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扶路上山”全文是什麽?

“扶路上山”全文是什麽?

幫助上山的路

作者:高建群

1

我和路遙在感情上是兄弟。曾經有壹段時間,我們的感情像最親密的兄弟壹樣親密無間。同樣是兩個孤獨的旅人相遇在壹起,我們進行了壹場關於生活和生活問題的對話。那壹刻我們都體會到了生活的幸福。本來是應該的,我們都期待著推心置腹的時期的到來。然而,這種可能性已經沒有了。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壹個人類成員的消失是全人類的損失。喪鐘為他敲響,也為我敲響。接到噩耗的那壹刻,我立刻被壹股強大的打擊力擊倒,胸中充滿了悲傷。我用這句話作為我的吊唁,貼在71建國路。從那時到現在,除了這輩子要說的話,我壹句話都說不出來,但是我感到痛苦。當他的年齡和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不應該只是放棄和成長。路遙的突然離世給了我強烈的震撼。我敏銳地意識到命運之神的無情和殘酷,意識到生命力的脆弱和脆弱,意識到壹個活生生的人有理由在我們說話的那壹刻成為壹撮煙灰,意識到墓碑上壹個時間概念和壹個時期概念之間的杠杠是可以隨便劃出來的。雖然前人很早就告訴我們,既然活著,就要壹直處於死亡的威脅之下,最終的贏家是死亡,而不是妳。這是人類可以反抗卻無法解決的悲劇,是根本意義上的悲劇。但是,我的朋友路遙,他是不是死的有點太早太快了?記得小時候,世界上流行腦膜炎,時不時有鄰居家的孩子死了。那時候,我整天看著那些活得長死了的人羨慕不已。我認為這本身就是壹項偉大的成就,值得羨慕。這壹段時間,當年那種對命運的不信任,那種像風中小草般孤獨無助的感覺,又重新控制了我。經常想自殺來反抗死亡,改變和鄙視死亡。

2

20世紀60年代初,人類征服太空的歷史上發生了壹件大事。壹位名叫加加林的蘇聯少校乘坐宇宙飛船飛入太空。那天晚上,在荒涼貧瘠的陜北高原,在壹所縣城中學的操場上,站著壹個名叫王衛國的學生。饑餓,卑微,他看著夜空和月亮,臉上帶著淚水。他在壹瞬間意識到了自己和老鄉們壹生的所有悲劇,這壹刻他有了走出黃土地,走向大世界的遠大誌向。多年後,他在中篇小說《人生》中為自己的理想人物取名“高加林”,引起強烈轟動,被日本評論界稱為“青春與激情的悲劇”(路遙認為這是對“人生”的中肯評價)。他把他的夢想和祝福寄托在這個人物身上。

他的童年很貧窮,這種貧窮與屈辱聯系在壹起。平日裏,他對自己的童年談得不多,經歷讓他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以免受傷,以完成生活賦予他的角色。然而,當他放松自己的時候,當他突然陷入壹種親切的感覺時,他突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他曾經跟我說過他爸爸送他去他叔叔家的事。他們帶著食物從清澗來到延川。把他交給叔叔後,他爸爸說,讓他在這裏呆壹會兒,然後他再來接他。苦難的農家男孩含著淚把父親送到村口,看著父親搖搖晃晃的身影走向山路,然後被懸崖擋住去路。直到那時,淚珠才掉了下來。然後,他淚流滿面,因為他已經知道他的父親把他收養給了他的叔叔,但他在為他送行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要戳破這壹點。

