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長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珀
李白少年時代博覽群書。除了儒家經典和古代文史名著,他還瀏覽百家之書,成為“劍術高明”的人。信奉道教,有超脫世俗的想法;同時,他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少年時在蜀中寫的詩,保存下來的很少,但卻表現出了傑出的才華。李白大約二十五、六歲時遊歷川東。在隨後的10年裏,他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遊的很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曾壹度到達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無功而返。天寶元年(742年),被玄宗召入長安拜翰林,作為文臣大臣,參與起草文書等工作。不到兩年後,他被迫辭職離開北京。這壹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於成熟。11年後,繼續浪跡於黃河、長江中下遊,“浪跡天涯,自適詩酒。”他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希望重新獲得朝廷的任命。天寶三年,李白在洛陽認識杜甫,成為好朋友。第二年分手後他們沒有再見面。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隱居在宣城(今安徽)和廬山。第二年12月,他被邀請到王勇幕府李林,希望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壹。王勇觸怒蘇宗被殺後,李白也被判有罪,囚禁在潯陽(今江西九江),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在路上,我被原諒了,回來了。我當時59歲。晚年生活在江南地區。61歲時,聽說邱李光弼率軍出城攻打安史叛軍,北上準備參軍殺敵。他因病中途折返。次年,他死於叔父當塗(今安徽)縣令李的寓所。
文學創作李白的詩已經失傳很多,至今仍有900多首,內容豐富多彩。
李白壹生關心國家大事,希望為國家建功立業,但又不滿於黑暗的現實。他的59件古董是這壹領域的代表作品。唐玄宗後期政治中的黑暗腐敗被廣泛揭露和批判,反映了人才走投無路的悲憤。很多話都是諷刺,精神很高。李白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卻不羨慕富貴,想到什麽是鐘鼓、珍饈、珍寶?。建功立業後,將效法戰國高士呂忠廉,不尊而退。他的思想明顯受到道家尤其是莊子的影響。李白的許多詩表現了對人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壹內容往往與對統治者的批評結合在壹起。他的壹些樂府詩反映了婦女的生活和苦難,其中側重於對婦女的思考和對人的記憶,以及商人,棄婦和女仆的委屈。他的《投宿五松山下荀叔》、《護之歌》、《秋蒲之歌》分別描寫了農民、船工、礦工的生活,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懷。李白壹生寫了許多描寫自然風景的詩。他的詩《蜀道難登天》(《蜀道難》),《黃河之水不可移出天入洋,壹去不復返》(《入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這類詩歌,就像他的壹些歌頌大鵬鳥的作品壹樣,表現了他的遠大誌向和寬廣胸懷,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非凡的願望。其他如邱登的《宣城齊諧北樓》、《敬亭山獨坐》、《清溪之旅》等詩,擅長描繪清幽景物,清新雋永,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等。李白也有許多關於愛情和友誼的詩。他的樂府詩往往從女性承人的角度來表達委婉深刻的愛情。還有壹些送禮物和思念妻子的詩,感情也挺深的。李白向朋友捐贈了大量作品,其中不乏優秀之作。這些詩有的表現出鮮明的政治態度,更多的時候表現出日常送別和相思之情,如黃鶴樓送別孟浩然、沙丘門杜甫、聽說王昌齡為此遷居龍標窯、追憶往事和拜訪參軍、贈王倫等。,感情深厚,形象生動,藝術感染力強。李白詩歌的內容也含有壹些封建糟粕,其中更多的是宣揚人生如夢、吃喝狂歡的消極虛無主義思想,以及求仙訪道、丹藥煉丹的宗教迷信。他寫的壹些關於女人和愛情的詩很俗。在李白的詩中,誇張和生動的比喻被廣泛使用。