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中國古代,九被稱為“陽數”,在農歷九月初九,二或九都是陽數,所以被稱為“重陽”。重陽節起源於壹個道教神仙故事:東漢時期,汝南縣有壹個叫桓景的年輕人,父母雙全,妻兒壹大家子。雖然日子不好過,但半食半餐也能過得去。誰知道,不幸的事情來了。汝河兩岸有瘟疫,家家戶戶生病,到處都沒人埋屍體。這壹年,桓景的父母也因病去世。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說:“汝河裏住著壹個瘟神,每年都出來走壹圈。它把瘟疫帶到任何地方。桓景決心拜師學藝,為民除害滅魔。聽說東南山上住著壹個叫費長芳的大仙,於是他收拾行囊,動身上山拜師學藝。
費長芳送給桓景壹把降妖龍劍。桓京早起晚睡,穿著戴嶽,沒日沒夜的練。轉眼間又是壹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上前來說:“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的瘟神又要出來了。妳趕快回到妳的家鄉去殺人。我送妳壹袋山茱萸葉,壹瓶菊花酒,讓妳家鄉的長輩登高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