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壹頭,
媽媽在那邊。
當我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
我在這壹頭,
新娘在那邊。
後來,
鄉愁是壹座短暫的墳墓。
我在外面,
媽媽在裏面。
現在,
鄉愁是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壹頭,
大陸在那邊。
在未來,
鄉愁是壹座長橋。
妳往那邊走,
我走這條路。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祖籍南靖。1947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1953年與秦子豪、鐘鼎文創辦“藍星”詩社。後赴美國深造,獲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回到臺灣後,他成為國立師範大學、國立成大、國立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余光中是壹個復雜多變的詩人,其文風的變化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壹個趨勢,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爭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爭中,余光中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表現出強烈的鼓吹西化、忽視讀者和脫離實際的傾向。正如他自己所說,“少年時,筆尖沾了希頓·淩克的余波,或是泰晤士河的河水。釀酒業無非是1842年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