”承載了詩人的主觀感受。
第七節:“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雲”是象征性的,代表彩虹般的夢想。它反映在水中,但它沒有被帶走。所以,告別劍橋不是告別母校,而是告別給他的人生帶來最大改變的劍橋文化。這是對劍橋理想的告別。
《別了,劍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和音樂美。音樂之美是徐誌摩最強調的。第壹句和最後壹句是重復的,加強了節奏感,其中的詞語重疊,如“靜靜”、“輕輕”、“沈默”。而且每首詩都是變韻的,因為感情變了,所以到最後都不是壹個韻。然後是音音階,《我輕輕地走了》,三字音階,壹字音階,二字音階,符合徐誌摩活潑好動的性格,然後押韻。所謂建築美,壹三首排第壹,二四首排第二,空洞錯落,建築變了;另外,壹三句短,兩四句長,呈現視覺美感。音樂是聽覺的,繪畫是視覺的,視覺美和聽覺美是壹體的,讀起來會感覺很好。先說繪畫之美,即文字之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清柔”等,色彩斑斕,動感十足,女人味十足。
三者結合,徐誌摩追求“整體中求變,參差中求異”,呈現出月牙般的特征和個性,可以概括為:柔中帶怨的意境,清新淡雅的風格。
這首詩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的景物與想象相結合,形成詩歌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將氣氛、感情、情景融於意境之中,達到情景中的情與景。詩的結構嚴謹工整,錯落有致。全詩共7節,每節4行,形成兩個平行的臺階;1和3行稍短,2和4行稍長,每行6到8個字不等。似乎詩人有意將格律詩和自由詩的形式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壹種新的詩歌形式,充滿民族化和現代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優美,節奏溫柔委婉,和諧自然,隨著情感的起伏,宛如壹曲悠揚的散板,輕盈婉轉,觸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壹多在20世紀20年代的現代詩歌中提倡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再別康橋》可以說有三美,堪稱徐誌摩詩詞中的絕唱。[5]
著名評論
陳為農:《告別劍橋》壹個不可或缺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音樂美!
張:(徐誌摩)在與林相識相戀後,憧憬著共同生活。沒想到,在他與張幼儀離婚後,林突然回國與梁思成結婚。壹直是君子的詩人,只能通過詩歌委婉含蓄地表達對前世的甜蜜回憶。我這樣說是因為詩裏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陽下的新娘》,作為美好生活的象征,有林的影子;《尋夢》中的“夢”,指的是兩人在何康的情感交流之夢。回望那片更綠的草地,隱含著很多情感的回憶,只能藏在心裏,獨自享受。
霍秀全:《再別康橋》是徐誌摩壹生追求“愛、占有、美”理想的具體體現。詩中理想主義的情感表達分為兩個層面,壹是對當年劍橋求學的回憶,二是對當年愛情受挫的追憶。[6-7]
6作者簡介編輯器
徐誌摩(1897 65438+10月15—1931 65438+10月19)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始名
徐誌摩肖像[8]
張譯,本名吉森,在英國留學時改名為誌摩。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北京大學。1918去美國讀經濟學,1921去英國留學,成為劍橋大學特長生,學政治經濟學。在劍橋的兩年,我深受西方教育和歐美浪漫唯美詩人的影響。新月社成立於1923。北京大學教授從65438到0924。1926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南京中央大學(1949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從上海和南京辭職。在胡適之的邀請下,他被重新任命為北京大學教授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死於飛機失事。代表作有《告別劍橋》、《寒玉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