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馳楊萬裏
春天沈默,珍惜涓涓細流,
樹蔭照在水面上,愛陽光,愛溫柔。
小荷只是露出了他的尖角,
蜻蜓早就站在上面了。
分析
楊萬裏(1127—1206),本名庭秀。他的詩充滿了生動的意境和生命。
這首詩是壹首清新的小品。壹切都那麽美好,那麽柔軟,那麽深情。每壹句都詩情畫意,展現美麗的初夏景色,自然質樸,感人肺腑。
解:楊萬裏(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詩人。與尤茂、範成大、陸遊並稱“南宋四大宗師”。
註意事項: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珍惜:珍惜。
③陽光柔和:晴天柔和的景色。
4小河:指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
⑤尖角:尚未展開的嫩荷葉尖。
今日翻譯:泉眼讓泉水靜靜流出,倒映在水面上的樹蔭喜歡陽光明媚的景色的柔和。新鮮荷葉的尖角壹露出水面,蜻蜓就落在上面了。
大聲朗讀:
①內容分析:詩人用清新活潑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初夏小荷塘寧靜而又生機勃勃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真摯熱愛。
(2)寫作特點:擬人化的蜻蜓為詩歌增添趣味。
(3)背誦指導:
春眼/沈默/憐惜/涓涓細流,成蔭的樹/閃亮的水/愛/陽光柔和。
蕭何/蔡璐/尖尖/牛角、早/蜻蜓/倒立。
要突出“憐”“清”“柔”“銳”“正”四個字。
[簡要分析]
這首詩描寫了壹個泉眼、壹條涓涓細流、壹池樹木、幾片小荷葉和壹只小蜻蜓,構成了壹幅生動的小水池風景圖,表現了自然界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開頭的“春光無聲惜涓涓細流,樹陰照水愛柔”幾個字,把讀者帶入壹個小巧、精致、柔和、愉悅的境界,壹股涓涓細流無聲無息地從泉中緩緩流出;夕陽下,池畔的綠樹將濃蔭拋入水中,光影斑駁,清晰可見。壹個“憐”字,把無情變成了有情,仿佛春天正因為愛情的憐惜,讓它無聲地緩緩流動;壹個“愛”字給了綠樹生命。它似乎喜歡陽光柔和的景色,以水為鏡展示自己的魅力。
詩人用三四句話,像壹個聰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出了壹個有趣的鏡頭:“蕭何只是露出了他的尖角,很久以前就有壹只蜻蜓站在上面。”時間順序還沒到盛夏,荷葉剛從水中露出壹個尖角,壹只小蜻蜓站在上面。壹場“才藝秀”和壹場“早點攤”前後照應,生動地描繪了蜻蜓與荷葉相倚的場景。
楊萬裏寫詩提倡師法自然。他對自然風景有濃厚的興趣。他經常用清新活潑的風格和平實的語言來描述他每天看到的平凡風景。他特別善於捕捉景物的特點和轉瞬即逝的變化,形成有趣的畫面,所以他的詩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