他的詩《但既然水還在流,雖是刀削,舉杯消愁》(《宣州謝子樓送別校書·雲叔》)和《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秋蒲之歌》第十五部),描繪了他在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後的深切憂慮,是廣為流傳的名句。他的詩《北窗詩不如壹杯水》(《答王十二寒夜》),寫出了自己的才華;“我願渡黃河,但冰噎渡口,太行山將雪蓋”(《難行》),難寫事業;“桃花潭深過千尺,不如王倫”(《贈王倫》),寫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讀者。李白詩歌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令人驚嘆。他的“強風吹我心,西掛仙陽樹”(《金湘寄魏拔西天》)和“我心明月憂,我隨風留西天”(《聽說王昌齡遷龍標瑤要走》)都以奇特的想象力表現了他對長安和詩友們的懷念。《傅亮吟》、《古風》和《西部蓮花山》分別通過幻想表達了長安城的毀滅和安史之亂對中原的蹂躪。《送別》通過撲朔迷離的傳說,表現了唐玄宗後期對政局的隱憂。都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蜀道難》和《夢登天目山》借助神話傳說構築了豐富多彩、驚心動魄的境界。
李白《上臺》的筆墨
李白詩歌豐富的想象力在長長的七言律詩中尤為突出,明顯受到屈原的影響。從體裁上來說,李白擅長形式相對自由的古體詩和絕句,不喜歡寫格律詩。59篇《古風》是他的五代古風代表作。他的樂府中的五首古詩,繼承了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文筆樸實生動,洋溢著詩人的熱情。他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和壹般七言詩)比較有創意。景色壯美,瑰麗多彩,抒情情懷奔放,起伏多變。從文學淵源上看,這類詩歌受屈原作品的影響最大,鮑照對它的模仿也很難。李白擅長絕句。他的絕句在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礎上有所改進,更加警世。《靜夜思》《玉潔芬》等五絕,含蓄雋永。更有優秀的作品,清晰凝練的語言,和諧優美的音色,抒情的風景,淺顯的解說。比如《黃鶴樓去揚州途中再會孟浩然》、《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作白帝城》、《贈王倫》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代表作。壹直以來對唐代七言絕句的評價,認為李白和王昌齡最擅長情景交融;李白集中研究七律最少,只有十多部,優秀作品很少。五律七十多首,有些寫得很好,說明他會寫格律詩,但不愛多寫。李白的樂府詩雖然用的是舊樂府題材,但能有新意。唐代以舊樂府為題材創作詩歌的人,成就最為突出。他的壹些詩句和絕句,雖然不用樂府題材,但充滿了樂府詩。他的詩歌語言最大的特點可以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具體來說,語言直白自然,音節和諧流暢,自然而不做作,散發著民謠的味道。這主要得益於對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研究。但他並不只是學習和模仿民歌的語言,而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之更加簡潔、優美、有意義。他的七言古詩,不僅清逸自然,而且語言豪放。杜甫《春憶李白》詩贊李白詩“清新”“飄逸”,揭示了其語言風格的顯著特點。李白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唐代的韓愈、李賀,宋代的歐陽修、蘇軾、陸遊,明代的高啟,清代的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不同程度地受益於李白詩歌,並受其影響。
李白也寫了幾首詩。《尊前集》詩12首,《華安妙詞選》詩7首。其中《清平調》有三首《雲要衣、花要容》,體裁其實是七言絕句,當時是用音樂唱的。其他李白傳世的長短句都不太可信。今天李白的散文有60多篇。很多對仗句並沒有擺脫當時流行的駢文時尚。但語言自然流暢,與其詩風相近。其中《漢書·荊州》和《桃花源序(李)》為後人所選,廣為傳誦。
這壹集和唐朝編的《李白集》的校對版都沒有流傳下來。北宋《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刻於蘇州,稱為蘇本。後來有壹部按蘇本抄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間,苗嶽臨摹,稱苗版。最早為李白集註釋的是南宋楊企賢的《李翰林集》,共25卷,註釋豐富。屈退元、朱錦程的《李白集註》是李白集註中最為詳盡的壹部。關於李白作品的研究:五四運動以後,建國以前,著有《道士詩人李白》,齊著有《李白研究》。建國後有詹?他是《李白詩文集》、《李白詩文集》的作者,王運喜在等待李白的研究。此外,還有許多單篇論文,其中壹些被中華書局選為代表性論文,編入《李白研究論文集》,於20世紀60年代出版。
