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和書店對我來說有著神奇的魅力。
第二天,我滿懷期待地出現在通格林路85號。時值五月,道路壹側的庭院郁郁蔥蔥,在明亮的燈光下映出教堂的尖頂。
我喜歡書和書店。如果書店的價值更高,那我壹點抵抗力都沒有。還沒進那扇門,我的幸福感就爆炸了。
書店全稱:模範書店?詩歌空間
據說是壹對文藝夫妻承包的,然後改裝的。它的前身是中國聖公會。看了改裝前後的故事,其中的艱辛自有描述。
我以為那個模型的意思是榜樣,其實是這個詞的本意。“墨”是活字,“範”是容器。
她的丈夫蔣勛是模範書店的創始人,是中國木刻數量最多的收藏家,也是詩人和出版家。
書店裏陳列著蔣勛珍的古代木刻版畫,書店還專門留出壹角放置全套木刻印刷機,供讀者體驗木刻技法。
這就解釋了“模型”這個詞。雖然是初衷,但是看了老板的兩家店,覺得效仿書店也不為過。
大門內有高聳的穹頂和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每壹個都值得仔細研究。復古的木地板讓妳感受到歲月穿越時光的質感,墻上的書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讀前動容。最初,教堂洗禮池的位置被設計成壹個閱讀臺。在教堂深處的吧臺,有手工制作的咖啡和茶,後面的半圓形書架是最美的風景。這裏有精美甚至絕版的書籍,是藝術咖啡和書籍的聚集地。人不多,三三兩兩或壹個人坐在角落裏看書喝酒,享受美好時光。
擡頭就能看到北京風格的木雕和歐式風格的穹頂相互結合,彰顯與眾不同。教堂建築本身就讓人感覺莊嚴肅穆,變身書店讓人對書籍產生敬畏。其他書店沒有的風景。
在這裏愛書的人會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會覺得讀書是壹種精神的洗禮,是靈魂與天堂的對話,更增添了神聖感和溫暖感。置身其中,感覺書店完美地詮釋了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詩句:“我壹直在心裏暗暗想象,天堂應該像壹個圖書館。”
模範書店?詩歌空間主要涉及古典文史、詩歌、藝術類書籍、作家簽名簿。
書架上有很多有時代感的舊書。比如1931上海新月書店徐誌摩出版的第壹版《老虎集》,1920現代文學史上胡適出版的第壹部白話詩集等等。
教堂獨特的穹頂和進深,讓書架隧道般,延伸著時間和歲月,靜謐而空靈。陽光仿佛穿透了時間,透過繪畫看透了世界,塵埃在旁邊起舞...神聖之光重現...
模範書店在北京有幾家分店,去過兩家。以前的店在謝傑楊梅竹31號,也很好吃。
如果過去住在前門,
那麽這裏就有壹種神聖的光芒在閃耀。
蔣勛在采訪中說:藝術是上帝給予人類短暫的精神慰藉。可能這個說法不全面,但我覺得有道理。沒有精神上的慰藉,人是活不好的。書的存在也是如此。
甚至。
即使妳不去書店買書或看書,感染了書的味道,世界也會亮起來...