在這種親切的感覺下,路遙經常陷入回憶的是他的初戀。我想大概是北京的壹個年輕人穿著紅色的衣服跳來跳去玩文化表演之類的。人生完成後,他從甘泉回到延安。不知道從哪給他弄了兩盒中華煙,然後又弄了兩條。他貪婪地抽煙。那壹夜,延安城被月光籠罩。像夢遊者壹樣,我們在街上走來走去,直到午夜。“中國文壇即將發生壹件大事!”他說他指的是那包生活手稿。突然,他說起了自己的初戀。講他是如何在壹個大雪紛飛的冬天,在文藝隊排練完節目後,陪她回到自己的小屋。踩在吱吱作響的雪地上,我的手無意中碰到了她的手。我有點膽怯,怕她責怪我。誰知,她反而用手緊緊地抓住了我的手。路遙說。他還說自己剛剛因為《驚心動魄的壹幕》獲獎回到房間,突然接到壹個陌生女子的電話。“妳是誰?妳要是沒事,我就掛了!”這時,電話那頭傳來命運的聲音:“妳真的不記得我了嗎?壹個熟悉的老朋友!”說話的人穿著紅色風衣,在街對面的電話亭等他。他扔下電話,發瘋似的跑下樓,過馬路。“我就納悶了,車怎麽沒壓著我!”路遙說。在他們短暫的接觸中,這位女士說她去過Xi,在居民樓附近徘徊了很久,但她沒有勇氣問他住在哪裏,也沒有勇氣敲門。“哪個陽臺沒有花草,哪個就是我。”“她後來嫁給了壹個海軍軍官!”路遙對我說。

我不知道路遙講的這個故事有多少真實性,尤其是後面的相遇部分。但是,他確實有過這樣的初戀,而且是用壹種可怕又令人敬畏的關系愛上了她。

1983期間,回到延安。那是深秋初冬的壹天,大地冰涼。他壹看到我,就抓住了我的手。他臉色鐵青。他說這幾天,腦子裏只有壹句話,就是“路遙,妳的苦難有多深!”他在延安呆了三天。為了安慰他,我和他在壹家旅館住了三天。我說:“壹個作家永遠不會被打敗!頂多回延安。我將永遠是妳的朋友。“三天後,那個霜凍的早晨,我開車帶他去東莞站,把他送上了長途汽車。幾天後,我為他寫了壹首詩,這首詩首先發表在《群星》上,後來被收入我的詩集的第壹部分。

妳有個朋友。

壹個人獨自走在大地上,

有時候心裏會有莫名的擔憂。

妳想和路人聊天,

然而,每個人都很忙。

打電話給我,打電話給我!我會來的,

就像壹只鳥落在妳的肩膀上,

我充滿友誼的詩,

會變成鳥兒的鳴叫。

自然,我們的生活是無限美好的。

歌唱永遠比悲傷多。

但是誰能保證,

我們從未被命運嘲弄。

壹天早上我醒來,

生活突然有了奇怪的節奏,

妳妻子和別人走了,

壹瞬間妳是多麽的孤獨!

關於工作,關於住房,關於煤氣罐,

不請自來的罪惡感,

以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

:包括領導對妳的不合理約束。

有時妳拔出壹根白頭發,

:哀嘆生命的可悲短暫;

有時候妳會看天上的大雁。

我渴望它帶妳壹起走。

相信吧,我會理解妳的。

我是妳值得信賴的朋友,

無論妳是否墜入痛苦的深淵,

:或者誤入荒山。

也許妳只剩下壹個朋友了,

那就是我。我會緊緊握住妳的手。

我會給妳安慰和友誼。

:給妳建議,給妳壹個哥哥的幫助。

我的詩是我的翅膀,

我會整日整夜的在妳身邊徘徊,

壹旦妳打電話給我,

我將踏入妳神秘的國度。

:人類無盡的愛,

是維系我們的紐帶,

真誠的朋友之間,

放心吧,誰會欠誰壹份情。

壹個人獨自走在大地上,

有時候心裏會有莫名的擔憂。

相信吧,我會來的,

就像壹只鳥落在妳的肩膀上。

順便說壹下,說到詩歌。《生活》在雜誌上發表後,路遙拿給我看。他很不自然的說妳不會介意妳的詩用在裏面吧!我說,我不會介意的。我很榮幸。“不過,”路遙機智地說,“是書裏壹個叫黃亞萍的人偶爾讀了妳的詩,抄在本子上送給了高加林!去追她吧!”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讀者讀到這裏可能會覺得我們是平等的。我想說,讀者只說對了壹半。是的,在性格上,我們是平等的,尤其是對我來說,媽媽獨立不羈的性格帶給我,我不希望有任何東西來限制我。但在文學這個技術問題上,我壹直視他為良師益友,他的名言“嚴以律己”壹直是我鞭策自己的警示鞭。在陜北這片土地上,他永遠是第壹小提琴手。有幾次回延安,他用嘲諷的口吻對我們說:“妳們在忙什麽?為不值得的事情而擔憂和憤慨。為什麽不把這些放在壹邊,自己寫作品呢?壹天寫2000字,壹個月就是壹部中篇小說,然後再花壹個月修改抄寫。幾個中篇之後,就沒人能幫妳了。”他的話總是給我壹個教訓。

