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畸形產物
“垮掉的壹代”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戰爭造成的慘烈災難仍像噩夢壹樣縈繞在人們的心頭。同時,由於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的對抗,熱戰剛停,“冷戰”又開始了。美國的反麥卡錫主義極其猖獗,迫害文化思想領域的進步人士,使美國文壇壹片蕭條和沈寂。這種情況促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年輕壹代,對美國的社會制度、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產生懷疑,並以不同的方式發泄不滿和抗爭。這種情況反映在文學上,就是“垮掉的壹代”作為壹種反傳統的主流文化現象的出現。
“垮掉的壹代”文學的發起者是壹群青年學生。他們要麽在讀大學,要麽剛剛步入社會,對現實極度不滿,卻看不到出路。他們憤世嫉俗,穿著奇裝異服,不修邊幅;他們放蕩、濫交,甚至是同性戀;他們尋求刺激,酗酒吸毒,終日沈溺於幻想。他們這樣做,還是覺得不足以發泄積累的憤怒,於是把嚎叫當歌,把塗鴉當畫,把描述自己離奇經歷的文字當小說。這群文藝青年的代表原本是巴羅斯。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來到紐約,結識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凱魯亞克、金斯堡和盧西恩。卡爾和尼爾?卡薩迪等人他們聚集在壹起,倡導性解放和“開放的生活”,主張打破傳統文學形式的束縛,自由表達個人思想。他們提出,他們的生活就是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和作品都是對社會正統和社會禁忌的挑戰和反思。
65438年至0956年,金斯堡的詩集《嚎叫及其他》在舊金山出版。次年,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出版。兩年後,巴羅斯的小說《裸體午餐》問世。這三部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鮮明的反傳統特征,震驚了美國文壇。也許人們考慮到其詩歌獨特的節拍節奏,或者綜合看待其作品的思想傾向(英文單詞beat也有這個意思),所以將這壹新的作家群體稱為“垮掉的壹代”。
文學怪胎金斯伯格。
就成就和影響而言,金斯堡是“垮掉的壹代”的領袖。金斯伯格於1926年6月出生於新澤西州紐瓦克的壹個猶太家庭。我的父親路易斯是壹名中學英語教師。他崇尚傳統文化,有時也會寫壹些詩。母親諾姆·列維是俄羅斯移民,信仰馬克思主義,患有歇斯底裏癥。父母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兒子後來的激進思想和對文學的熱愛。65438年至0943年,金斯伯格第壹次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經濟學,旨在未來“為勞工運動發聲”。但是他對詩歌越來越感興趣,很快就轉向了文學。父親得知後擔心他會走向歪門,警告他永遠不要寫任何“實驗性”的詩。但是,他有自己的主見,不聽父親的勸告。他很快認識了來自哈佛的高年級同學凱魯亞克和巴羅斯。他們意氣相投,同性戀,於是在格林威治村合租了壹套公寓,整天談論新的文學創作。他後來回憶說:“在了解了凱魯亞克和巴羅斯之後,我意識到我以前說話是帶著壹個空腦殼的,不思考我應該思考的,也不寫我想到的。”從65438年到0945年,他因為壹起涉及卡爾的謀殺案而被迫退學。他當過焊工、廚房工人、搬運工和船夫,與下層社會有廣泛的接觸。1947年春天,他回到哥倫比亞大學,開始根據自己的經歷寫小說。他的父親看到小說的壹些章節時非常生氣,認為主人公的所作所為太不道德了。金斯伯格認為,整個美國社會都是腐敗的,沒有必要掩蓋。1948,大學畢業,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來了。
打零工。他曾因車禍入獄,並因異常言行接受過精神病治療。無論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和尷尬,他都沒有放棄對詩歌藝術的探索和詩歌的寫作。
1955年,金斯伯格辭去了紐約壹家廣告公司的工作,離開了東正教影響很大的東部地區,前往西海岸“呼吸更自由的空氣”。他在舊金山認識了壹些思想傾向相似的文藝青年。他們壹起喝酒吸毒,從中找到了“新詩的靈感”。他的壹首長達13頁的詩在壹次聚會上被意大利詩人勞倫斯?Foehlinger的城市之光書店的出版立即引起了轟動。這首題為《嚎叫》的詩開篇寫道:
我看到這壹代最傑出的頭腦被瘋狂、饑餓和歇斯底裏摧毀,
黎明時分,我在漆黑的街道上跋涉,尋找壹種強效麻醉劑。
擁有天使般大腦的嬉皮士渴望與夜機中的星空發生器有壹段古老的天堂般的關系。......
