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當代文學和詩歌的口號

當代文學和詩歌的口號

1949,分三期。

1,第壹階段1949-1978

隨著“第壹次文學代表大會”的召開,兩個地區(國民黨統治區和* * *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長期分離的文學工作者終於“聯合起來”了。五四新文學的戰鬥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的文化傳統在殊途同歸的前提下融合了,毛澤東《講話》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正式確立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

當時拿槍的人搞和平建設,文化心理自然保留了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從軍事軌道轉向政治軌道,兩軍對峙的思維模式具體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鬥爭的教條模式。

2.第二階段是1978-1989。

文學真正的“復蘇”以1978年8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誌。十壹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對抗戰以來影響中國文化建設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範的否定。

1979 1 0在第四次文學代表大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發表了賀詞,明確提出了“不幹涉”的意見,並承認文藝創作是壹項復雜的精神勞動。黨“並不要求文藝服從於壹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藝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來幫助文藝。?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1984年,胡啟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作出“創作自由”的承諾。80年代的文學充滿了蓬勃的創新精神和活躍的氣氛。五四新文學傳統得以復興。

3、90年代第三階段——新世紀。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識分子在“* * *功名”狀態下所持有的壹元化政治社會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在文學創作中,作家放棄宏大的歷史敘事,轉向個人敘事立場,尤其是對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和積極認同。新文學傳統在20世紀90年代顯示出新的活力。

擴展數據:

當代文學的壹些代表人物:

王蒙(1934-)當代作家,北京人。他的第壹部小說是《青春萬歲》。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小夥子》影響很大,從1976-1981發表了30多部作品。其中《最珍貴》、《壹寸草之心》、《春之聲》分別獲得1978、1979、1980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蝴蝶》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張賢亮是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半個男人是女人》和《綠化樹》。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他十三歲開始寫作,十七歲發表第壹篇短篇小說《綠色的枝葉》。1979之後寫的中篇小說《劉仆人家》和短篇小說《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

現代女作家茹誌鵑(1925-),曾用名阿如、初旭。她的祖籍在浙江杭州,出生在上海。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百合花》、《安靜的婦產醫院》、《錯編的故事》,其中《錯編的故事》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79。

李準(1928-2000),現代作家,河南孟津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李雙雙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山下的花環》、《牧人》、《老兵新傳》等。其中《老兵傳》獲得1959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獎。

百度百科-中國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