路遙是壹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也許,他本人在文學上比他小說中的任何人物都更精彩,更復雜,更獨特。可惜他英年早逝,不可能再把這壹切展現出來。這是全人類的損失!人類整體利益的損失!我跟路遙說過很多次了。我說如果妳受到很大的打擊,擺脫現在的生活軌跡,去內心自省,會有比《生活》和《平凡的世界》更精彩的作品。這壹次,命運給他提供了疾病的打擊。不幸的是,他沒能克服它。讓我在無限的遺憾和悲傷之外詛咒命運。

我生病期間去看過他三次。兩次在延安,壹次在Xi。第壹次見他,我給他帶了壹條洛川縣委書記送的我舍不得抽的紅塔山。妻子說醫生肯定不讓他抽煙。我說,只要他是路遙,只要他活著,就壹定要抽煙。果然,他開心地接過我的煙,開始抽煙。路遙說的第壹句話是,這是作家的悲劇,我願意用我所有的收獲來換它(指我的身體)。他告訴我要珍惜身體,最好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然後他問我的孩子,他說她應該上四年級。他說他的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愛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朋友。說這話的時候,他眼裏噙滿了淚水。我坐在床邊,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他說不要那麽有感染力。但我固執地堅持著,直到離開。看到他蜷縮在床上,又瘦又不成形,這個充滿抑郁的小屋,我想起了《紅與黑》裏朱利安·索海爾在監獄裏的最後壹幕。我終於沒能忍住眼淚。“妳怎麽把自己弄成這樣了!”我說。第二次,我陪王巨才同誌去看他。第三次,我在Xi安。我從北京回來,在Xi安呆了幾天。我讓元村帶我去見他。結果我見不到他,醫生讓我留個條。我在紙條上說:路遙哥哥,我所有的朋友都祝福妳。妳是壹個堅強的人,妳壹定會跨過這個門檻。我會為妳祈禱。

過了幾天,我去省作協開會。我去拜訪了,但還是沒見到他。13那天晚上,我聽到和他見面的作協領導說,路遙狀態很好,壹天能吃四兩頓飯,不會再有危險了。後來關勝來了,說路遙談過我,說“建群是個好人”!這是路遙留給我的最後壹句話。謝謝妳,親愛的朋友。我於15離開Xi,途經黃陵,在那裏我做了壹次演講。我欣喜地告訴朋友,路遙好多了,他終於跨過了門檻。誰知道,第三天,他就死了。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接近實際創作的階段,和我就小說的大致輪廓進行了幾次徹夜長談。他說這種長談是好的,可以幫助他提高作品和人物形象。我記得,當時他還把小說的整體標題定為《走向大世界》,把三個部分的標題分別定位為黃土、黑金、大世界。我不知道他是怎麽受到啟發,選擇了《平凡的世界》這個名字,既有覆蓋面,又有深刻的內涵。我現在就寫這些,或許能為文學提供壹些史料。後來我陪他去了黃陵店頭煤礦,在礦上采訪了他幾天,收集材料,以求達到壹個準確的描述。