參考資料:
/L/L0491。html文件的後綴
受訪者:僅155-舉人四級3-2 17:47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著名詩人。他的祖籍在隴西季承(今甘肅天水市附近),後來他的壹個支系倒向亞洲中部(今前蘇聯托克馬克附近,唐朝時屬各支系管轄),李白就出生在這裏。神龍初,李白隨父逃往蜀,居綿州(今四川江油縣)張明。
李白與杜甫齊名,被譽為世界“杜麗”。他的思想比較復雜,有儒、道、遊俠、軍事家的成分,而儒、道占主導地位,甚至把莊子架空在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是“把寰區搞大,把海賢縣搞清”(答孟少府的調令)。但他避科舉,深居簡出,廣交朋友,為的是在京城揚名立萬,等待朝中邀他。他對姜尚、範蠡、盧忠廉、張亮和謝安之的欽佩是有益的。他是皇帝建立功勛的老師,後來功成身退。他的思想是盛唐的產物。龔自珍曾說:“莊與屈詩不可合,以之為心,始於告白;儒家,神仙,俠義是三樣東西,不能合二為壹。如果他們生氣了,他們就會坦白。"然而,正當它要有所作為時,開元盛世已過,朝廷日益腐敗,社會上醞釀著新的危機。欲望是極度奢侈的,但實現的希望又是極度牽扯的,所以他被自己打擊的感覺是加倍沈重的。每當遇到挫折和不公時,他都會爆發出強烈的憤慨,對現存秩序的大膽批判和否定往往是鋪天蓋地的。但我除了憤慨之外,還常常想用隱居求仙、狂飲來暫時緩解自己的精神痛苦,可見道家批判現實、隱居思想的深刻影響。就這樣,李白壹生都在理想與現實、出世與入世的激烈思想鬥爭中度過。
李白的人生經歷可分為四個時期。(壹)讀書漫遊期(42歲以前)。李白的《十五奇書·伏令相如》《十五仙》《十五好劍法》同時。二十歲後漫遊蜀中,登峨眉,去青城。這些經歷對李白豪放性格和詩歌風格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攜劍出國,辭親遠遊”,開始了新的漫遊求仕時期。腳印,幾個半中國。先後與袁丹秋、孔巢父、道士武雲隱居嵩山、徂徠、潭中。(2)長安三年(42至45歲),天寶元年,玄宗因吳郡舉薦,發函長安。“笑對天,出門。我們是蒿人嗎?”(《南嶺子弟進京》)何張之見之,嘆為“謫仙”,名震朝野。但玄宗只是用他來裝點太平,所以他覺得自己的政治理想破滅了。“仰九主,逗浪紅葉。”他那種蔑視帝王權貴的傲慢作風終於讓人無法接受,於是又出來了。在西京五年,翰林三年,他認識到了統治訪朝團的頹廢和現實政治的黑暗,於是開始寫壹些詩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抨擊現實。(3)再次漫遊(45至55歲)。“壹去北京,就帶十個乘客去梁園。”白出京到羅,遇杜甫,到汴州,遇高適,三人隨而行。“醉臥秋色,與日人手拉手走。”(杜甫《尋訪範十》與李隱居十二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其間“歸無業,鬧似浮彭”,日子過得十分尷尬。而由於天寶時期政治日益黑暗,他的心情也十分悲憤:“滅門虎陷鷹”,但他自認為“才華橫溢,無愧於世”,於是揭露現實的作品越來越多,反抗精神也越來越強,成為他這壹時期創作的顯著特點。(4)不幸年(55到死)。安史起於亂,藏於廬山。林起兵,過潯陽,立他為幕府。後來被囚禁,流放夜郎。“我這輩子沒流過眼淚,我在這裏哭。”(《江夏別傳·宋誌》)途中,我被赦免並下令押解李。李光弼懇求石朝義,他自告奮勇殺敵。安史之亂期間,李白的詩,杜理科的賦,被視為愛國主義的化身。
李白是壹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壹生寫了不少詩,但“我離中原八年,當時所寫失九,今存者皆得他人”(《李草堂集序》)。《李太白集》現已收詩900余首,《全唐詩》已收詩25卷。他的計劃中古體和絕句的數量最多,成就也最大。押韻少,七韻少。古詩詞中,音樂詩149首。這些樂府詩雖然大部分仍是樂府的舊題材,但卻充滿了現實政治的內容,如《南征北戰》、《入酒》、《難行》、《梁》等。這些詩歌與他著名的《古風》五十九首,以及他的《天目山夢裏登高》、《宣州謝朓樓送學書舒雲》等七言長歌,構成了李白詩歌成就的壹個重要方面。他們有的表達對政治黑暗的懷抱和憤怒,有的表現對動蕩時代的憂慮,有的表現對女性的關心。最有特色的作品是那些哀嘆政治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流河不辨,最能體現他的氣質和風格。他還善於用絕句的形式表達含蓄深刻的感情,如《去揚州途中送別孟浩然》、《贈王倫》、《白帝城初作》、《敬亭山獨坐》等。,尤其是四絕句,清雅閑適,喜歡自然,所以與王昌齡並駕齊驅,是唐代絕唱。除此之外,他的五律也是行雲流水,古樸敦厚,不拘壹格,別具壹格。豐富的想象力、大膽的誇張、強烈的抒情性、清新的語言構成了他詩歌的獨特特征,顯示了他學詩、學騷、學漢魏六朝的能力。其生平詳情,可參閱唐歷《草堂集序》、唐範《唐佐集》翰林學士李《墓碑》。有李太白的收集,與王琦作為編譯說明。