這首詩以松散的形式和不加任何修飾的粗鄙語言,無情地諷刺和揭露了美國社會視為神聖的壹切。該書壹出版,就在美國文壇引起軒然大波。有人斥之為“淫穢作品”,甚至向司法機關舉報。舊金山警方和海關扣留了該作品。出版商福林格被傳訊。但也有壹些開明的批評家持不同看法,認為《嚎叫》是“對社會的嚴厲批判,具有拯救社會的價值”。壹年後,法院駁回了此案,並宣布Foehlinger無罪。就這樣,這份在美國轟動壹時的文案不僅讓名不見經傳的金斯堡壹下子出名了,也讓他和他的朋友們出版類似作品合法化了。這無異於正式宣布“垮掉的壹代”作家正式進入美國文壇。
《嚎叫》這首詩後來被壹些評論家稱為“新崛起的美國文學流派‘垮掉的壹代’的經典”,在美國和西歐印刷和流行了近40萬冊。金斯堡深受鼓舞,他的詩歌如日中天。1961年發表長詩《祈禱》。據說這首獻給母親的詩是他在打了嗎啡的夢鄉裏寫的。他在詩中回憶了童年,描述了母親的病情,表達了家人的無奈,隱含著對希特勒在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邪惡迫害的譴責。這首用意識流手法寫成的詩,被金斯堡稱為“最好的詩”。從此,他跳出了自我,擴大了活動範圍,進壹步拓寬了詩的世界。他漫遊美國和世界各地,到處閱讀他的作品。有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率真,他在幾千人的集會上裸體朗誦。他積極參加民權運動和反對越南戰爭的遊行,成為美國群眾運動的活躍人物。同時,他信奉佛教和禪宗,沈溺於幻想和冥想,主張性解放,宣揚同性戀。他說他“把自己所有的經歷、所有的信仰、所有的失望和所有的憤怒都傾註到了創作中”。出版詩集數本,如《真正的三明治》(1967)、《星球新聞》(1968)、《飛機上的夢》(1968)。1973出版的詩集《美國的陷落》收錄了許多反對美國入侵越南的詩歌。次年,這本書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他本人也成為了美國文學藝術學院的成員。通過這些作品,金斯堡進壹步確立了他作為“垮掉的壹代”代言人的地位,引起了美國和國際文藝界的廣泛關註。
“破碎的”凱魯亞克
另壹位被文藝界廣泛關註的“垮掉的壹代”作家是凱魯亞克。他於1922年3月出生在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的壹個印刷工人家庭。父親破產後長期生病,哥哥去世,母親被迫在鞋廠打工養家。這壹切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傷。他從小熱愛文學,迷戀歌德和雨果的作品。65438-0939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文學。然而,他厭倦了那裏的大學式教學,在畢業前離開了學校。他做加油員和體育記者,模仿愛爾蘭意識流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寫小說。很快,他在壹艘商船上當廚師,然後報名參加了美國海軍。沒過多久,他就因為不遵守軍紀被開除了。他三次因精神疾病住進醫院。1944年春天,他回到了哥倫比亞大學,不久就穿越美國,和卡薩迪在壹起閑逛。他的閱歷增加了,創作激情爆發了。1950出版了第壹部小說《鄉鎮》,但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關註。