路遙是新時期文學中壹位重要的小說家。我覺得我的評價應該是公正的。路遙作為壹個有號召力的形象,會不斷激發這片黃土地上新生代的夢想,我想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陜北,這片焦土,這片被北鬥七星照亮的荒涼北原野。我始終堅信,各種因素讓這裏成為英雄和史詩的聚集地。原因之壹是物質的貧乏孕育了人們豐富的精神想象力。乞丐的夢是最富有的。壹個小學生讀了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後,光著腳跑到黃河邊,等著這樣壹條金魚出現。壹個中學生餓著肚子站在夜空下,想象著奔星載著加加林少校。這種想象,是苦難給陜北人的補償。我曾經陪同壹位地委書記下鄉。招待所征求他對夥食的意見時,他如釋重負地說,我是乞丐出身,這樣的夥食我還是沒什麽好抱怨的!就為了他的這句話,我從那時起壹直敬畏至今。原因只有兩個。我覺得這是民族交融的結果,就是就距離而言,他明顯有少數民族的特征。我曾經看著他耳朵裏的壹撮頭發,說他壹定有匈奴血統(我的另壹個朋友,傑出的散文家劉成章,直言不諱地承認他有匈奴血統)。馬克思說,民族交融有時是歷史進步的動力。陜北人性格中的鮮明優劣勢,也許只有這種民族交融的原因才能解釋清楚。第三個原因,我想說,是歷史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十三榮年的毛澤東,到劉誌丹和謝子長,到斯巴達克的悲劇英雄,到橫行天下的李自成,甚至到民族野蠻時期的半神公孫軒轅。

在小說《最後的匈奴》中,我試圖分析人類的這種心理。以前小說裏有題詞。看到垂死之路後,我對命運的這種不公勃然大怒,改了另壹句話作為題字,以示對命運的蔑視和對死亡的抗議。這句話是:“讓我像白天鵝壹樣死去吧!”我保存的原題詞,我會呈現出來,寫在這裏。

“在地球的這個偏僻角落,生活著壹些奇怪的人。他們倔強,他們天真善良,他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他們自命不凡甚至狂妄自大,他們有點神經質,他們做著壹代又壹代的英雄夢,用自己創造著傳奇。他們是斯巴達克和堂吉訶德的完美結合。他們是生活在這個高原上的最後壹批騎士,雖然他們的坐騎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失傳了。他們把死亡叫做‘上山’,把出生叫做‘出家’,把生存的過程本身叫做‘受罪’。

10

寫到這裏,我不禁不無遺憾地想到,路遙除了黃金的壹切金光閃閃的優點之外,還有壹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欲望太多。他不明白,該放松的時候要堅決放松。他不明白,人生只能做壹件事。他不明白不能同時追兩只兔子的道理。結果兔子沒追上,先生病了。這樣他就很難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我覺得他苦難的童年帶給他很多好的品質,這也是他的缺點。陜北是壹塊“此處忽略了聖人的說教”的土地,給人類這群人帶來了生機勃勃的創造精神和斯巴達克與堂吉訶德兩種激情。同時也讓我們不那麽刻薄。大有所得,小有所失,僅此而已。

11

我尊敬的朋友路遙,他活著的時候,有壹天對世人說:“誰能評論我!””我說,“總有壹天,讓我發表意見!”他說,“也許妳可以發表意見!“那麽,現在,我就以無限的愛和手足之情,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嚴肅態度,用我的形式來評論妳,總結妳。妳能接受嗎?”為什麽我不在妳活著的時候替妳說這些話?不管妳快樂與否!“我想此刻。

我們哭吧。如果我們不能哭,那就因為路遙的死,讓我們學會哭,用哭作為武器來對付這個荒涼的世界。烏納穆諾說:“我們必須學會哭泣。也許這就是人類的最高智慧。”當然,我們哭主要是為了死去的人,但也許有壹半原因是我們還活在世上,糾結於各種瑣碎的生活習俗。我們會通過哭泣暫時忘記痛苦。繼續走。我呢,希望這篇作文寫完以後,我拿筆的時候手不要再抖了。

“為神先走”,這句話被在街上曬太陽的老人抓住了。這句話充滿了大智慧和大智慧,讓我很驚訝。懂得生死的陜北人的哲學態度,通過這句話用平靜的語氣表達出來。這句話讓我的悲傷少了很多。然後,就這樣,它開心的先走了。讓我們哀悼並請求所有為姚櫓之死而受苦的朋友們哀悼。

路遙兄弟,妳的靈魂願在這黃土高原的何處安身?請吹嗩吶,請高舉旗幟,讓我們幫妳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