杜甫
(712~770)
唐代詩人。漂亮的話。祖籍襄陽(今湖北),河南珙縣人。因為他曾在長安城南的少陵居住過,所以被嚴武推薦為節日參謀,並得到了工部員外郎的推薦。後世稱之為杜少陵和杜工部。
杜,著名詩人杜的孫子,出生於壹個具有文學傳統的家庭。7歲學詩,15歲成名。20歲以後,有四個時期。
從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到天寶四年(745),杜甫過著浪漫的生活。先後漫遊吳越、齊、趙。其間未能赴洛陽參加進士考試。天寶和李白在洛陽做了三年的朋友。第二年秋天我們分手了,再也沒有見過面。這壹時期的杜甫詩歌有20多首,多為五律五古詩,以王嶽為代表。
天寶五年至十四年,杜甫被困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討好有權勢的人以獲得晉升。我已經試著“動壹動”六年了;十年獻《大禮賦》三篇,玄宗賞識,命丞相試篇;但是沒有任何結果。直到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壹個月,尤偉才率曹參軍。仕途的失意和個人的饑寒交迫,使他客觀地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疾苦,使他逐漸成為壹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產生了軍車店、兩為路、前堤、後堤、從北京到豐縣等不朽名著和“朱門酒肉臭,路凍死人”等警世名句。這壹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歌約有100首,其中大部分是五言七句的古詩。
從肅宗到德元載(756年)再到甘源(759年),安史之亂最為興盛。杜甫也經歷過磨難,但他的創作成就是巨大的。長安失陷後,北上靈武投奔肅宗,卻在半路被擒獲,陷賊近半年,後從長安逃往鳳翔肅宗,在那裏被左接走。不久後,他因為房子的案子差點喪命。長安光復後,他回到北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交大臣周華四恭參軍,告別長安。這壹時期,杜甫對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先後寫出了《傷心陳濤》、《春望》、《北伐》、《羌村》、《三官》、《三別》等名篇。759年,觀復挨餓,杜甫對政治失望。立秋辭官後,途經周琴、銅鼓,於年底抵達成都。這壹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歌有200多首,其中大部分是杜甫詩歌的代表作。
從肅宗上元元年(760)到代宗大歷五年(770)11期間,杜甫在度過了八年,在荊襄度過了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邊建草堂,斷斷續續住了五年。其間流放梓州、閬昌兩州。765年,嚴武死後,杜甫失去了支持,帶著家人離開了成都。他因病留在雲安,第二年春天搬到夔州。768年,離開峽,轉戰江陵、公安,年底到達嶽陽。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居無定所。在嶽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徘徊,大部分時間都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至嶽陽的船上,享年59歲。生前寫了壹首36韻長詩《驚濤船枕眠》,有“戰火血猶在,軍聲至今動”之句,猶思國難。在11年間,他寫了1000多首詩(其中夔州詩430多首),占杜甫全部詩歌的七分之五。大部分是絕句和格律詩,也有長句。代表作有《秋風破草堂歌》、《皇軍收復黃河兩岸》、《秋興八首》、《登高》、《再顯武郎》等。
杜甫寫的詩有1400多首。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二十多年的社會全景,生動記錄了杜甫的人生經歷。將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實現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壹;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被後人稱為“詩史”。但杜甫不是客觀敘述,而是用詩寫歷史。它是在深刻而廣泛地反映現實的同時,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誠如蒲啟龍所言:“少陵之詩是壹個人的氣質,三朝之事必寄於他人”(讀解)。