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9年的壹個春天,壹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上畫了壹個圈。城市的神話崛起,金山的奇跡聚集。”
壹首耳熟能詳的歌,每當這首歌詞在我耳邊響起,我總會感到異常的親切,莫名的激動。
說到善良,大概是因為歌詞裏的那壹年,對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那壹年我出生了。說激動,是因為197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進入了全新的對外開放征程,開始了那段輝煌的改革之路!
改革開放30年,轉眼間我從壹個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壹名人民教師。這30年,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成長;30年來,我跟隨改革開放的步伐。
細數這30年的歷程:
中國經濟迅速崛起,蓬勃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1978到2006年,中國經濟總量快速增長,GDP從3645億元增長到21871億元,增長了近60倍!宏觀來說,這就是偉大祖國的滄桑。
細數這30年的歷程:
小時候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現在有幸成為壹名人民教師,再看看孩子的成長環境。從微觀上來說,這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巨大變化嗎?
變化中的對比:我們的出生日期
我聽我媽說,他們小的時候,什麽都是配給的,什麽都得憑“票”買:食用油、雞蛋、家禽、布匹,甚至火柴、肥皂。在那個門票滿天飛的年代,也是壹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媽媽說,那時候,只有在春節的時候,人們才能用壹張票買壹只雞,玩得開心。
70年代末,我出生了。我出生的那壹年,正是市場逐漸開放的年代。市場上的各種商品開始逐漸開放,“便宜貨”商品出現了。媽媽說,那時候我吃雞蛋不用看“票”的臉。
再來看看我們現在孩子的出生:產科病房,媽媽沙龍,光是紙尿褲和奶粉,就不下千種。還有滿大街滿屏的嬰兒用品廣告,鋪天蓋地。這真的是壹切。
我的祖國,
我熱愛的祖國。
妳是壹只昂著頭的公雞,喚醒了黎明的寂靜,
妳是壹條騰飛的巨龍——全能時代的風雲。
妳是壹只雄獅,舞動著中國的榮耀。
妳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火花。
妳有壹個神聖的名字,
那是中國!
那是中國,我的祖國。
我熱愛的祖國。
我深愛我的祖國,
跳動的心臟跳動了五千年,
我深愛我的祖國,
澎湃的血液湧向長江黃河的波濤,
我深愛我的祖國,
黃色的皮膚上印著祖先留下的顏色,
我深愛我的祖國,
黑色的眼睛流露出謙卑的微笑,
我深愛我的祖國,
堅強的性格挺拔挺拔,
我深愛我的祖國,
遼闊的海疆,裝滿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國,
可愛的中國,
妳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妳養育了壹個偉大的國家。
我為妳的年齡感到驕傲,
千年的風吹不垮妳挺拔的脊背,
我為妳的力量感到驕傲,
抵禦內憂外患,歷盡歲月。
我為妳的光芒感到驕傲,
中華民族牢牢把握自己的命運,
我為妳的精神感到驕傲,
改革開放波瀾壯闊。
可愛的祖國,
無論我去哪裏,
我握著妳力量的手臂,
不管我住在哪裏,
妳溫暖了我的心。
可愛的祖國,
妳是新世紀的舵手,
妳用速度,妳用力量,
創造震驚世界的奇跡。
妳努力工作,運用智慧,
進行了又壹次更加輝煌的發展!
祖國,祖國,
妳總是充滿希望,
祖國,祖國,
妳總是充滿生機和活力!
和平頌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
日寇勇猛如虎狼,盧溝橋上炮聲四起。
燒東北家園的烽火斷了,半個江南都是血死的。
萬裏長城建不起來,八年抗戰,東洋淪陷。
當年的悲劇被牢牢記住,華夏子孫要自強不息。
我的祖國,高山,巍峨的山峰俯視著風雨的歷史,黃昏,讓風和雲擦肩而過。堅實的脊背經受住了億萬年的滄桑。我的祖國,河水奔騰,浩蕩的洪流沖過歷史的漩渦,勇往直前,洗去百年的汙染,驚濤駭浪沖擊峽谷,經歷了多少命運的坎坷。我的祖國地大物博,美麗的風景孕育了燦爛的傳統文化。夕陽西下大漠,月色醉荷花,廣袤的大地上還閃耀著多少燦爛的文明。我的祖國,有著勤勞的人民,56個互相關愛的民族,奇妙的東方神韻,浪漫的人文風情,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流傳千古。這是我的祖國,這是我深愛的祖國。我愛妳們悠久燦爛的歷史,也愛妳們每壹寸土地上的花朵。...
微風習習的秋風!吹氣,吹氣!我要贊美祖國的花朵。我要贊美我的祖國是壹朵花!...祖國,我親愛的/祖國!我的祖國,長江黃河交叉的山川,處處展現著輝煌的征程,如金燈照亮了遠航的風帆。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變化
60年,可以說是彈指壹揮間!60年的親身經歷,觸動了社會進步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讓每壹個中國人的生活受益。
1978 65438+2月,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是建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民經濟在過去的30年裏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30年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都是翻天覆地的。
據我媽說,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憑證供應時代,壹年最多能買兩件新衣服,還是普通的素布。“穿新衣過年”的期待,是當時同齡人的心願。如果能在新年前穿上新衣服,那種鄰居羨慕的滿足感和自豪感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體會的,更何況現在每個小天使都至少有幾套款式和質地都不錯,季節分明的衣服。
食物的供應更是令我母親難以忘懷。用票買肉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必要挑肥揀瘦,更不用在擁擠的露天排隊,擔心輪到我的時候有沒有貨買。因為爭搶食物導致大人們吵鬧甚至互相搶食,嚇壞了孩子,我媽十幾歲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讓父母喊著排隊。接受這個任務時,她常常堅持“寧可不吃肉,也不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壹塊紅糖或豆腐,甚至加壹些鹽的辣椒面,曾經是人們的共同小吃。那時候,吃得津津有味不亞於小孩子吃到市面上最新的食物時的興奮,被辣椒弄得麻木後的暢快不亞於吃完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只有壹套房子。幾乎相同的布局是在房子中間放壹張床或壹個大衣櫃,拉上窗簾把房子分成兩個房間,客廳和餐廳在前面。我媽說他們玩的時候只能坐在被窩裏,條件好壹點的可以準備壹兩個小馬或者小木凳子;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床後面是另壹個臥室和儲物間的統壹。現在條件好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住在三房壹廳,有自己獨立的王國,那種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自動化辦公條件有多先進,光是喝白開水就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上世紀50年代末,只能在早上鍋爐房的供應時間準備開水,以保證壹整天的需要。現在坐在辦公室旁邊伸手給飲水機加純凈水都不舒服。
通訊工具也有變化。80年代用的是手持電話,每次需要聯系都很頭疼,更不用說要先接通郵局的接線員,再轉到某個地方或單位。如果對方信號不太好,我要打好幾個電話,有時候甚至要打壹天才能打通。90年代,改革開放的先鋒,腰間挎著BB機,隨時打電話,有傳呼信號。他每叫壹聲,甚至假裝沒聽見,好讓它多響幾聲.....持有者的驕傲不言而喻。千禧年,手機再次成為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僅要用與身高不相稱的聲音喊,同時還要用當地語言說話,讓他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是個聖人。在21世紀的今天,每個人手裏都不止壹部手機,所以無論走到哪裏,都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都是碩果累累。
60年來的變化讓我感觸良多,但我所經歷的只是千千成千上萬人生活的壹個小小縮影。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走過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這樣壹個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穩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去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鬥,祖國會越來越繁榮,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