此後,他多次在美國和墨西哥流浪,壹路上吸毒、酗酒、偷盜、嫖娼、賭博、搞同性戀。1951,他把自己的經歷和與同齡人的對話,壹行壹行地打在250英尺長的紙卷上,不留空格,幾乎沒有標點符號。他認為,只有“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才能反映出事物的真實面貌。任何修改都是偽裝,都是誠意的喪失。金斯堡後來對他大加贊賞,稱這是用小說形式記錄真實思想的新嘗試。凱魯亞克只用了三周就完成了他的新書,並作為小說寄給了海盜出版社。手稿被壓了六年,最後經過編輯、刪節、標點,於1957年秋以《在路上》為題發表。作品客觀地反映了戰後美國部分年輕人不滿現實、抑郁的心態。像金斯堡的《嚎叫》壹樣,它已經成為“垮掉的壹代”文學的經典。起初評論界對這部作品褒貶不壹,分歧很大。有人認為它沒有情節,不註重結構,顯得雜亂無章。根本不是小說,只是潦草的遊記。但也有人捧得很高,認為作者堪稱“新派小說大師”,作品“信筆自然”,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大膽創新的成果”。
褒貶不壹,凱魯亞克從此成名。受到鼓勵,他又寫了17部小說。其中《達摩流浪者》(1958)是他在失意的歲月裏潛心研究佛學後寫成的,描寫了主人公追求禪境,在美國西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尋找達摩法律學的歷程。《地下人》(1958)是另壹部描寫“垮掉”青年流浪生活的作品。巴黎啟蒙(1966)講述主角在巴黎啟蒙的軼事。這些作品都有自傳的成分,內容和風格都差不多。這壹切都說明,在寫作上路後,凱魯亞克逐漸枯竭。然而,他壹直自視甚高,這與評論家的普遍看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他感到壓抑和怨恨,於1969年酒精中毒而死。
“垮掉的”文學教父巴羅斯
在“垮掉的壹代”作家中,巴羅斯的資格最老,壽命也最長。他於1914年出生在聖路易斯的壹個園藝家庭。父親種花,母親喜歡戲劇,出了三本種花的書。巴羅斯從小受母親影響,喜歡閱讀法國作家莫泊桑、法蘭西、紀德和波德萊爾的作品。65438年至0936年,獲哈佛大學英語博士學位,後研究種族和人類學。二戰爆發後,他無心從事研究工作,參軍了。不久,他因為心理素質太差,被迫離開部隊。他來到芝加哥,做過酒保、私家偵探,遊走於社會底層,有時還與小偷為伍。1943年移居紐約,結識凱魯亞克和金斯堡,倡導“實驗”文學,成為他們思想和創作的啟蒙者,“垮掉的壹代”的教父。1946,他帶著情婦瓊?沃爾瑪搬到了德克薩斯州,並在那裏建立了壹個農場。他認為,戰爭讓合法性和犯罪性的界限消失了。所以他不僅吸食毒品,還公開種植。1949被當地警方警告,不得不搬到墨西哥。1951年的壹天,壹向喜歡玩槍的巴羅斯在吸毒後沈溺於幻想,誤殺了沃爾莫。他受到指控和審判,被宣布為“邪惡的外國人”。他後來在自傳《文學流氓》中回憶說,這件事是“我人生的轉折點,促使我放下心來,認真開始文學創作”。
從65438年到0953年,巴羅斯根據自己的吸毒經歷,用“垮掉的”風格寫了小說《癮君子》,開始引起美國文壇的關註。之後,他先是去了摩洛哥丹吉爾的壹家男妓館,不久又去了南美幾個國家搜尋毒品。1955年,他回到丹吉爾,租了壹間民房,壹年不洗澡不換衣服,安下心來寫小說。他寫了又扔,扔了又寫。4年後,他將壹箱淩亂的手稿交給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作品原名叫《赤裸裸的情欲》。金斯伯格在讀手稿時,因為字跡潦草,把它誤讀為裸體午餐。他們倆都覺得這個話題“更令人愉快”,就決定了。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作者的流浪、吸毒、性、同性戀等經歷,充滿了對身體虐待、淫穢細節和粗俗語言的描寫。壹些評論家斥之為“壹堆莫名其妙的垃圾”和“壹片瘋狂的胡言亂語”。波士頓等城市曾以“淫穢”的名義禁止這本書的出版和銷售。但也有人認為這本書“以幽默的形式抨擊了社會的虛偽,探索了人們內心荒謬的壹面”,“具有深刻的道德內涵”,“是天才的古怪之作”。就這樣,經過近兩年的爭論,這部小說於1962年在美國出版,後被翻譯成16種語言出版。
