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水滸傳》中有哪些哲理詩?

《水滸傳》中有哪些哲理詩?

四大古典小說中,紅樓夢肯定是第壹個說詩最多的,但其他三大名著中也有不少高水平的詩。水滸傳裏有很多哲理詩,很有啟發性。

第壹首詩:“我壹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硬生生的打開了金枷,打破了這裏的玉鎖。錢塘江的信來了,今天我知道我就是我。"這首詩出自《水滸傳》第119章:魯坐浙江,衣錦還鄉。

在書中,這首詩是寫的。方臘凱旋而歸,眾人駐足杭州六和殿等待。夜裏,魯聽到錢塘江的潮水聲,恍然大悟。於是寫了這首詩,穿上袈裟,坐下就死了。

這首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是魯對自己壹生的反思和總結。魯的師傅智臻長老曾送給他四個字:夏捉,持蠟,聽潮,見信不作聲。當聽到錢塘江漲潮的聲音時,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就像師父說的那樣。是時候離開和他壹起走了。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魯擺脫了他的枷鎖,或者佛教徒所說的圓滿。

?第二首,“攻城略得賞,欲陪赤松遊。”人愛功名,怕功名不了了之。"這首詩也出自《水滸傳》第119章:魯坐浙江,衣錦還鄉。

這首詩是浪子燕青勸盧俊義棄官時寫的。燕青並不反對招安,但他也明白官場上的勾心鬥角,知道婁的正直忠誠,怕他受害,所以在征伐方臘之後,勸盧俊義退位。但盧俊義不聽燕青的勸告,燕青無奈,獨自離開。

這首詩的意思和《紅樓夢》裏的那句話差不多,《好歌註》“因為紗帽太小,我被關起來了。”就像所愛的人的名利壹樣,最終他們都壹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