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大海》
再見,無拘無束的元素!
妳的碧波在我面前。
最後壹次,
妳傲慢的美麗閃耀著光芒。
就像壹個朋友悲傷的抱怨,
就像他分手時的聲音,
妳憂郁的聲音,妳急切的呼喚,
最後壹次在我耳邊盤旋。
(詩的第壹節和第二節指出了再見,因為詩人即將告別敖德薩,去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他把無拘無束的大海描述為“壹種無拘無束的元素”,大海在普希金的眼中帶著壹種自由的氣質。)
我心向往的地方!
多少次我走過妳的海岸,
我獨自靜靜地沈思,徘徊,
我對我的夙願充滿了悲哀!
在大海面前,人可以得到平靜和凈化。普希金內心被政治迫害的悲傷,被傾訴在這流亡的大海裏,大海是他最好的朋友。)
我有多愛妳,
那低沈的音調,深淵的聲音,
和妳黃昏時的孤獨,
以及妳不可預知的激情。
漁民溫順的船帆,
壹切都受妳的意誌保護,
勇敢地掠過妳的波峰,
當妳憤怒且難以控制的時候,
多少漁船會沈。
哦,我怎麽能把它放在壹邊呢?
妳孤獨而靜止的海岸,
我滿心歡喜地祝福妳:
願我的詩歌滾滾向前。
穿過妳的高峰和低谷!
妳期待,妳呼喚——但我被束縛;
我內心的掙紮也是徒勞的;
被這種強烈的激情所吸引,
我不得不呆在妳的岸邊...
妳抱歉什麽?我現在在哪裏?
激情向往,無憂無慮的路?
在妳的浩瀚中有壹個地方。
能喚醒我沈睡的心靈。
(“妳期待,妳呼喚——但我被束縛,我的精神掙紮是徒勞的。”人如果不能自由地生活,就會感到痛苦,我們的詩人也壹樣。在專制沙皇政府的嚴酷統治下,他們無法呼吸自由的氣息。普希金渴望逃往海外,但內心充滿了奔向自由的渴望,卻又被現實牢牢束縛。他在尋找人生的出路,向往大海的廣闊。其實,被現實牢牢束縛,失去自由的人,都能體會到普希金在這首詩裏的感受。)
懸崖和光榮的墳墓...
那裏,有多少珍貴的思想。
沈浸在無限淒涼的夢境中;
那是拿破侖被埋葬的地方。
他在那裏的苦難中安息了。
就在他身後,另壹個天才,
像滾雷壹樣,飛離我們,
我們思想的另壹個主人。
他死了,可以自由地哭泣,
他把他的桂冠留給了世界。
澎湃奔騰,掀起風暴:
大海啊,他在死前贊美過妳!
妳的形象反映在他身上,
妳的精神凝聚在他身上,
像妳壹樣,雄偉,憂郁,深遠,
和妳壹樣,頑強又頑強。
面對洶湧的大海,詩人想起了兩個歷史人物,壹個是拿破侖,壹個是拜倫。拿破侖以暴風驟雨的速度橫掃歐洲封建勢力,同樣才華橫溢的青年詩人拜倫也曾參軍,與奮起反抗的希臘人民並肩戰鬥,不久便病逝,年僅36歲。大海、拿破侖、拜倫都有自由的精神,這激勵著同樣向往自由的普希金繼續奮鬥。)
拿破侖
拜倫
大海啊,世界是空的...
妳現在要帶我去哪裏?
這個世界充滿了同樣的命運:
哪裏有幸福,哪裏就有人擁有幸福。
要麽是教育,要麽是暴君。
再見,大海!陛下,
我會深深記得;
妳黃昏時的低語,
我會聽很久很久。
妳的形象充滿了我的心,
走向叢林和寧靜的荒野,
我會拿走妳的巖石,妳的港灣,
妳的聲音,妳的水影波。
(在普希金的詩中,我們清晰地感受到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感,大海自由奔放的豪情和詩人孤獨壓抑的內心世界,大海的活躍和大地的僵化是兩個世界。駐足海邊的詩人,渴望大海的自由,卻又被陸地束縛。汲取力量後,他轉身又用同樣僵化的體系進行新壹輪的戰鬥。)
從那以後,任何在海岸上遊蕩的人,
在淺船和空曠的黃沙之間,
用他的心,眼睛和耳朵,他會聽到,
普希金的詩像碎金壹樣散落壹地...
這是後來壹位蘇聯作家對普希金的《致大海》的評論。我也這麽認為當我第壹次看到大海——生命中埃及的地中海時,我也感受到了普希金的詩所散落的金色殘片。在大海和陸地之間,我也感受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尖銳對立。我們渴望自由,我們想要擺脫沈重現實的心也在向往大海的“浩瀚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