巴羅斯從此成名。美國和西歐的壹些流行期刊和廉價小報都向他投過稿。他順勢而為,“無計劃無準備地創作”,“悠閑自在,想到哪裏就寫哪裏”。他有時會使用所謂的“拼接法”,即在寫作的同時,把手邊的報紙、期刊、書籍上的大段文字剪下來,打亂順序,重新組合,隨意插入自己的作品中。他認為,只有“打破個人、社會和政治之間的界限,才能表達事物的真相”。小說《Nova Express》出版於1964,描述了銀河系內各派系為控制地球和宇宙而進行的鬥爭。沒有完整的故事,只是“壹堆怪誕的聯想”。後來出版的小說如軟機(1966)和爆款火車票(1967)用現實和幻想的混合來表達作者對社會的厭惡,語境相當混亂。巴羅斯這時說,他已經把心裏的壹切都寫下來了,江郎已經筋疲力盡了。
“垮掉的壹代”的余味
“垮掉的壹代”是美國文學史上壹個短暫而獨特的文學現象。它起源於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興盛於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僅30余年。70年代後,隨著美國社會生活的變化,凱魯亞克去世,巴羅斯移居倫敦,“垮掉的壹代”逐漸衰落。1981年,巴羅斯回到美國,寫了小說《死胡同》(1984)、《西域》(1987)、《機會渺茫》(1991),但小說都被采用了。晚年,他和金斯伯格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娛樂業,與壹些美國流行音樂家和歌手合作,創作了許多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流行歌曲,推動了整個流行音樂的普及和發展。巴羅斯晚年還演過電影,畫過賣,顯示了他多方面的藝術才華。
“垮掉的壹代”被文學史家稱為“壹種扭曲的文學現象,用扭曲的心靈反映了扭曲的世界”。這個社區的作家對美國社會不滿,以不同的方式抗爭。但由於缺乏積極的理想,他們的不滿只能是壹種無節制的感情發泄,他們的抗爭只是個人的壹些武斷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作品中包含了很多負面的、不健康的東西。但他們的作品大膽揭露了美國社會的陰暗面,仍有壹定的認知價值。他們敢於突破壹切傳統的羈絆,在藝術上大膽創新,對後世仍有壹定啟示。作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壹代作家,他們在美國文壇仍然留下了壹定的影響。1995年,金斯堡的最後壹本詩集《世界的歡迎》獲得普利策詩歌獎。1996,他的詩集,1947?1995出版,受到了書評家的好評。
據悉,金斯堡直到去世前三天都沒有忘記他的讀者,壹口氣寫了10首詩。其中有壹首名為《名與死》的詩,成為他不平凡人生創作的絕唱。得知他的死訊後,許多讀者前往曼哈頓吊唁。在那裏的壹座寺廟裏,住持遵照他的遺願,焚香敲鐘,按照佛教禮儀為他舉行了葬禮。巴羅斯沒有忘記他的讀者。在他去世的前壹天,他寫下了他生命的最後幾行:
愛情?何謂愛情?純天然止痛藥。
世界上有什麽?愛情。
在堪薩斯州勞倫斯的葬禮上,他的終身好友威廉?西爾弗伯格將這些線分發給250多名哀悼者。他感嘆,“巴羅斯去世後,美國再也沒有可以稱得上‘偉大’的作家了。"哀悼者聽到這些都鼓掌了。當然,他的話有很多感性的成分,但確實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人對巴羅斯和他的“垮掉的壹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