自天寶後期以來,杜甫創作了大量的時政詩。《洗馬》、《情》、《二為道》、《三絕居》、《病橘》、《秋風破草堂》、《現身為武郎》等短篇小說,而《夔州舒懷》、《旺仔》、《草堂》、《喪》等長篇小說,內容各有不同。杜甫詩歌中有大量的戰爭主題。杜甫對不同種類的戰爭有不同的態度。反對朝廷窮兵黷武,消耗國力的有《車庫鋪》、《再去後院腳下》。支持平定叛亂、抵禦外侮的是《看安Xi兵去關中到袖手旁觀》和《看兵》、《亡國年》兩首詩。《邊塞前》和《邊塞後》兩組詩,既歌頌了將士的英勇無畏,又譴責了國王貪得無厭的邊疆擴張和領主的驕奢淫逸。壹個士兵的自白,總結了無數勇敢士兵的不幸命運。在《三官》、《三告別》中,詩人同情人民的苦難,痛恨野蠻的拉丁;但由於目前敵情和兵員不足,他只能含著眼淚勉強安慰義務兵。表現了作者內心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杜甫有許多歌頌自然的詩歌。歌唱的對象往往是聯系自己和時事的,是情、景、事的交融,而不僅僅是情景交融。最有代表性的是《春望》和《劍門》。
杜甫也有壹些歌頌繪畫、音樂、建築、舞蹈、器物、農業生產的詩歌,也是著眼於作者的感受,具有時代特征。《杜集》中也有壹些詩,時代氣息不強,個人感情淡漠,尤其是壹些寫在成都草堂的詩。這是他在長期漂泊後得到暫時休息後的心境表達。在他的《屏跡》、《為農》、《田舍》、《徐步》、《水檻寄心》、《後遊》、《《春夜喜雨》》等詩中,詩人對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的動態有著細膩的觀察,有著無限的愛和深刻的體驗。體現了杜甫詩歌和做人的另壹面。杜甫思念親友的詩,多是感傷的,癡情的。比如,月夜思念他的妻子,月夜想起我的兄弟思念他的弟弟。在許多關於珍惜朋友的詩歌中,最傑出的是紀念李白。從與李白絕交到晚年,有15首詩記住或談到了李白。表現了他對李白的仰慕和友情。杜甫也評詩,在《戲為六絕句》、《偶題》、《解悶詩十二首》(第四至第八首)中表達了“得益於多師”、“為體剪裁”的藝術思想,棄古今而鑄宏詞。杜甫在受困長安、漂泊西南期間,也寫了壹些內容枯燥、格調低下的詩,獻給達官貴人、官員和應酬。裏面有很多五言律詩。
杜甫詩歌體系多樣,選詩優勢多,風格多樣,有所創新。他的五言古詩集情、錄、情於壹爐;博大精深,不可能什麽都給,開啟了唐代五古的境界;代表作有《五百字從京到豐縣》、《北伐》、《羌村》、《贈處士》、《三官》、《三別》。七言古詩善於陳述觀點,感情豪放沈郁,風格奇峭;如《為鄭廣文而作的醉歌》、《洗車馬》、《秋風破草堂》、《隋燕行》等。五、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極其熟練;五律是春望,到李白在天盡頭,後遊,《春夜喜雨》,水檻,壹夜出國,爬嶽陽樓,七律是蜀湘,葉老,黃河兩岸被皇軍奪回,蘇服,白蒂,五將。唐朝的節奏很少超過它們。杜甫還有很多五言詩和幾首七言詩,對詩句有了很大的發展。他的《秋李客百韻》有1000字。但杜甫也堆砌典故,呈現娛樂作品。他的絕句抒情,反映時事,開拓了絕句的討論體,與眾不同,貢獻很大。杜甫的詩博大精深,感情真摯。古典詩詞的藝術收藏與創新發展;它在內容和形式上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領域,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杜甫也被後人尊為詩人。杜甫壹生落魄,其詩“百年歌詠苦,未尋知音”(杜甫《南征》)。然而,在他死後,他受到了黃凡、韓愈、元稹和白居易的高度贊揚。杜甫的詩歌對新樂府運動的文學思想和李商隱的現代諷喻時事詩有著深刻的影響。但杜甫的詩在宋代以後才被廣泛重視。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而文天祥則把杜甫的詩作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甫詩歌的影響,從古至今,早已超出了文學藝術的範疇..
近千年來,壹直有獨尊杜的趨勢。在宋代,有關杜甫詩歌年譜、分類和註釋的著作很多,如的《杜工部集》、的《杜甫集九首》、陸、蔡夢碧的《杜工部草堂詩註》、許的《杜工部詩註》等。後人對杜集的註釋有100多種,其中流傳較廣的有錢《杜工部集註》、邱《杜詩詳註》、楊倫《杜詩精全》和蒲其隆《讀解》。新舊唐書都有杜甫列傳。宋代以後,有大量的文字對杜甫詩歌進行評點和闡釋。唐宋系中華書局編,1964。明末,王思友有杜毅,清守《杜詩說》。此外,中華書局還將五四以來比較重要的論文匯編成《杜甫研究論文集》。傳記和新的研究專著有馮至的《杜甫傳》、蕭滌非的《杜甫研究》、傅更生的《杜甫詩歌論》和朱東潤的《杜甫敘事論》。比較詳細的年譜有聞壹多的《少陵先生年譜筆記》和杜甫的《四川文史研究總院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